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方超
摘 要: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正面臨著各種機遇和挑戰,探索一條符合現代高職院校教學模式之路是有必要的,該文以現代學徒制為切入點,以開發優質網絡課程為途徑,以教育信息化平臺為依托,闡述了一條產教融合的網絡課程設計方法,較好的解決了現代高職高專院校以學徒制模式培養人才過程中學生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相結合時所產生的問題。
關鍵詞:學徒制 網絡課程 產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176-02
“把外經貿企業搬進校園”、“產教融合共育外經人才”,這是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響應國家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戰略的指導方針。產教融合從理論上破解了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內容和企業實踐需求相脫節的問題。但是,學校教師偏重基礎理論教育,企業導師偏重技能和態度培養,要實現兩者結合,就得把學生放在真正的企業中,在企業導師的帶領下學習企業實際的操作和動手能力,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專業知識,學生身在學校則是大學生,而在企業就是學徒的身份,不僅可以接受學校的理論知識教育,而且也可能接受正規企業的實際管理,這就是現代學徒制。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是解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體實施方式。該課題就是研究如何讓學生身在企業的同時,還能夠很好的學習到學校老師提供的專業理論知識。
1 校內外研究現狀和趨勢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是高校實現信息化教學和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第一年,隨著無線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課堂和網絡在線學習逐漸成為了適合高職院校素質教育一種手段,而在全國各高職院校,網絡資源和網絡課程的應用與開發也被提上了日程。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網絡課程和網絡資源已經十分豐富,技術也很成熟,很多名校例如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早已允許外國學生進行網上注冊學位,然后就可以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學習和共享他的課程資源。近年來,我國的高校也有這個趨勢,很多學校也在開展網絡課程資源的開發或相關平臺的建設,所以他們都具備大量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但是我院的網絡課程還很不完善,也沒有相應的網絡課程資源平臺。更不用談互動性、靈活性的學習平臺。
2 研究策略
2.1 構建合理的教育教學體系
(1)改革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教學模式。
根據現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對已有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滿足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要求,才能在現代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得以生存。其實,在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當中,其目的就是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專業理論,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思路對人才進行教育和培養,從而可以實現學校和企業無縫對接、學校教育和崗位培訓無縫對接、專業和產業無縫對接、學校教師和企業導師無縫對接、學生和職員對接。使得學生在學校完成專業課程學習順利拿到畢業證的同時,還掌握了企業所需要的各項專業技能,成功實現學生到員工的轉變。這就是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例如將一個行政班分成若干個組,每個組大約4~5人,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踐教學課,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而且每個組都分配一個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實現“雙導師”制。這樣才能實現高質量的專業理論和技術相融合,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相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大學生。
(2)構建適應現代學徒制體系的網絡課程。
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中的教學課程和內容應該是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企業需要什么專業知識或理論,學校就要教授學生什么樣的專業知識和理論。這樣才能實現專業與產業的無縫對接、課程設計與企業崗位的無縫對接,而且可以按照企業所提供的不同崗位,在學校內部加強這些崗位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分解這些技能,將其轉化為每堂課的課堂元素,確保網絡課程的教學質量。
只要課程內容時行了創新和改革,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能轉變。將傳統的先課堂理論知識后企業實踐鍛煉的教學模式轉變成現代化的工學交替模式,可以更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用彈性的制度管理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校內教師和企業導師可以按照具體的實踐情況來定制適合每位學生的學習計劃。
(3)實現學校教師和企業導師雙向掛職,構建高素質師資隊伍。
要想使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極大的發揮其作用,就不能只單項的將學校教師送到企業去鍛煉,而且還要將企業的導師引進到學校中來,讓企業導師手把手的教授學生,這樣也增強了企業導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目前來看,學院已經大力著手讓青年教師到企業去掛職鍛煉,但是從企業來到學校的導師還少之又少。我們不僅要做到“走出去”,更應該做到“引進來”,從而可以構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學團隊。
(4)制定合理的雙得考核和評價體系。
首先,學生要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考核和管理,即學校要針對該專業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標準建立一套合理的考核制度。在考核制度中,由學生的自我表現、企業同行評價、企業導師評價和校內教師評價幾個方面組成,這樣可以客觀公正的考核每位學生的崗位技能和專業能力。學生還要對校內專業教師和企業導師進行評價,根據他們的負責程度和授課表現等進行全面的考核和評價。
2.2 開發具有柔性的相關學習平臺
2.1 搭建網絡學習平臺
先進的網絡學習平臺不僅可以讓學生完成專業知識的獲取,還要根據企業實踐項目和工作需要實現技能的訓練,還要有在線考試功能和交流互動功能等。
2.2 豐富網絡課程資源
整合網絡課程資源是核心和重點工作,因為網絡課程資源的質量和內容決定著網絡學習平臺的命運。網絡課程資源在形式上不僅要豐富多樣,而且還在內容上要有更多的創新技術。比如電子課件,就必須結合圖片、音視頻、動畫多媒體技術。因為網絡課程沒有教師實時講解,所以從內容和形式上都要適合學生自學,有足夠的吸引力。
2.3 選擇合適的學習平臺的開發語言和軟件
根據初步調研,結合本課題的實際需求,軟件開發應該基于Web的B/S(即瀏覽器/服務器)結構。他是當前最流行的一種網絡結構模式客戶端最主要應用軟件就是Web(IE、360、百度、搜狐等)瀏覽器。這種模式將系統功能實現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務器上,簡化了系統的開和維護以及使用。
3 結語
該文提出的網絡學習平臺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且采用學生和教師互相評價的方式來對課程及教師進行考核和評價,有別于傳統的網絡學習平臺那種單向灌輸式的學習模式。該文提出的網絡學習平臺增加了實時的互動交流功能,不僅有上述交流形式,還將會增加幾種實時互動的交流形式。比如在固定時間內教師與學生實時在線聊天,或者可以采取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面對面答疑等手段。
參考文獻
[1] 樊志平.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4):767-768.
[2] 李一.具有高職特色的實用計算機英語網絡立體化課程設計初探[J].探索與實踐,2015(2):52-54.
[3] 董彩云.開放大學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9):68-70.
[4] 酈麗華.高職網絡專業課程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143-144.
[5] 王建明,趙菊梅.基于網絡課程創新高職院?;旌鲜浇虒W模式.紡織服裝教育,2015(12):50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