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月婷
摘要:在新課改中,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要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下降。為此,本文將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
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有著較大影響。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以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實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方式,將以往教師占據教學主體地位,學生參與積極性低,并且需要將以往布置大量課后作業來達到教學目標的情況逐步消除,這樣一來逐漸轉變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思考少、被動接受知識多的現象。只有當教學觀念與模式得以有效地轉變,才能夠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變為現實。[1]
二、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首先,教師必須針對學情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在了解學情,充分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個性特征的基礎上,合理運用小學語文的日常知識,累積方法,就極易在較短時間內制作出切合實際的優質教案。并且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認知情況來科學應用教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逐步開展語文教學。其次,應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教師能夠便捷的在網絡上收集到小學語文教材各個章節的各種資源,善于參考、借鑒、篩選和整合會使教學方案更加完善。
與此同時,對于課堂教學中所必需的課件應制作完善,并讓學生做到當堂吸收、鞏固、消化與反饋。最好,應做好集體備課,相互共享教學資源。此外,教師還應積極閱讀語文專業的最新報刊與文章,吸收與借鑒當前最新的教學成果,從而探尋出良好的教學方法。[2]
三、切實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當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都不夠重視課前預習這一環節,殊不知離開了高質量的預習準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則無從談起。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教其預習的方法:要求“勤”來補拙。如:提前搜集與課文相關資料、寫作背景; 要求“不動筆墨不讀書”。如:通過字、詞、句摘錄法,疑問標注法,見解批注法提升預習的有效性。另外,教師還可根據學生在之前課堂中的反饋來不斷改進預習的教學方法,如:巧設疑問、自制習題等措施有的放矢進行預習訓練。此外,必須做好預習的課堂檢查工作,因為檢查的力度影響著預習的效果。最后,引導學生利用多元化的方法將預習的所有資料收集起來共享、討論。如此一來,不但有利于學生更為全面的了解教學內容,而且還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四、正確尋找學生的學習興奮點
只有正確尋找學生的學習興奮點,調動其學習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能夠在短短的40分鐘課堂時間內準確找到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調動起來。但是,由于小學生缺乏足夠的認知能力,首先,教師應當倡導學生積極進行探索,深入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并尋找出相應的答案。即就是,找出關鍵問題,展開討論。例如,在學習《兩塊銀元》這節課時,教師則可以以課文內容為線索,并向學生提問:“孫老漢是否應該賠償他打碎的茶壺?”提出問題后,教師可讓學生自由進行討論,并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并能夠帶著問題更深入的了解課文,并且還能有效發揮其想象能力,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提高。其次,將枯燥的課堂教學融入自然、融入生活。又比如在古詩《詠柳》教學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苯處熆梢詭ьI孩子走出教室,觀察自然,領略美景,陶冶情操、理解詩意。
五、積極應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設備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憑借粉筆、黑板以及自身的講解就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久而久之,如此單調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喪失了學習激情,使得課堂教學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在科技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如若教師可以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設備,如視頻、音頻、圖片、錄音機以及電子白板等,則有可能將學生的感官都調動起來,并促使其思維得到發散。首先,可以利用課件和輔助視頻創設情境直觀刺激。[3] 如,在學習《秋天》一文時,文中所描述的秋天美景可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感受到秋天的美。例如“紅瑪瑙似的高粱點著頭”、“棉花吐絮了,露出潔白的笑臉”、“石榴笑得咧開了嘴”、“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等句子,如果讓學生單從字面上理解,可能會有點困難。但是如若將這些句子和視頻、圖片以及聲音等相結合起來,學生將能夠更直觀的認識與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加深對該句子的印象。其次,可針對重難點制作微課。如,學生總是不會自查作文,就修改作文的方法,就可以錄制微課,反復播放,孩子們在觀看中就會明白各種修改符號的用法,就會掌握修改作文的要領。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設備,不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而且還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及時鞏固課堂教學內容
課文講解完畢并不意味著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小學語文教師在重視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還需要適當開展課堂練習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鞏固,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布置課堂練習時,應當注重形式的多元化,且確保練習的要求和內容具有一定的層次性。當前,不少教師將重點放在教師如何講解課文、學生如何學習等方面,這常常會擠占到課堂的練習和鞏固的時間。甚至還有許多教師會把課堂練習安排在學生的課外時間,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如若能夠在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后讓學生能夠進行及時鞏固與練習,那么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閔少華.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 課程教育研究,2012,(22):58-59.
[2] 許勤.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 新課程(小學),2016,(11):197.
[3] 王慶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