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紅
【關鍵詞】 中考;復習;原則;高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8—0118—01
中考總復習是初中教學的終結環節,其功能在于對已學的知識和已有的能力的檢測、反饋、糾偏、回授、鞏固和提高。中考總復習具有知識點多,時間緊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鮮感等特點。因此搞好總復習并不容易,一方面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態度,另一方面還要有良好適宜的策略,二者相輔相成,互動互補,總復習才能事半功倍,收到顯著效果。
一、中考英語復習應把握以下基本原則
1. 主體性原則。在中考復習階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復習中的主角;教師是主導,復習中的配角,在復習中起指導和輔助作用。學生積極地參與和良好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復習的效果。
2. 計劃性原則。復習前必須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并將復習計劃給學生做解讀,以便讓學生了解整個復習的思路,明確復習的目標。英語中考復習應經歷基礎關、專項訓練關、真題訓練關、考前模考強化關、臨考沖刺關等,因此,我們制定復習計劃時應順應這個邏輯思路,做到計劃完整周密,步步推進,穩定有序。
3. 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要求把知識系統地歸類,使學生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框架。例如:制定一個復習總表,列出學生應該掌握的各年級各單元的基本內容、重點內容以及關鍵點和學習要求。讓學生了解前后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分清易混淆的語言現象,防止運用時產生錯誤。
4. 針對性原則。教師不僅要對復習的側重點做到心中有數,還要認真分析和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通常情況下,隨著復習的深入,詞形變化的問題會減少,用法的問題會突顯。平時練習時要突出薄弱環節,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有目的、有重點的復習指導。
5. 綜合性原則。綜合性主要體現在內容的綜合性與形式的綜合性兩個方面。以課文為中心進行復習,可以有機地把詞匯、句型、語法和閱讀理解結合起來,達到內容的綜合性。在形式上,聽說讀寫并舉,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提高復習效率。
二、中考英語高效復習策略的具體實施
1. 緊扣教材,從基本詞匯入手。在詞匯復習階段,教材中的單詞拼寫、短語應用、詞形變化等應將為復習的重點。對四會詞匯,要求學生重點認真復習,并要求學生在運用中記憶。鼓勵學生用學過的單詞大膽地進行單詞重組,構成新詞。
2. 注重聽力訓練。聽力是針對初中學生,對英語基礎語言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考察項目,特別是對于學生在英語語音、語法和詞匯掌握程度上有著明顯的反饋效果。復習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合理指導學生選擇拓展有效的聽力材料,來強化聽力訓練。注重英語語言交際的靈活把握和理解應用,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聽力實力。
3. 階段側重,合理安排。第一輪復習針對學生對已學的基礎知識。因時間久,部分已遺忘的特點,要求學生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第二輪復習要求分類整理。在總攬教材,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基礎上,相應地提高要求,進行系統整理消化。抓住重點、加深理解、強化記憶。第三輪是進行綜合模擬考試。通過教、學、練、考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系統、完整地掌握知識,扎實有效地提高能力。
4. 研究題型,有的放矢。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復習指導》,對考試的目標、考試的范圍、考試的層次要求以及考試的具體形式等都要有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胸中有數”。目前,中考試題在設計上常有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題型。選材上更豐富新穎、圖文并茂、語境多樣等特點,且注意調動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體現學科滲透與課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復習的方向性,引導學生高效復習。要給學生細致講解各種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以及技巧。
5. 精講巧練、講練結合。所謂“精講”,就是在對教材提煉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分類歸納,把分散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突出重點、難點,用最簡練的語言進行講授,使學生一目了然。所謂“巧練”,就是教師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精編不同類型的練習題,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所謂“講練結合”,就是要在講清重點、難點的基礎上,找出典型習題,對學生進行解題思路及解題技巧的指導,幫助學生分析命題角度,點撥解題技巧,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6. 精心選材,強化閱讀寫作。完形填空是測試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知識能力的一種題型。它的解題技巧是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抓住文章重點,弄清難點;精讀全文,了解文章中心意思,把握主要線索;重新閱讀全文,再次核實答案。
閱讀理解是中考英語的重頭戲,占分比重大。學生在中考中能否取得高分,閱讀理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進一步拓寬視野、加強閱讀、掌握閱讀的技巧。寫作最能考查學生的語言方面,掌握水平及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因此復習過程中要有目的指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要求學生每星期認真寫一篇老師布置的命題作文。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