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義孫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在教學工作中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優秀的精神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僅要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且更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就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這一教學理念進行研究,并根據當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此來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教學;物理課堂;生活化;有效措施
物理課程在初中教學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如果教師能夠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適當地引入“生活化”這一教學理念,就一定會使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極大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這一教學理念在實際應用時,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如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實現物理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的有機結合,已經成為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
雖然我國在教育上已經做出了較大的改革,但是,當前我國的教育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發展。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仍然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除此以外,教師為了能夠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在教學活動中所講授的知識就會趨于模式化、單一化,僅僅將每年的必考點作為知識講解的重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全面教育。這種教學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對物理學習的抗拒感,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有待提高
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理念的號召,雖然有一部分教師已經在積極地嘗試應用新的教學方法,但是由于對教學理念理解的片面化,最終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化,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雖然說一些教師有意識地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但是卻不注意對教學方法的使用,要么對所舉例子一帶而過,要么所舉例子不符合教學需要,從而造成對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已經成為保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有效開展的關鍵一步。
二、實現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由于大多數學生所接受的都是傳統教育,已經習慣了被動學習的模式,而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現,又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所以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比如,教師在講“物態變化”這一章節的時候,就可以先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列舉出一些類似于冰鎮飲料在常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就會“出汗”的例子,然后再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的,問他們想不想知道,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最后再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所學知識,對這些物理現象進行剖析。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學習習慣,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可實施性。
2.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實施的前提,是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比如,教師在對“物體做功”這一章節的相關內容進行講解時,就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課堂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物體做功的過程。同時,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也可以以一種趣味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物體做功進行思考。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你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與功相關的知識都有哪些呢?像立功、用功學習之類的都可以列舉出來”。這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都十分貼近,學生一定會積極地回答,然后,教師再告訴學生,“今天老師要告訴你們一種新的‘功,它與我們如影隨形,無論做什么我們都離不開它。”這時,學生一定會十分好奇,從而在學習中會更加投入。這種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實現生活與教學的充分結合,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打造提供了可能。
3.注重實踐活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學習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所以,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意識到課堂實踐的重要性。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實踐活動的開展,則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的趣味性,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比如,在講到“浮力”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邊講理論知識邊進行一些小實驗,結合實際告訴學生浮力產生的原理,然后再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立體化的認識,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注重對學生“生活化”意識的培養
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吃飯、睡覺,大到自然界中的物質變化,都包含了許多的物理現象。因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理念的實現是十分必要的。“生活化”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滲透式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實施,實現初中物理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已經是大勢所趨。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積極適應這一教學模式,迎接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為實現我國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蔣少卿.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3(5):22.
[2]柯飛武.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5):215.
[3]濮健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創設的實踐[J].文理導航(中旬),201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