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伊
摘 要:盤點我國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各個方面在快速崛起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問題,多元文化沖突中的價值觀教育成為我國教育學界關注的焦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維,讓人們所處的社會真正充滿活力和激情,需要在年輕一代當中普及開來,取得實質性回歸。因此,21世紀,價值觀的整合與構建成為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尤其是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標體系和問題界域都將發生重要轉變,開始進入一個整合與構建的全新里程。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運行機制研究
中圖分類號:B8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2-0150-0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個文化體系與職業價值標準,其作用的發揮必須建立在人們信仰和認同的基礎之上。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以下簡稱“融入全過程”),成為我們真正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信仰作用、實現價值理性轉化的一個重要嘗試。“融入全過程”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深入探索之前必須明確把握“融入全過程”的基本問題和內在邏輯,對于這一基礎和原則的反思,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融入全過程”的邏輯起點和發展脈絡,以真正實現價值理性的轉向。
一、“融入全過程”運行機制的內涵解讀
“融入全過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接受規律為基礎,以人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追求為目標,促使其內在形成并固化一定社會所期望的核心價值意識的系統教育過程。“融入全過程”的運行機制就是指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體系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影響其運轉的各因素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因此產生影響、發揮功能的作用過程及其運行方式。機制的構建具體包括運行路徑的選擇、運行載體的設計和運行機制的構建。
二、“融入全過程”運行的路徑選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是現階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踐的重要前提,實現路徑是否科學有效是決定融入全過程目標能否實現、效率高低的關鍵。“融入全過程”的運行路徑是一個多種路徑共同組成的路徑群。根據路徑對主體的影響方式將運行路徑分為三種類型,即意向輸入路徑、雙向互動路徑和輻射擴散路徑。
(一)單向輸入路徑
“融入全過程”的單身輸入路徑,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單一方向的進入。其中包括兩個方面的輸入,一是方向的輸入,二是內容的輸入。方向輸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這個方向是層次性與方向性的統一,既突出了政治方向,又在價值、道德等各個層次上規定了新時期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向。在堅持這個方向的基礎上,由于人才的群體特征突出,發展方向相對集中,客觀需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下提煉出人才核心價值觀,這既是“融入全過程”的必然結果,也是當前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發展的客觀要求。方向的輸入解決了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什么人”的關鍵問題,把“扶正”作為“祛邪”的根本,使思想政治教育從被動防御轉化為主動構建,為學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和封建思想侵襲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依據。
內容輸入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四個維度,分別是思想指南、動力支持、精神紐帶和道德基礎,它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標準和科學范疇,規定了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怎樣培養人“的基本范式。
(二)雙向互動路徑
“融入全過程”依靠單向輸入路徑,僅僅是從方向、目標等方面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但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來講,在實現雙向影響的同時形成互動,才能夠確保“融入”的實效性。歸納起來,應該形成三種雙向互動路徑,即認同與踐行雙向互動,接受與創新雙向互動,言傳與身教雙向互動。觀念認同與行為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對于知與行的關系,毛澤東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論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應有以下方面:
第一,認同與踐行的雙向互動。先進理論從內化到外顯,從形成到發展再到檢驗,是一育全過程也正是通過外在的傳輸和自主建構,首先轉化成人才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認識,進而通過學生的行為外顯體現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際踐行的過程。
第二,接受與創新的雙向互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首先需要人才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了解、認可,這個過程更多是作為主體的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外在價值觀念體系的被動接受,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真正實現,即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踐行卻更根本地在于學生結合其獨特的個性和環境,對其進行內存的認知加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性地納入其自身特有的認知結構中,這更多的是一個創新和建構的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必須是學生的被動接受和主動創新之間雙向互動、相輔相成的過程。
第三,言傳與身教的雙向互動。言傳身教者通過言語完成知識的傳遞,是教育者教書育人的重要部分,“融入全過程”的言傳是指教育者通過言語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教是指教師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融入全過程”的身教,指的是教育者通過自己的行為、態度去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在情感上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言傳是身教的基礎,且言傳本身就具有身教的作用,是身教的主要形式,具有“有聲”的示范作用。
(三)輻射擴散路徑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相比單向輸入路徑和雙向互動路徑是路徑的主要類型,但是對于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教育效果不完全通過直接式教育來實現,潛移默化、春風化雨式的擴散式教育引導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和途徑,通過社會合力能夠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地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提供必要的補充。
三、“融入全過程”運行的載體設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運行環節中載體的設計至關重要,首先要重視對傳統載體的繼承和二度創新,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載體,通過二者有效結合,確保運行全過程載體的活力,從而扎實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群體中的全面“融入”的目標。
(一)繼承傳統載體
