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華
[內容摘要]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傳輸,而在于學生意識的激勵和喚醒。高中政治是一門兼具實踐性和理論性的學科,不僅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認知,還修繕其品德操行,對其終身發展有重要意義。在積極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為了實現學生能力的發展,我們在教學中引入情境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不斷提升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情境法 創設 運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如今的高中生大多對政治學習不敢興趣,一方面是因為高中教材內容復雜、抽象難懂;另一方面是教師在課堂上偏向理論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實踐需求和興趣引導,使其覺得枯燥乏味。情境教學法的引入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我們圍繞教材營造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其在不斷的思考、創新中實現自我提升。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興趣,啟發學生思考探究
所謂生活情境就是在生活中選取某一場景,我們借助場景的創設幫助學生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思考政治問題。這樣的創設不僅能降低學習難度,還能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加強關注,主動聯系教材,思考解決問題。
比如,我在講授“商業銀行主要業務”知識點時,就采用生活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融入生活具體探究。首先,我生動地描述銀行里的場景:每一次,我們走進銀行都能感受到一種忙碌嚴肅的氣氛,在商業銀行大廳中,人來人往,不斷有人來辦理業務有的是存款,有的是取款,還有的是辦理貸款,像汽車貸款、房屋貸款等,都是為了各自的生活所需。在銀行大門口,人進人出,有的人興高采烈,有的人想垂頭喪氣。一個銀行每天都在為顧客辦理各種各樣的業務,像我們在商場購物經常會用到信用卡,只要輕輕一刷就付款了,省去了很多麻煩,可是同學們知不知道在我們愉快購物后,銀行還要在商場和個人賬戶上進行轉賬業務。在前面生活情境的鋪墊下,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就會很自然地聯系到課文,激發起對教材的探究興趣,主動地分析思考。這樣,不僅讓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促進學生對課堂的關注,還便于學生的討論探究。
二、創設問題情境,訓練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探究學習中,問題的產生、思考、解決對學生來說很重要,這個過程體現的是一種思維,其開發是從問題的產生開始,其發展來源于問題的解決。在教學中,要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不斷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其求知欲。
比如,我在教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一課時,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其自主學習,將課堂講授變為問題思考的模式,讓其在問題情境中自我思考、探究。課堂的前半段,我讓學生自己看書劃重點,并且提出問題讓其剩余的時間里思考。圍繞教材,我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1)什么是企業經濟效益?(2)為什么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3)如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學生在這些問題的推動下會積極地思考,不斷地探究、感悟,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再比如,上到“市場交易的原則”一課時,我讓學生進入社會親身實踐去探究市場交易活動,收集到第一手資料,弄懂教材中“朦朧價”、“跳樓價”等意思,并對像“短斤缺兩”、“促銷哄騙”等不良行為有一定了解。學生在這樣的體驗中,不僅激發了對學科的探究興趣,更深層地理解教材,還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培養了實踐能力,增長社會閱歷的同時,讓自己的學習態度變得成熟。
三、創設演示情境,豐富認知,幫助學生深化理解
很多學生覺得政治課枯燥是因為教材內容的生澀難懂,老師為了教學進度,常常會忽略這方面,借助重復理論的方法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這樣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演示情境法的引入就能采用實物演示的方法幫助學生深化理解。
比如,我在講“紙幣”一知識點時,不會長驅直入直接引出文本涵義,我會采用演示的方法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其把注意力投放到對象上來。首先,我會拿出生活中最常見的紙幣,向學生展示,如果學生帶有紙幣,可以讓其拿出。緊接著,我就會引導學生辨別紙幣的真偽:“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見到過假鈔?”學生一聽“假鈔”顯得特別氣憤,不過他們沒有什么社會經驗,大部分沒有接觸過,我就往下引導:“雖然你們還沒有接觸到,但是要先防患于未然。今天我們一起討論如何辨別紙幣真偽。”學生覺得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在以后生活中肯定有用,就和我熱烈地討論起來,同過一番交流研究我們概括出了辨別紙幣真偽的方法:先看,后摸,最后照。
四、創設活動情境,鼓勵參與。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政治教學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也需要課堂活動的引入,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有效地運用,將知識化為行動,實現自我的價值。
比如,在講解“流通中的貨幣量”一知識點時,我就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讓其圍繞“國家發行的紙幣是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的辯題,分成兩組,辯論正方是國家發行紙幣越多越好,辯論反方是國家發行紙幣是越少越好。兩組隊員要緊扣辯題在課后搜集相關資料作為論據,在課堂上進行辯論。學生在辯論前都在忙碌地準備,等到辯論賽那節課他們講得十分激烈,最后得出一致結論:國家發行紙幣不是極端地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好,而是要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作為限度。
總之,情境教學法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模式,改善傳統教學中偏向理論學習的弊端,注重興趣引導,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問題,在特定情境中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靈活地運用所學,有效地解決問題,發揮學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