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摘要: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市場經濟的穩定。當今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的困境,這將嚴重阻礙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因此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對于企業自身和市場發展意義重大。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和解決途徑,這將對改善融資環境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融資困境;信用擔保;中小企業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1.未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財務管理不規范
中小企業在企業制度和企業管理方面存在各方面的紕漏,在企業運營方面都不是很穩定,這必然會給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許多風險。中小企業的管理制度比較落后,其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也不健全,管理層的管理意識不強和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財務管理素養,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漏洞較多,財務狀況披露不力,透明度不高,這嚴重阻礙企業的貸款能力。
2.中小企業缺少抵押物,影響間接融資
中小企業由于技術限制和資金限制,往往存在經營不善、資產質量差等問題,這嚴重影響企業的擔保能力。在有融資需求,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時,很難向金融機構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從而嚴重影響其貸款融資的需求。
3.銀行體系結構不合理,缺少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銀行機構
金融體制改革滯后,現有銀行體系不適應中小企業的發展。我國實行的計劃經濟造就了傳統的金融體系,因此我國的金融系統適應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但是,金融體制改革不徹底,金融業的發展受阻,這就造成了中小金融機構壓力大,分布較少,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發展較為緩慢。近幾年來,各家商業銀行不斷努力,完善其金融服務,以便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但是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增長速度扔遠遠高于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完善速度。近年來,僅有一成左右的小企業能順利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相比而言,能從國有行取得貸款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銀行從自身利益出發,更愿意貸款給風險性相對較小的大企業,銀行體系信貸評級對中小企業的限制較多,造成中小企業貸款困境。
二、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措施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決定中小企業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穩定。解決中小企業融資要從國家的政策和法律規范、企業的自身的具體情況出發,對其進行全面的考慮,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1.建立與中小企業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
在我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金融體系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正受到日趨強大的壓力和沖擊。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服務的范圍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乃至中小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國有商業銀行應該多加關注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適當調整其貸款政策,調整中小企業的貸款審核標準,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支持小企業的建設和發展,滿足中小企業合理的資金需求,給予中小企業資金支持,承擔起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社會責任。金融機構還要杜絕不合法費用,建立嚴格的貸款審核制度,堅決抵制不良貸款。此外,金融機構還可以拓寬服務范圍,實現一條龍服務,為企業的創辦,生產運營提供金融咨詢服務。這樣將會吸引到更多的客戶,增強客戶的競爭力,保障客戶穩定健康發展,從而能保證貸款的回收,降低貸款風險,實現金融機構與客戶的協同發展,實現雙贏。
2.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降低門檻
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很多企業都受到了融資渠道的限制。融資渠道單一造成融資難度增加,因此,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也是決定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建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完善市場結構,在實現金融改革的同時,增加融資渠道。推動多層次全方位的市場建設,繼續堅持主板市場的地位。在完善現有中小企業板塊基礎上,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上市輔導體系,充分啟動創業板市場。繼續推動中小企業境外上市工作。鼓勵中小企業擴寬融資方式,建立適應中小企業的市場體系。
3.建立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信用擔保體系
在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中,信用擔保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金融機構在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時,要求企業提供符合條件的抵押或擔保,這樣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同時也能使企業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政府可以增加風險儲備基金以應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或者,政府可鼓勵企業借助民間資本進行擔保,成立多層次的擔保結構。由于擔保機構存在很高的虧損風險,很少機構愿意給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擔保機構僅僅依靠自身的資本,是不足以應對如此高的風險。因此政府可以鼓勵創建再擔保機構,建立各種形式在擔保體系,分散擔保風險,共同解決中小企業的擔保難題。因此,要想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地方各級政府應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創新擔保方式,繼續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
中小企業的融資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企業要增強自身實力,擴大影響力,政府要完善金融體系建設,建立適應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環境,在政策和法律層面為中小企業的融資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