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鴻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長足發展,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已經成為今后若干年中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基層疾控中心在創建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與加強公共衛生事業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建設中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旨在加強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體系工作,提高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意識。
關鍵詞:疾病控制中心;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疾病控制中心一詞來自美國主管國家疾病預防控制的業務機構,現更名為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或CDCP)。SARS(非典)疫情在我國爆發以后,這場危機提示我國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過于薄弱,人民健康安全隨時面臨危險,難以得到保障,因此黨和政府必須要高度重視公共衛生事業。基層各地政府開始積極創建以疾病預防控制為主的公共衛生體系,效果顯著。而最近一段時間出現的新型傳染性疾病,嚴重威脅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我國基層疾病預防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本文就目前形勢下對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簡單闡述。
一、面臨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實力問題
經濟實力不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公益性事業單位,由政府組織舉辦的具體實施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服務和技術管理職能部門,其經濟性質是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一般情況下,基層疾控中心的財政收入均來自于中央、地方財政撥款,最近幾年,我國政府也加大了這方面的經費投入力度,但投入基本以人員工資增長為主,專項業務經費多年基本保持不變。基層縣財政部門主要對人員工資進行核發,在增長幅度上,財政投入要比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低很多。疾控中心日常辦公經費以及其他業務經費支出,需通過體檢、監測、有價疫苗銷售等有償服務渠道彌補,否則日常工作就難以運轉。由于政策、物價的限制,部分收費項目取消,另從去年起,有價疫苗實行順加價,還將施行零差價,導致經費更緊張,而且這種有償服務的方式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公益性相違背。
(二)人員配置問題
缺乏專業人員。人是社會資源的基本要素,在管理中是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因素,是所有資源中不可或缺的。疾病控制工作對象是以社會群體人民大眾為主,對于業務人員來說,要有一定的公共衛生專業性,如果業務人員缺乏了相應素質,疾病預防控制任務就沒有辦法順利完成。這樣既要求其人員編制數量能適應工作崗位,又要求其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然而相關人事部門對疾控中心沒有明確規定人員編制以及結構,使其沒有依據和證據向人事社保部門要求增加編制,出現基層疾控中心的人員準入有了很大的限制。由于缺乏經費,留不住人才,同時也沒法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參加更多地、必要地進修培訓機會,退休人員越來越多,不能及時補充專業技術人才,在學歷以及年齡結構上出現著嚴重失調情況,因此人員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困境。
(三)基礎投入問題
投入環節薄弱。當前,財政對基層建設基本無投入,而中心的自有資金也非常有限,因此基層疾控部門的設備裝置水平跟不上現代化的要求,從而導致基本公共衛生建設基礎非常薄弱,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基層預防保健網絡建設緩慢。現階段,盡管三級醫療衛生網絡在部分縣、鄉、村等基層地區已經配備,但是鄉和村兩級的疾控專業人員穩定性較差,受不完善的經費保障機制制約,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基層疾控中心的總體能力還有待提高,缺乏應有的檢驗以及檢測儀器,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設備添置也有一定的限制,對疾控工作的有序發展產生嚴重制約;第二基層地區居民的生活、行為習慣以及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許多慢性疾病對居民造成的困擾越來越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脅,衛生技術人員的正常生活來源得不到保障,阻礙了基本疾病預防與控制公共衛生項目的有效落實,疾控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一)倡導財政投入為主
基層的衛生控制部門,縣級疾控中心的工作多需要縣級參與。國家衛生部于2008年下發了《各級疾控機構基本職責》以及工作績效評估標準,為各級疾控機構的工作職能做出了科學與全面地定位。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疾病預防控制,在疾控以及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機制建設上,各級政府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對衛生事業的領導,并明確疾控工作的長期與公益性,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各司其職,爭取做好疾控體系的建設工作,并完善其運行機制。要及時制訂疾控工作的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公共衛生機構的準確定位、數量、功能、規模等。尤其要完善基層衛生機構的疾控職能以及強化疾控部門的崗位配置,充分利用、優化現有的醫療衛生資源,認真對其結構進行調整以及對其布局進行優化,提高疾控機構履行職責的能力。因此要倡導政府從經濟、行動上扶持基層疾控中心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二)注重人才培養為前提
人才對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是至關重要,要以“人才興醫”為思想觀念,從引進、培養、使用三個環節做好人才引用工作。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配置要嚴格按照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數來執行,同時要嚴格執行執業資格、崗位準入以及內部考核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實行人員聘用制,逐步實行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酬,合同管理。此外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規劃和計劃也是至關重要的,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隊,實現老中青、高中低比例健康協調發展,從而達到從根本上扭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在基層落實不力的現狀。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用人機制的創新,提高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的工作地位。要出臺一些優惠的政策,明確公共衛生的關鍵作用,使其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同;第二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基層疾病預防和控制部門可以采取多元化途徑,如和一些醫學院校建立合作平臺,為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與醫學院校有計劃地建立適當的委培機制,培養專業性的人才;第三加強公共衛生人才的宏觀調控。讓各個醫療機構衛生人員能夠通過多種途徑交流學習,可以深入各個人員單位交流,從而改善人員結構不合理問題。
(三)創建衛生保障體系為目的
作為社會福利性機構,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多是沒有收入的,財政保證是其順利運行的關鍵,不僅是經濟上還需政策上扶持。這就要求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以政府投入為主渠道,不斷增加公共衛生事業費投入,并以深化基層衛生改革為基礎,整合現有的公共衛生資源,保障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在公共衛生設施建設以及大型儀器設備投入上,政府也需承擔主要一部分的費用,并將各種支出經費納入到財政預算當中,以保障疾控事業的長足發展,創建健康的、為民辦實事的公共衛生保障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傳染病并不會因為生活條件的改善而消亡,甚至會爆發更多的傳染疾病,并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播來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因此,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創建公共衛生管理體系,提升疾控能力,并改革與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的體制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戰斗,需要我們疾控人長期的奮斗,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參考文獻:
[1]類鳳娟.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7(02).
[2]陸靜珠.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浙江預防醫學, 2010(07).
[3]葉郁輝,方豪,白雪,許衛衛,林志萍, 王琦.公共衛生體系需要政府科學規劃和部署實施[J].中國基層醫藥.2012(03).
[4]孫玉霞,許廣玲.某市疾病預防控制專業技術人員現狀調查[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7(04).
[5]杜江.公共衛生及其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J].現代預防醫學.2007(13).
(作者單位:儀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