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靜
摘 要: 針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在Oracle 數據庫應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目標為核心的PDCA教學理念。將PDCA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根據該模式的四個特點制定具體教學的方式,加大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所占比例,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提升學生對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應用和管理能力。
關鍵詞: 教學模式; Oracle; PDCA; 實踐教學; 提升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7)05-44-03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Oracle based on PDCA
Ou Jing
(Concord University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15,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eacher cente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Oracle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the PDCA teaching idea, which takes the student as the center and the ability as the core, is adopted. To run the PDCA teaching idea through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o develop the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DCA cycle,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whole teaching activities,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are improved, and students' abilities of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rg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re improved thereby.
Key words: teaching mode; Oracle; PDCA; practice teaching; promote
0 引言
數據庫技術已經成為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基礎和核心。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化的程度,數據庫的建設規模、信息量和使用程度是重要標志[1]。Oracle是以高級結構化查詢語言(SQL)為基礎的跨平臺的大型關系數據庫,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戶/服務器(CLIENT/SERVER)體系結構的數據庫之一,其課程教學集理論與技術于一身,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建立起來的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弊端是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者的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忽視甚至被壓抑,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屬于知識型和模仿型人才,查閱資料的主觀能動性差,缺乏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2]。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應探索出適應時代的新型計算機大型關系型數據庫課程的教學模式。
1 課程教學模式概述
本課題在PDCA理念的指導下,結合Oracle課程的實際,討論如何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社交媒體環境,將教學過程完整納入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自主學習方式、協助學習方式、競爭學習方式、研發學習方式等完成教學,以期培養出計算機專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該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PDCA(Plan-Do-Check-Act的簡稱)循環是品質管理循環,針對品質工作按規劃、執行、查核與行動來進行活動,以確保可靠度目標之達成,并進而促使品質持續改善。
⑴ 規劃(Plan):制定教學管理計劃,提出總的教學目標,需要對現有教學方法評估和對改進行動進行規劃,評估的方法可以采用比較分析和程序量化分析手段。
⑵ 執行(Do):把計劃目標和措施進行具體組織實施和落實,包括修改工作流程和教學方法等。
⑶ 查核(Check):把教學的結果和預定的目標進行對比,發現問題,查明原因。該階段需要投入人力對關鍵問題進行檢查。
⑷ 行動(Action):根據檢查的結果來改進教學工作,對成功的經驗給以肯定,形成標準;對失敗的情況總結教訓,并提出修改計劃,轉入下一個教學周期[3]。
在這四個階段中,還可以具體分為八個步驟,即:①分析現狀找出問題;②分析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③抓住主要原因;④撰寫改進措施計劃;⑤執行措施,實施計劃;⑥檢查教學效果,發現問題;⑦總結經驗,納入標準;⑧遺留問題轉入下一周期。這樣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每循環一次都有新的內容,教學質量也就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2 該教學模式特點和實現方式
2.1 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互相促進,推動大循環
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大環,每個教學子任務就是一個小環,完整的教學過程是由若干個子任務組成,子任務的完成質量決定著整個教學過程的優劣程度。
任課教師在教學任務初期就需要完成整個教學質量體系的搭建,靈活全面地設計教學子任務和巧妙設計重點知識點的問題。針對該課程的課程設計的教學任務主要有:Oracle數據庫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及原理;數據庫設計的需求分析,采用E-R圖方法,完成概念模型設計;應用關系數據庫理論設計,評價數據庫;借助SQL語句和PL/SQL語句進行數據庫的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并完成數據庫代碼設計;數據庫的管理(主要是數據庫對象管理、用戶管理、數據安全、并發控制、事務、備份與恢復等)。
2.2 PDCA循環是爬樓梯上升式的循環
循環每轉動一周,質量就提高一步,基礎章節的完成質量影響高階章節的教學。
根據Oracle是實踐操作類課程的特點,利用螺旋式教學法將學生的操作技能進行階梯性提高,即一個教學單元的教學按照“課程計劃”、“知識要點教授”、“教師操作演示”、“學生實踐模仿”、“課堂實踐”、“課后知識拓展”、“總結提高”的過程展開[4]。在課程計劃中,通過課程內容制定課堂教授內容,并提前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體上發布課堂知識預告信息;在知識要點教授環節,通過真實的應用場景明確教學任務與目標,展示要實現的功能;在教師操作演示環節,教師進行操作示范;在學生實踐模仿環節,學生以獨立完成單獨任務的方式進行操作實踐,教師現場指導,答疑解惑,針對實踐過程中的常見錯誤進行集體講解,教師可以根據日常積累,提供錯誤案例集,供學生參考,在課堂實踐環節,學生綜合應用本教學單元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完成實際的工作任務,實踐完成后填寫每次教學單元的實驗實訓報告;在課后知識拓展中,通過布置和章節相關的知識內容,學生在課后通過自己查閱資料或與同學互動交流完成;在總結提高環節,師生共同總結,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2.3 PDCA循環是綜合性循環
前述四個階段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課程計劃、課程教學、課程評估、課程完成不是獨立的。
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引入基于Oracle數據庫開發的軟件項目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掌握了數據庫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后,通過實踐開發鞏固應用所學Orcle數據庫的相關知識。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以一個Oracle數據庫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為例,從該系統的需求分析開始,介紹實體關系設計、系統邏輯結構設計、系統物理結構設計、數據庫實施、系統存儲過程設計、觸發器設計、數據導出和初始化設計等,在全過程實例系統開發中,讓學生體會數據庫技術在項目開發中的應用,同時掌握各個知識點在實踐中的綜合運用[5]。這樣做的效果非常明顯,不但鞏固了課堂教學知識,也促使學生能主動學習,并且在實踐過程能能牢牢記住所學的相關知識點,對知識點的了解不再是紙上談兵。
2.4 推動PDCA循環的關鍵是“處理”階段
教學是執行階段,沒有這個步驟,整個教學質量環就是空談。
教師和學生共同通過構建課堂理論教學、課內實驗教學、課外項目引導式大作業等相結合的立體化教學平臺,充分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采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授課、邊講邊練的教學模式,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型社交媒體,關注Oracle領域的頂尖人才,同學間通過互動,在學習過程中實時記錄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其他同學參與討論交流,可以隨時隨地完成課程學習,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知識的積累。
3 結束語
在Oracle教學中,改革“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的傳統灌輸模式,創建以PDCA理念為指導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管理水平,以便在教學中能有效地控制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教師更應該通過社交媒體與學生溝通,以充分了解教學的主體——學生,真正體現出教學中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此外,教師還應從國家和學校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高度,時刻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努力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實施多種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并逐步創建新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地擺脫傳統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模式的束縛,自覺地培養自己的學習情趣,提高學習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從而推動Oracle 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楊建榮.Oracle DBA工作筆記:運維、數據遷移與性能調優[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
[2] 李海平,劉金鋒.《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軟件導刊,2016.9:20-23
[3] 白天,楊志,邱自華.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J].Oracle數據庫系統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2016.9:29-31
[4] 李強,孔宇彥.Oracle數據庫應用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8:17-20
[5] 段桂芹.基于DBA崗位需求的高職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4.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