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艷
小組協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文/劉艷
小組協作學習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提高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學習質量。通過這種學習方法,可以高效的增強小學生的學習氛圍,所以采取小組協作的教學方法是相當重要的。
小組協作學習可以將學生們分成幾個組,每一個組幾個人,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學習方式。通過將班級全部同學分成幾個組,每一個組安排不同的任務,每個組中的組員可以通過相互之間的探討和相互之間的交流的方式,高效的去完成教師所分配的每個任務。在新的教學大綱中,著重強調要加強對學生團隊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引入小組協作學習。小組協作學習不但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還可以增強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的話就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成為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通道。
例如: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中,按照班級的總人數,公平的將班級所有同學分成幾個組,去參加“抽簽”游戲。假如以每4個同學為一組,對每組同學安排相應的任務。首先選擇一名同學去負責抽簽,一名同學負責記錄所抽取到的結果,并且將結果報告出來,一名同學負責檢查監督此次游戲的真實性,最后一名同學負責將上一名同學抽完的簽重新放回并進行打亂。學生們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高興的完成自己的任務,使學生感受到團隊協作的氛圍。同學們會為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進行探討,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讓每個同學都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小組提供可靠的建議,發揮自己的長處,使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到小組學習任務中。其次,在小組任務完成之后,可以讓組員進行小組內的互評,最后進行小組之間的互評。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小組協作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效率。小組協作學習就是利用分組的方式去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為了能夠使數學小組協作學習的方法得到更好的體現,教師就需要對班級學習進行合理的分工,讓學生們盡可能的發揮自身的價值。在進行小學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每個同學的差異、優缺點等,將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按照人數不同分成不同的組別,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聯系蘇教版的教學大綱的特點,按照小組學生成績的差異,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并且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共同完成教師所分配的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里面,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
例如:在蘇教版的小學數學中,有兩章關于“三角形與角度之間的關系”以及“自然數”方面的內容。通過舉例來了解三角形與角度之間的關系,因為三角形的內容是比較復雜的,它里面有邊的問題,角度的問題,以及邊與面積之間的關系。這些知識點其實相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數學教師應該在進行小組學習的時候,給每個小組增加一些學生,讓學生們能夠更加輕松的去解決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從而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在學習自然數這一章的內容時,由于內容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數學教師可以在對學生分組的時候,將每個小組的人員數量進行減少,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思考空間。
學生們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基本都來源于教師的授課。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的時候,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這樣就能夠使小學生小組學習達到更高的水準。通過小組協作學習,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團結在一起。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生們在做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團結起來,互相幫助,一起探討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紀一般都偏小,并且對數學問題的分析能力還不足,還有小學生所了解的一般都是比較淺顯的知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小組數學的組員進行指導,努力的去幫助學生們,讓學生們更好的掌握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蘇教版的教材中有這樣一道應用題“你知道在一年之中有多少天,算一算吧”。這個數學題可能會使每個小組的學生不能夠正確的算出真正的天數,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每年都會了閏月,所以不能夠按一年12個月進行計算,其中有7個月每月有31天,還有一個月是28天或29天。所以這些問題可能都造成學生們的計算錯誤。教師就需要在指導的時候給學生們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們去討論,并在交流的過程中每個同學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發散自己的思維,將教師所指導的內容結合在一起。經過團隊的之間的探討和研究,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利用小組協作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的安排小組協作學習的方法,對學生們給予適當的指導,將學生們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們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使學生們有一個高效的數學學習過程。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正紅鎮黃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