傳統載體是指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歷程中非當前產生、持續性地發揮作用、得到廣泛認可與推廣的載體。具體來講,可以分為談話、會議、理論學習等載體。
1.繼承談話載體。談話載體的特點是適應性和針對性強,有良好的互動性,能夠動態地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可以從宏大的敘事說教走向細致的人文詳解。這種載體形式主要致力于當前個體或某一類群體特殊問題的解決,解決效果直接而具體。談話載體的這些特點決定了 “融入全過程”中能夠在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中及時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喚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動追求和對自身價值追求的理性思考。
2.繼承理論學習載體。理論學習的功能突出表現在于,它是宣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基本載體。即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利用灌輸的方法直接地、面對面地傳遞到人才之中。理論學習的形式可以是研討班、講座、學習小組等。需要注意的是,理論學習要避免死板、枯燥和乏味,要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二)利用現代載體
現代載體是指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斷推進而產生的時代特征鮮明、形式新穎時尚的載體。在新的歷史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對傳統載體進行揚棄的基礎上,結合新的時代特征,創造和運用了許多新的載體,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載體,充分發揮現代載體的優長,增強“融入全過程”的實效性。以下四種類型的載體可以作為“融入全過程”運行的重要依托,分別是管理載體、文化載體、活動載體和大眾傳播載體[1]。
1.管理載體的利用。管理載體,即以管理單元為主體的載體。在“融入全過程”中,將管理載體作為載體之一,有利于人才進行深入細致的價值觀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行的養成。在“融入全過程”中,對于管理載體的選擇上,筆者認為,應主要抓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和生活園區兩個關鍵的管理單元。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向學生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論的主要途徑。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可以引導和幫助人才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人才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品質,使之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次,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指以學生寢室為基本單元,包括學生食堂、文體活動場所和公寓樓商業服務網點等在內的生活區域,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課堂之外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陣地,對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優秀的思想品質、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鍛煉實際工作、豐富課余文化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文化載體的打造。文化載體,是指以文化產品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在“融入全過程”中,充分利用文化載體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吸引力、滲透力,擴大影響力,有利于當代人才形成與時代及國家要求相適應的價值觀。“融入全過程”中對文化載體的利用,要著重加強對校園文化載體的發展和創新。
高校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大學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活動的核心是要創造出共同的價值觀念,一所好的學校總是以創造社會優秀的共同價值觀念作為校園文化的使命。高校要充分發揮廣播站、校報、校園網、宣傳櫥窗等各種傳播媒體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弘揚主旋律,推動形成清閑的校園文明風尚;要培養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學校特色的社團組織,建立一批能滿足人才多元文化需要的學生社團,培養一批師生骨干,扶持理論學習型社團,鼓勵科技服務型社團,引導興趣愛好型社團,形成文明誠信、崇尚科學、團結互助、平等友愛、融洽和諧、共同前進的新型校園人際關系,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氛圍[2]。
3.大人傳媒載體的把握。大眾傳媒載體,指以現代傳媒手段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在“融入全過程”中,大眾傳媒載體能夠直接促進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教育對象樹立共同理想;能夠滿足教育對象社會化的需要,促進其不斷地與時俱進;能夠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融入全過程”中,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把握:
首先,加強正確的方向引導,把握“融入全過程”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宣傳“一元化”價值觀。其次,注重媒體間的優勢互補,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態勢。目前在高校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媒介主要有社區、微信、QQ、博客等。要充分地利用這些資源,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學生所接受,切實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現代的傳媒手段與教師進行對話。最后,注意大眾傳媒的局限性,逐漸消除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在對人才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外來文化以及一些社會問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沖擊,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引導人才理性地看待這些問題,不要隨波逐流,保持正確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最終使得大眾傳媒成為融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3]。
載體設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力、滲透力、影響力和傳播力的有效途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載體設計上,要從根本上提高載體設計的實際效果,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機,變時間效益為實際效益,同時還要克服載體設計過程中各種形式主義的做法,準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形態引領作用,明確社會主義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對人才的針對性需求,為政治教育中更好地選擇和運用“融入”載體奠定基礎。“融入全過程”的理想載體形式,應該是現代的載體手段和傳統載體形式相結合的特色形式,即將理論灌輸與實踐滲透相結合的理想模式[4]。
參考文獻:
[1] 查國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代價值意蘊[J].職教論壇,2016,(7).
[2] 李宏偉,別應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傳承與當代培育[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5,(8).
[3] 亞力克·福奇,陳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首席財務官,2014,(16).
[4] 陳周旺.工人文化與重塑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6,(5).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