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星?李俊成
摘 要:就當前來看,我國廣大中學課堂中的世界通史教學存在著單一化、傳統化等問題,與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有所脫軌,而高等的師范院校為我國基礎性教育提供了師資上的補充,因此要解決中學課堂中世界通史教學的問題,必須要從廣大高校的角度切入。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擬以世界通史教學與網絡資源融合模式為研究主題,在對我國當前高校世界通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討論的基礎上,對網絡資源與之整合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希望能夠為相關部門和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中學;世界通史;網絡資源;融合模式
一、“世界通史”課程的教學危機
就我國當前的高等院校歷史學學科教學情況與發展來看,《世界通史》無疑是每一個歷史學專業的學生所需要必修的課程。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高校的《世界通史》教學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就當前的社會發展狀況來看,《世界通史》課程的教學與時代進步有著較大的不同步性,其中便隱含著教學危機的出現,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三點。
1.課程建設落后
盡管世界史學科已經成為當前歷史學的一級學科,但相對發展趨于完善的中國史學科而言,世界史仍然顯得較為單薄,課程建設較為落后。就其原因來說,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受西方的影響很大,無論在方法論亦或是史學思想上,都有一種“唯西方是從”的傾向,這就對于我國本土的世界史研究造成了障礙。此外,受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又很大程度上受到蘇聯的影響。總之這些因素的存在,對我國的世界史研究造成了不小的反作用。
2.認識的偏差
認識的偏差表現在對《世界通史》之“通”字的理解上。就傳統的觀念來說,《世界通史》教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特別強調通而全的教學,如此便導致了課程內容的龐雜和粗糙,很難將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細微線索加以展示。這樣的結果勢必導致通史教學陷入枯燥的窠臼中,大大削弱了其本身的魅力與活性。在這種環境下,很難激發學生們的興趣。
3.教學方法欠缺
當前的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在高校中網絡及課件教學得到了基本和廣泛的運用。一般教學是傳統教學與現代網絡教學相結合,但在具體教學中往往兩者脫節或者單一運用多媒體課件,未能發揮傳統教學的優勢,也未能充分運用多媒體的特點,導致教學仍然單一化和模式化。
總之,從以上三點教學危機來說,我國目前的《世界通史》教學是較為尷尬的,高等院校對此要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改革和調整。
二、與“世界通史”相關的網絡資源的統計和分析
上文談到,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網絡資源得到了極大地發展。就起本身的特性而言,廣泛、開放、互動是其顯著地優勢,但是其也存在著龐雜、無序等的弊端。在教學中引入網絡資源,要善于激發其優勢而盡量避免其弊端的影響。就《世界通史》的教學來說,可用的網絡資源呈現出如下三點特性:
1.資源總量的巨大。筆者僅以百度網為例,在輸入“世界通史”檢索命令后,可以得到約2,070,000個檢索結果,這直觀地展現出了資源總量的巨大。
2.資源網站的多樣化。目前在網絡上與“世界通史”這一學科相關或毗鄰的網站數量極多,且呈現出不同的類型化。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將之分成六種類型,陳述如下:
(1)由政府相關部門主導和運營的網站,如教育部設立的“中國史學網”(http: //www.chinahis.com/)。
(2)由相關的世界歷史研究機構和高校等創辦的網站,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創辦的“中國世界史研究網”( http: //worldhistory.cass.cn /)
(3)由高校歷史學院或系創辦的網站,如北京大學歷史學系(http://www.hist.pku.edu.cn/)。
(4)個人創辦的世界史網站,如“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網”(http://www.cawhi.com/)。
(5)國外有關世界史的網站,如“世界歷史網”( http: //www.worldhistory.com/) 。
(6)最后是一些與中學世界史課堂教學相關的網站,如“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歷史版(http://www.kl2.com.cn /) ;“中國園丁網”( http://www.teacher.net.cn /) ,等。
3.除了在上面提到的這些網絡資源的優勢之外,我們還要對網絡資源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加以警惕。具體來說,世界通史網絡教學中的弊端主要有下面四點:
(1)各種數據繁雜,信息量巨大,對此需要進一步加以整合;(2)大部分信息過于原始,缺乏系統性和實用性;(3)大部分網站與資源很難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不能夠滿足研究和教學的需求;(4)信息雖多,但重復率也很高,網絡使用的效率低,浪費嚴重。(5)網站資源缺乏對教學的針對性,不方便使用。
三、模式探討
在對當前的《世界通史》教學情況與網絡資源狀況分析之后,我們再來看如何實現其網絡資源融合模式的問題。就教育教學本身來說,其最大的瓶頸在于優質教學資源的短缺與不平衡。過去由于信息傳播困難,教學資源的這一問題很難得到較好地解決,但是當前的信息化技術無疑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因此,就世界通史教學來說,實現網絡資源融合模式是將來發展的方向。對此,筆者認為有三點要做:
1.首先,相關部門要利用當前的最新成果和資源,建立并完善相關的與世界通史有聯系的網站,充分發揮網絡資源互動性強的特性。使得從事“世界通史”教學的人員能夠自由地在網絡獲取資源,并且能夠將其優秀的教學成果也展示在網站上,讓更多的人去學習。
2.其次,要發揮好以世界通史為主題的信息網的作用。主題信息網是一種利用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學科導航系統,相關人員將其學科中的資源進行分類和整理,并且按照某種體系將至公布在網站上,使其起到導航的作用。如此便可以極大地提升網站資源的利用效率。
3.最后,從事世界通史教學的相關人員要重視網絡教育教學的作用。改變自身的傳統觀念,摒棄過去那種沉悶死板的課堂模式,積極使用如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源、創造教學內容情景等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能夠參與到課堂之中。
參考文獻:
[1] 任永, 王楊, 殷曉斌,等. 基于多媒體教育資源融合的高校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J]. 大學教育, 2015(3):53-55.
[2] 李玉華, 夏繼果. 傳統的世界通史研究與教學模式亟待突破——世界各國的世界通史教育國際研討會述要[J]. 世界歷史, 2006(1):137-140.
[3] 方麗暉. 模塊融合通史,縱橫古今天下——高中新課程歷史教學的一點體會[J]. 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 2012(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