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嶺南是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地區,主要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地區,嶺南文化本文主要涉及廣東地區流傳下來的一種獨具廣東文化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形式,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教育意義。因此,在新的時代文化背景下,為了能夠進一步的發揚以及傳承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嶺南文化對于人們的教化意義,有必要將嶺南文化與幼兒園的園本課程相結合,在幼兒園內部創建獨具特色的園本教育課程。使幼兒自幼接受嶺南民俗民俗文化的熏陶,促進嶺南文化的傳播。文章首先從嶺南文化的內涵以及歷史價值出發對嶺南文化進行簡要的概述;接著,指出嶺南文化融入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進而,分析了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開發建設的必要性;最后,文章基于嶺南文化傳承的視角對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的構建途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嶺南文化 傳承 特色園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37-02
一、關于嶺南文化的概述
(一)嶺南文化的內涵概述
嶺南文化是我國眾多獨具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自唐朝打通了嶺南地區與中原之間的地理阻隔后,嶺南地區開始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嶺南文化也從真正意義上開始興起;進而,嶺南地域由于其獨特的交通地理位置,開始成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開啟了它國際化的發展之路;再者,就是民國時期嶺南地域誕生的有識之士為中國命運之革新帶去了新鮮的血液。發展到近代,嶺南地區依然勢頭良好,屬于我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省份,且為我國的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嶺南文化的歷史價值分析
1.嶺南文化自唐朝興起以來依托一定的地域優勢逐漸發展起來,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筑群等物質層面的文化遺產以及社會民俗、藝術等精神文化遺產。無論是從物質還是精神層面而言,嶺南文化都極具傳承與保護發展的現實意義。2.任何一種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嶺南文化也不除外。由于嶺南文化的形成歷史時期較長,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依托地域、社會以及政治經濟等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文化體系,這其中既包括一定的戲曲、音樂、美術,還包括一系列的社會民俗文化、具有獨特設計風格的建筑物等,這些林林總總的文化形式使得嶺南文化具有豐富的德育以及美育基礎。
二、嶺南文化融入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構建中的重要意義
(一)嶺南文化的融入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認知
在幼兒教育這一階段中融入一定的嶺南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對于外界的感知力。尤其是嶺南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元素,例如戲曲、美術、表演等等,這些多樣化的藝術形式極大地擴張了孩子們已有的認知體系,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活躍大腦思維。
(二)嶺南文化的融入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
由于嶺南文化的文化形式豐富多樣,融入到幼兒教育過程中去可以有效的依托自身豐富的藝術文化形式提高幼兒對于審美的理解以及認知。例如嶺南文化中極具藝術特色的工藝品的賞析等。
(三)嶺南文化的融入可以有效的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對于幼兒而言,只要不斷的豐富他們的認知,他們就總是能創造一定的驚喜回饋給你。嶺南文化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在被幼兒認知、吸收的基礎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創造力。
三、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開發建設的必要性
(一)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的構建為嶺南文化的傳承打通渠道
由于民族文化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往往脫離了特定的地域很難真真切切感受到當地的民俗文化。而在幼兒園的園本教育中融入嶺南文化這種新型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可行性以及現實性,其為嶺南文化的傳播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二)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的構建進一步推進了嶺南文化的發展
嶺南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意義,將嶺南文化融入幼兒園的園本教育課程中去,能夠使孩子們接觸到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吸收嶺南文化中優秀的民俗智慧,這些優秀的文化智慧一經形成,在他們今后工作生活中還將進一步得到有效的應用以及創新,由此可見,這種傳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嶺南文化的發展進步。
(三)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的構建使嶺南文化“后繼無人”的現象得到了很大改善
民族文化“后繼無人”的現象在我國十分突出,許多文化瀕臨滅絕,國家相關部分也都出臺了緊急措施予以保護。在這樣的背景下,將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構建過程中融入一定的嶺南文化可以有效地改善這種“后繼無人”的文化繼承現象,在低成本、大范圍內改善這一現象,并且取得良好的改進效果。
(四)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的構建是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的必然需要
盡管幼兒的心智水平有限,但也不能據此剝奪他們多樣化、全面化發展的權利,因此,在對幼兒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一定的嶺南文化可以有效地豐富幼兒教學形式、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四、基于嶺南文化傳承視角下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構建的途徑研究
(一)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構建中要體現全面性與特色性
基于嶺南文化傳承視角下的幼兒園園本課程構建要能夠在課程設置時將全面性與特色性有機的融合到一起。本園區立足于國家的《指南》精神,將指南中普眾的園區課程構建融合本園特色,開發設計了一系列極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園本課程。特色性是指要將嶺南文化與本校的現實硬件設施以及軟件設施發展情況相結合創新設計融入的方式。具體而言,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要將其分為諸如禮儀、環境以及嶺南文化等極大不同的區域模塊、并且要確定這些目標的實現方式,例如可以通過各種自主游戲的方式展開等。
(二)幼兒園園本課程特色的開展要以一定的游戲課題為引導
以傳承文化為載體,全面優化全園自然、人文與游戲環境,讓孩子在雅致氛圍中領略嶺南人包容、務實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以幼兒自主游戲開展為特色探究方向,融合嶺南文化元素,體現優雅與創新的理念;借鑒整合課程理念,主題與區域活動及自主游戲相結合的多元思路實施模式,全面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教育,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目的,初步構建園本課程體系。并且體系的構建要始終貫徹國家頒布的《指南》精神,以此為指導建設有嶺南文化特色的幼兒園。
(三)構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幼兒游戲項目
基于嶺南文化傳承視角下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構建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樹立一定的品牌發展意識,要結合自身園所特色、融合嶺南文化,打造專屬的活動游戲或者活動節目。游戲活動的設計以及游戲時間的保證也是依照國家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對于幼兒自主游戲時間的貫徹。具體來說,可以設計“快樂活動日”,從不同的游戲切入口展開,確保幼兒的自主游戲時間。并且,這一活動在分析園情基礎上,2016年6月課題《嶺南文化與自主游戲的融合研究》成功申報為廣州市教育學會幼兒教育專業委員會“十三五”研究課題;另一方面,由于幼兒多動且身體脆弱,在沒有很好的監管以及保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傷,基于此,室內是幼兒常常進行活動的重要場所。為此,幼兒園還可開設相關的室內班級嶺南主題自主游戲,室內以班級和樓層為主題主線,一班一主題,開展嶺南文化下的混齡混班幼兒自主游戲:小班級主題是“食在廣州”“廣東十大手信”、中班級為 “美麗羊城”“印象廣州”、大班級設置“嶺南剪紙屋”“嶺南編織”,先本班玩——同級進行——同樓層——自由選擇,每周二開展,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環境,巧妙設置游戲場景,盡量立體流暢環形創設。
參考文獻:
[1]陳麗.嶺南特色幼兒園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以廣州市天河區天府幼兒園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浦似琴.民間游戲在城中村幼兒園活動中的應用——以西安市A園為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朱桂顏(1965.9-),漢族,廣東廣州人,本科,幼兒園園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嶺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