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酒店業的快速發展,酒店一方面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認為高職畢業生在專業技能、職業素質等方面與酒店用人需求存在較大差距,而高職酒店專業的學生普遍對酒店業缺乏應有的職業情感,職業認可度低。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采用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通過校企有效合作的育人機制來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模式
一、引言
現代學徒制是西方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主導模式,作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在發達國家已經取得良好效果。我國正處于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職業教育院校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培養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現代學徒制作為職業教育實現“高等性”和“職業性”融合的有效途徑,可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有助于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已經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
為了更好地讓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酒店高標準需求無縫對接,培養出酒店適用、能用的人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團隊在多年工學結合實習模式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并引入了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企業深度融合共同培育酒店行業管理人才。
二、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工學結合實習已經穩定實施了長達10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學校與合作的酒店建立了長期有好的共育關系,隨著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越來越突出,在2014年酒店管理專業開始實行教學改革實踐,2015年開始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探索,與浙江上虞雷迪森萬錦大酒店合作“訂單班”,2016年初與北京河南商務酒店合作“冠名班”,2016年12月與浙江開元旅業集團旗下湖州東吳開元名都酒店合作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把訂單式人才培養推向深入進一步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育模式。2017年3月初第一批訂單班19名學生順利完成為期一年的實習期,順利返校進行最后一學期的學習。
在酒店管理專業多年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團隊結合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和現代學徒制要求等人才培養經驗,根據酒店行業需求、專業特點、招生生源和招生方式的各不相同,從兩種不同的模式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844訂單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訂單班)
訂單式是一種量身打造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公開選拔的方式從大一學生中招收學徒,達到錄取條件的學生,通過學生、企業、學校簽訂三方訂單培養協議,實現學生和徒弟雙重身份,根據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行業標準和酒店的具體需要,學院與酒店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共同培養學生(學徒)一學年,學生以學校為主體,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基礎及專業理論知識,訓練基礎的專業技能,同時酒店定期派員到校宣講企業文化及管理理念,并進行專業實訓指導。第二學年,企業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負責落實學徒的工作崗位,派技術骨干作為學徒的崗位導師,以以師帶徒的方式實施在崗培養,并按照酒店崗位考核細則與方式考核學生。在崗培養期間,學徒享受與在崗職工一樣的薪資福利待遇,學生畢業后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確定就業崗位。
(二)“4-4能力遞進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普通班)
以專業與產業對接為基礎,構建“4-4 能力遞進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4個階段完成4種能力遞進式培養,在每個階段理論學習和實訓交替進行。通過理論和實訓一體化教學平臺的搭建,分段靈活組織教學,將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融于一體并進行有機組合。學生先在學校進行一年半的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及職業技術等課程的學習,然后到酒店進行半年-七個月的專業課程實習,以酒店營業性部門為主進行專業實習;專業實習結束后返校進行半年的回爐教育,進行酒店運營管理與職業拓展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高級服務與中基層管理能力;最后一個半年是管理能力實習,學生再次返回酒店進行頂崗實習的工作。
三、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創新實踐
(一)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
酒店管理專業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過程當中,教學團隊在教學模式上進行了若干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任務型驅動”教學模式
我們結合所合作酒店的實際工作崗位和工作流程提煉出實訓課程的八個主要工作任務項目,在每一個主要項目中又安排了若干的基礎任務模塊,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用“任務型驅動”的方式進行演練,通過這樣的方法幫助學生在校期間熟練掌握每個任務的實際工作流程和具體的操作步驟,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當場發揮情況提升任務難度,鍛煉學生的服務能力和隨機應變的溝通能力。
2.“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
酒店專業的核心技能訓練環節,主要是依靠校外的實訓基地,學生在酒店工學結合實習過程中,由酒店指定的師傅和學校的指導教師共同完成。在酒店實習過程中,師傅以口傳身教的指導形式,讓學生邊學邊干,從而強化學生一線的專業核心技能;學校的指導教師則輔助酒店的師傅進行課堂管理、問題解答、心理疑惑、課后作業管理來鞏固并提升企業實踐的成效。這一環節的考核標準以企業要求為主,以此來促進學生的高技能水平。
(二)教學資源的創新實踐
酒店管理專業團隊基于合作酒店的工作流程,引入酒店教學資源,校企共同進行課程開發和課程改革,實現課程體系理實一體化。專業教師與合作酒店有關人資部門培訓人員共同組成酒店前廳、餐飲、客房、服務禮儀等課程改革小組,就教學目標分解圖、課程標準及單元設計進行研討并形成針對性和實用性兼備的教學大綱、教案、實訓指導書和教材。學生畢業設計圍繞酒店的問題真題真做,實現了入學即入行、酒店即學校、現場即課堂、學生即員工的實踐模式。
(三)師資隊伍的創新實踐
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是確保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酒店專業教學團隊由學校酒店專業的骨干教師—“教學導師”和酒店一線工作的主管和經理—學徒師傅”組成,實行雙導師制的教學組織模式。學校的“教學導師”承擔學生系統的專業學習和技能訓練,并跟蹤學生在企業的培訓、學徒、頂崗實習的表現,學徒師傅負責學徒在企業的培訓和工作指導。由于專兼教師各有所長,高職教師擅長專業知識,酒店師傅擅長操作層面,這樣能更好地共育專業酒店管理人才。
四、結語
現代學徒制,符合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包含了職業教育最本真、最樸素的原則——“學中做、做中學”,尤其適合酒店管理專業這種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學生必須掌握酒店的一線實際操作技能和服務流程,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同時酒店專業的現代學徒制帶有明顯的“需求導向”特征,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與酒店的合作正是從酒店切實的人才需求出發, 共同培育出酒店行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員, 實現了酒店人才培養的高效率、高質量和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左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旅游縱覽,2015(6):275-276.
[2]歐陽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思考[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13-16.
[3]張新峰.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研究——以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2016(5):69-71.
作者簡介:衛圓杰,女,(1986-),漢族,河南省濟源市人,碩士學歷,講師職稱。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旅游英語和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