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發園區已成為安徽省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工業化的主戰場,但是開發園區的傳統融資模式存在很多問題,難以適應新的要求,本文提出了片區開發、城市開發基金、融資租賃等三種融資模式,為安徽開發園區創新融資模式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安徽省 開發園區 融資模式
一、安徽省開發園區現狀和發展方向
目前,全省共有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區176家,其中國家級18家(國家經開區11家、國家高新區4家、出口加工區2家,綜合保稅區1家),國家核準的省級開發區73家,籌建省級開發區64家,新型園區21家。其中,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的開發區11家。開發園區已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工業化的主戰場,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和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50%和75%左右。當前開發區產城一體化趨勢明顯,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城市服務業,增強配套服務功能,產城互動和比例進一步協調,成為城市新區的有機組成部分,形成了一批現代產業基地和宜居宜業新城。到2020年,安徽將打造一批主導產業經營收入超千億元的園區,實現國家級開發區在設區市全覆蓋。
二、安徽省開發園區融資模式存在的問題
開發園區建設項目主要包括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商業地產、生活配套設施等,建設周期較長,資金投入量大。目前我省開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般按照項目性質進行分類立項審批,地方融資平臺作為貸款主體,一般由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撥款或注入土地、股權等資產設立,承擔政府投資項目的融資職能,項目資本金和還款來源均依靠政府預算內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和預算外收入等財政性資金,貸款的保證措施主要是政府擔保、委托代建項下的權益質押,土地使用權抵押等方式。除銀行貸款外,部分融資平臺還通過發行企業債籌集資金。這種模式有其合理性和優勢,但同時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融資平臺實力較弱。目前,我省國家級開發區占全省開發區的比重僅為10.2%,多數省級園區融資平臺,公司資產規模小,資產質量不高,運行不規范,資本金嚴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融資能力。二是商業化融資能力較低。開發園區基礎設施多數屬于非經營性資產,且變現能力低,商業化融資能力較弱。三是受調控政策影響較大。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了地方融資平臺清理整頓力度,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園區基礎設施信貸融資難度加大。四是償債壓力較大。當前我省財政收入增長放緩,園區擴區建設任務繁重,政府負債規模大,政府償債壓力較大,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三、安徽省開發園區融資模式對策建議
(一)片區開發模式
該模式是將園區內有收益子項目與相關片區無收益子項目捆綁建設的一種運作模式。融資主體可以包括:政府按照國務院規范融資平臺精神和要求獨資成立的投融資平臺;地方工程承包企業、行業龍頭平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或上述各類企業與地方政府聯合成立的股份制投資融資平臺。股東按股比出資,或政府以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出資,合作方以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出資。項目還款來源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出讓收入、政府補貼收入、商業性配套設施銷售租金等收益、供水供熱設施專項收費收入等。在擔保措施方面,融資主體股東提供第三方保證擔保、項目收儲的土地使用權抵押、在建商業設施抵押、園區內供水供熱收費權質押等。
(二)城市開發基金模式
該模式由專業投資公司(如國開金融公司等)與地方政府合作,發起設立合資基金或合資公司,隨后再廣泛募集其它社會資金,通過股權投資方式投向開發園區的土地一、二級開發以及配套的特色產業。該模式最大特點是將城市開發業務引入開發園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能以股權投資作為種子資金撬動大額信貸融資。此外,通過專業投資公司引入市場化管理團隊,能夠提高開發園區建設過程中規劃、設計、開發、建設、法律、財務等管理水平,提升開發園區建設的知名度。該模式又可分為兩類情況,一是組建城市投資公司,二是成立城市開發基金兩種形式。其中城市投資公司類似于城投公司,政府對此熟悉但因引入新的資金將會稀釋原股東的控制權從而不利于再次引入新的投資者;成立開發基金適合滾動開發,便于再次引入社會資金擴大規模,但對市場化運作要求較高。
(三)融資租賃模式
融資租賃實質上是以高度市場化、專業化的金融租賃公司作為融資平臺,面向銀行或社會籌集資金,是國際上僅次于銀行貸款的第二大融資方式,在建設期長、利潤率低的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方面應用廣泛。目前國內融資租賃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各地均有基礎設施售后回租的成功經驗,為開發園區盤活固定資產提供了新的途徑。融資租賃基本模式是:金融租賃公司根據園區政府對項目的選擇,將其從項目所有者取得并按合同約定出租給園區政府占有和使用,并向園區政府收取租金。具體又可分為普通模式和售后回租模式。一是普通模式。由金融租賃公司根據園區政府的要求,負責委托項目建設機構進行項目開發。項目建成后,租賃公司向園區政府出租,園區政府定期向租賃公司提供租金。租賃到期后,園區政府再以少量代價購買資產。二是售后回租模式。首先,園區政府把已經建成的項目資產(基礎設施)等出售給租賃公司,之后作為承租人將出售的固定資產向租賃公司租回使用,并按期向租賃公司交納租金。租賃到期后,政府以少量代價購回資產。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政府盤活現有資產,為建設新項目籌集資金。
作者簡介:王斌(1984-),男,漢族,安徽岳西人,任職于安徽省經濟研究院,研究方向:投資金融、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