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義光
摘 要:初中班級的自主化管理模式,是在新課改的影響之下逐漸形成的,還需要更多的實踐來完善。教師應當重視自身在班級自主化管理模式中的引導作用,不斷積累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初中生的班級自主管理。
關鍵詞:自主管理;初中生;班級管理
在初中教育階段,實施班級自主管理能夠為充分體現人性化管理理念,并以民主化管理模式來實現對學生自主能力與管理能力的培養,同時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促使學生在自主管理與自我約束的過程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此外,實施班級自主管理也迎合了該階段初中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具備了實施這一班級管理模式的基礎條件。但是,如何實現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有效實施,亟待解決。
一、當前初中班級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初中班級的教師對于班級管理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當前,我國初中班級的教師對于班級的管理方式比較單一。初中班級的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活動中,大多采用的是說教式的管理。在制度層面上,沒有形成具有規范性的機制。針對有些學生發生違反紀律的情況,教師對于學生的處理往往沒有依據可循,只是憑借主觀上的經驗而定。這樣,有些有主見的學生時常對于教師的處理決定有所異議。長久以往下去,這樣的管理班級的方式與手段,不僅在管理班級方面上達不到預期的成效,而且還影響了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另外,這樣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學生進行文化課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掌握扎實的文化課的理論知識。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缺乏應有的民主意識。民主手段,是任何管理中所應遵循的最基本原則。管理活動進行的順利與否,直接與民主意識貫徹的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初中班級的管理工作也應該這樣。首先,初中班級管理的有關規定應該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的。在大多數的初中班級,班級的規章制度的制定是沒有學生的參與討論的,往往都是教師的一家之言。其次,作為初中班級的班級干部,學生也沒有完全發揮出自主管理的作用。學生干部常常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沒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可見,當前初中班級中學生干部及學生的自主管理程度處于較差的局面,學生們缺乏自主管理鍛煉的機會與空間。
二、實現初中班級自主管理
1.嚴肅規章制度的執行紀律
制定切實可行、有可操作性的班規是開展班級的自我管理基礎。班規是班級自我管理的“法律”,是規范所有班級管理工作參與者行為的依據,因此,一部可執行性強,公信力高的班規是班級自我管理的基石。班規的制定應該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由教師單方面制定的班規既不能反映教與學的需求,也未能得到真正反映學生自我管理的需求。為此,開學初,我面向全體學生征求“必須遵守條款,容易違反的紀律內容,如何開展獎懲”等方面的管理班級的建議,并告知他們將會把這些作為制作班規的根本依據。根據收集的建議,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了討論,最后制定并民主投票通過了《班級學生自主管理細則》。該細則規范了學習、紀律、衛生和禮儀等四個方面的內容,確定了班級自主管理的原則,并明確了模范執行班規的獎勵辦法和違反條款的處罰條款。制定班規是基礎,嚴格執行,落實考核獎懲是根本。根據班規的要求,采用加、扣的辦法記錄學生每一天的表現情況,每周班會時進行小結,評選出周優秀學生和周優秀小組,并獎勵一朵小紅花,每學期學校的各項評優以紅花擁有數量作為依據。
2.實行班長責任制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力量,是實行班級自我管理的核心元素。為此,我借鑒了政治學的一些理念,結合管理實踐,采用了“毛遂自薦,民主選舉,獨立組閣,實行班長責任制”的班干部選拔方法。這種選拔方法有以下幾個優點:第一,避免了由班主任一手包辦對人才選拔的局限性。通過競選演講,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能夠培養他們參與社會管理的意識,同時這也是一次自我展示的過程,能得到家長和優秀學生的支持。第二,通過毛遂自薦和競選演講,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氣質、性格類型和能力的差異,為日后的管理工作積累了資料。第三,民主選舉產生的班干部更容易得到同學的認同,改變了以往老師指定的班干部隊伍由于缺乏群眾基礎,在工作的開展中受到抗拒和阻撓的現象。第四,班長獨立組織班委會,既增加自主管理權,又利于班委會工作的開展。第五,班長負責制,班長對班委會的工作負責,增加了班長的工作壓力,但確保了班委會工作的公平公正,杜絕了拉幫結派、任人唯親的局面。
3.全體同學監督班委會
初中生的社會閱歷和管理能力畢竟受到年齡的限制,教師在這個時候必須充分發揮指導作用。首先,要明確班干部崗位職責,制定班干部崗位職責說明書,指導工作開展,既杜絕了不到位又防止權限過寬。每月對班級的學習、紀律、衛生和禮儀進行考核,哪部分工作有問題,就對相應責任人進行處理,在學校的考核中,哪部分工作獲得好評,就對相應責任人進行表揚和獎勵,班長和分管副班長同獎同罰。同時,為加強監督,把監督權和管理權進行倒置,權利越大,監督權力和檢舉范圍越小。也就是,普通同學有最高的監督權限,能檢舉班級全部工作,小組長、組長、課代表、班委至正副班長的監督權利與范圍遞減,正班長沒有檢舉的權力。為此,在班級特設立檢舉箱,每周由教師對檢舉情況進行公布、調查、處理。在管理實踐中發現,這種自主管理辦法,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督促班干部認真完成工作的責任心,又對讓教師對班級發生的事情有了最直觀的了解,即使教師不在場也能了解班級的動態。
4.加強對于學生心理上的疏導
當前,處于各個年齡段的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心理問題,初中學生更是處于心理敏感的關鍵時期。可以說,學生的心理問題成為了相關部門、各級學校高度重視的工作。針對于當前的現狀,大多數初中學校實行了初中生心理問題及時解決的有效預案,加強了對于學生在初中教育階段可能會出現的心理問題的研究。心理問題的出現,是由多種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或是學生在學業上的不順利,或者學生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都是可能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的。在學校和教師層面,要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加強對于學生行為舉止和思想動態上的觀察,如有發現異常情況做到及時處理。針對形成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進行合理的疏導。在初中班級自主管理的具體實施中,對于學生所出現的具體問題做到具體分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通過教師的日常監管和定期心理輔導工作,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能夠有所提高。
班級自主管理的探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涉及到管理學、少年心理學和教育學等方方面面的內容,本文重點在管理學和教育學上對班級自我管理的開展情況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