莫業金
摘 要: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學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導致教學效果普遍偏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成為許多教師需要思考以及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創新
初中物理學科對學生的理解水平以及運算水平要求較高,因此,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其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的探究,以確保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能夠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應試教育的不斷影響下,當前許多初中教師在物理教學中缺乏對新型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的探究能力。教師一味地將物理理論知識以及物理公式灌輸給學生,而學生機械式地進行背誦與記憶,在此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了輕視,迫于接受物理知識,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個性發展,并且傳統的物理課堂相對枯燥乏味,導致學生逐漸降低了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此外,初中學校缺乏對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僅僅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對物理知識難以深入的理解以及熟練的掌握,這對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教學模式的創新
1.自主式教學
首先,教師應對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學習狀況有深入的了解,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并且努力掌握初中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關鍵性難題,進而逐步實現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初中生的主體性。教師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初中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促使初中生能夠主動參與物理課堂中。最后,教師需注重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模式下,初中生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
2.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能夠讓初中生自身的個性以及學習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首先,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初中生的探究意識以及探究精神,學生在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其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欲望能夠得到適當的激發。其次,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應將探究式教學重點應用于物理課堂中,積極開展各項探究式活動,并且合理安排初中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最后,探究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積極引導初中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表達對物理知識的見解,有效培養初中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法能力,促進初中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1.開展趣味性教學
教師應積極開展趣味性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物理學習中。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之前,應對物理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找到初中生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渲
染,促使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的注意力能夠得到集中,與此同時,還應對教學流程進行適當的優化,促使物理課堂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化。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促使初中生能夠擺脫以往枯燥乏味的物理課堂,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
2.重視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意識,還能充分激發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索欲望。例如,在對“光反射成像”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安排學生采用金屬勺進行實驗,分別通過金屬勺的凹面或者凸面進行照射,并且仔細觀察其不同的成像特點,以此有效激發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另外,在對凝化與液化現象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安排學生將裝有水的塑料瓶放置于冰箱當中,冷凍一段時間之后拿出進行觀察,能夠發現塑料瓶上的霜與露。豐富有趣的物理實驗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3.實現多媒體教學
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許多物理現象無法通過模擬或者實驗進行展示,為此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給學生。教師可提前設置演示程序以及相關情境,將復雜的物理知識形象生動地進行展示,初中生通過動態畫面能夠更加深入理解物理知識。例如,在對船閘與抽水機的工作過程進行講解時,教師也可采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講解,通過視頻以及圖片的形式,將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過程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促使初中生能夠輕易了解并掌握復雜的物理知識。多媒體教學對激發學生興趣以及提升教學質量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改善,需積極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式進行積極的探索以及大膽的創新,促使初中生能夠深入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識,進而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啟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陳揚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