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楠
【摘 要】小學數學是每一個學生正式開啟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如何有效的對學生進行良好數學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的教育至關重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要求教師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小學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效。本文筆者就當前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的教學情況,結合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和原則,談談如何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數學;教學;發(fā)展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一改傳統(tǒng)教育中,單一、枯燥的數學課堂教學,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互相提高的學習過程,大力倡導學生的科學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多年的實踐證明,素質教育對于我們小學數學的教學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作用。因此如何有效的滲透素質教育的理念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之中,是每一個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去思考的課題。
一、當前農村地區(qū)的現狀
小學生由于剛剛跨過了幼兒園輕松、簡單的學習與生活,對于約束性強、規(guī)范多的小學學習生活產生了一定的抵觸情緒。這也是很多小學生數學成績相對較差、學習能力不足的重要的因素。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缺乏一定的認識,再加上很多農村地區(qū)父母外出打工,緊靠爺爺奶奶教育孩子,這部分留守兒童在學習上思想相對松懈。
二、素質教育下小學數學教學發(fā)展的幾點思考
1.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堅定學習信心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想要提高小學生數學的學習認識,首先必須要提高其思想認識,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對于自身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生進入校門的第一節(jié)課時,可以開一個類似“推薦會”的課堂交流會,讓每一個學生說說自己未來的夢想。有的學生說“未來做一個科學家”,有的學生說“未來當一名醫(yī)生”等等,然后教師可以引導說,科學家不懂數學那他就不能進行科學研究,醫(yī)生如果不懂數學那他無法完成一項復雜的手術。經過這樣的交流,很多學生會在潛意識里面對數學有初步的認識,會意識到數學對于自己夢想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堅定其學習的信心。最后,教師還應該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和引導每一個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比如勤于復習、善于分析、勇于提問、敢于爭先的學習態(tài)度。
2.重視學生“三部曲”的過程
所謂的“三部曲”,其實就是學生學習的三個重要步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比如在講解到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預習,并且準備幾個簡單的幾何圖形,讓學生去嘗試著去計算。通過學生的預習,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詢問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哪些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結合學生提出來的問題,進行重點的講解。最后,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準備幾個復雜的幾何圖形,讓學生去思考怎么去計算這類復雜幾何圖形的面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轉化”思想,化繁為簡。類似這樣的“三部曲”還有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以深入。
3.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用心去“灌溉”每一個學生
“情感教學法”是近年來被廣為使用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在農村地區(qū)更為適用。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出現“官本位”的思想,時常把自己擺在高處,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缺乏一定的情感意識,再加上很多農村地區(qū)的小學生為留守兒童,對于來自教師的情感關懷更是渴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強化情感教學的理念,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轉變學習態(tài)度有著重要的作用,這樣就要求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重視用心去“灌溉”每一個學生。
4.科學的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和考核
多年來,傳統(tǒng)的考核模式相對簡單粗暴,往往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其評價和考核學生的唯一標準。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這樣的考核與評價的模式與現代教育背道而馳。新時期,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不應該把眼光局限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要發(fā)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學習習慣等等與學生的考試成績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圈”,力求全面、公正、公平的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評價,并且把這種考核的結果與三好學生、個人榮譽等等相掛鉤,激勵他們進一步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王玉元.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27期
[2]程冬梅,付豪.“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實錄與評析[J].山東教育(小學刊),2006年16期
[3]閆云梅.全面把握數的內涵,整體建構數的概念——《萬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J].小學教學研究,2014年22期
[4]王保山.小學數學概念引入教學方法探究[A].第五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5]王娟.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A].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二等獎論文集[C].2016
[6]楊芳.串連關鍵細節(jié),生成有效課堂——談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之所遇細節(jié)[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