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秦楠
摘要:在經濟日益發展迅速的現在,在地球村的這個大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越發緊密,經濟合作也更頻繁,更加多元化。跨國公司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各國之間的一個重要紐帶。其中,跨國公司在中間扮演著紐帶的作用,聯系著各國之間的經濟活動。然而,跨國公司要想持久的發展壯大下去,就不得不考慮各種存在的文化沖突這個大問題。歷史的傳承、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以及使用的母語使得每個國家都有著其獨特的民族文化,這種民族文化深深的影響著人民的生活習俗和精神信仰,所以,在跨國公司的經營中,由于要與不同國家的人接觸,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文化沖突。本文從首先從文化沖突的形成背景出發,明確要闡述內容的目的及意義后,闡述了跨國公司在經營過程遇到的文化沖突以及這些文化沖突造成的影響,之后則是針對這些文化沖突提出合理的規避策略。
關鍵詞:跨國公司;文化沖突;規避策略
近幾年來,我國打開國門,走向世界,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越來越深入,加之,世界經濟也不斷發展,跨國公司便抓住這樣的機遇,不斷的發展壯大自身的實力。跨國公司能夠極大的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并且也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尤其是它的強大的生命力為一些不發達國家帶來了無法估量的經濟效益,加速了這些國家的發展。跨國公司作為聯系各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紐帶,有著不可估計的重要作用。然而,但是在跨國公司的經營中,又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文化沖突,為跨國公司的發展帶了極大的障礙。可能有的人會疑惑,為什么各國之間的文化會影響跨國公司的經營呢?實際上,公司領導人的管理方式很大程度是受本國環境所影響的,就像美國人著重于獲得利潤,日本人著重于市場的營業額等。這些管理方式的不同會嚴重影響跨國公司的經營。所以,如何解決這些文化沖突成為現在的一個難點和重點。
一、緒論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義
1.研究背景
目前,據調查統計,跨國公司的總的數量占到了世界上公司數量的多一半以上,幾乎每個國家的企業都或多或少的與別的國家之間的企業有著一定的經濟業務,通過跨國公司之間的經濟往來,本國的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跨國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沖突的文圖。文化沖突,就是指的是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的文化產生競爭或者沖突的關系。跨國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本國文化自然而然的會與其他國家的文化相沖擊,如果不同中文化能夠進行很好的融合,當然會極大地促進跨國公司的發展,反之,如果融合,反而自己公司所形成的文化也會遭到重創。
2.研究目的
當前世界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全球化早已成為世界的主流,其帶來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跨國公司發展空前迅速,數量、規模、經濟實力以及其他各項能力都達到了鼎盛時期。目前,跨國公司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各國經濟交流的紐帶。并自從進入了WTO,我國就對外打開了大門,與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在這個“地球村”的大背景下,各國之間牽一發而動一身,跨國公司如何成為引導各國之間經濟交流友好發展的中堅力量,就成為了一個值得研究的大問題。然而,不同國家之間文化差異較大,本文通過研究跨國經營中的文化沖突,提出相應的規避對策,使得跨國經營能夠變得更為通暢。
3.研究意義
研究跨國經營中存在的文化沖突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是極其有必要的。我國仍處于發展中國家的階段,雖然近年來經濟迅速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跨國經營不但可以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夠為我國引進許多的技術和設備,可以學習到先進的企業管理經營理念。但是由于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較大,如語言交流、宗教信仰、管理理念、種族優越感等,這些文化差異會導致在跨國經營時出現許多大大小小的文化沖突。正確認識中外文化差異,努力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大融合,求同存異,消除文化沖突,對于促進企業跨國經營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對于跨國經營中的文化沖突也是從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究的。
(1)在1996年,秦斌在《社會科學輯刊》發表《跨國經營與文化沖突—兼論異域文化中的跨文化處理》一文,他強調跨國公司必須要重視各國之間的文化沖突,分析了文化沖突的形成機制和造成的后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
(2)在2001年,黃軍輝和陳艷紅聯合發表了《從文化差異中尋求跨國經營優勢》,他們強調跨國經營中之所以會存在文化沖突,主要是因為三個方面的原因一價值文化、制度文化和勞動文化,分析了文化差異隊對于跨國公司的雙重影響,提出要正確對待跨國經營中出現的文化沖突。
(3)2005年,張玉媚在《企業跨國經營中跨文化管理問題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面對存在的文化沖突,企業要掌握正確的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后技巧,她通過借鑒國外學者的研究,合理分析跨文化管理的文理,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4)2007年,宋靜發表《文化差異與跨國企業文化管理研究》一書,她通過尋求跨國經營中出現的文化沖突,提出跨文化管理是跨國公司管理的必然選擇,系統的分析了文化差異給我國帶來的影響,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十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5)2014年王亞蘭在《跨文化管理問題研究及策略分析》分析了跨國企業在經營過程出現的問題及原因,最后對于如何有效的進行跨文化管理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2.國外研究現狀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歐洲各國逐漸走出二戰的陰影,開始經濟的復蘇及發展,國外各學者也紛紛關注起了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和沖突。在1961年,克拉克洪河斯橋貝可等人發表了《價值取向的變奏》,他們從人性的善惡、行動去向、空間等幾個方面指出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并以這幾個方面為基礎進行文化的劃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到了跨文體管理這一題材中,國外學者的研究對于我國來說有著重大的借鑒價值。
(三)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研究法,通過廣泛地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借鑒別人研究的成果之上,深入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
二、跨國經營存在的文化沖突
(一)存在語言溝通障礙
文化沖突一般都是由溝通上的誤會引起的。由于文化的背景有差異,人們有著極大差異的語種和語言的習慣。莊家估計,目前世界上存在的語言約有5000-8000種語言,還有許多已經在世界上消失的語言。語言障礙成為目前跨國公司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這要求公司員工至少要熟練的掌握至少一門外語。語言之間存在著障礙經常會引起公司員工之間沒有辦法正常地交流,一個公司的文化理念將無法被員工所學會。不一樣的語言的表達習慣也會引起各種誤會反感甚至產生敵對關系,這樣文化上的沖突就會變得更嚴重。不同的國家的語言禮儀師不一樣的,像亞洲國家的人說話是比較委婉的,他們很少直接表達出自己的不滿情緒,在語言上是內斂含蓄的,而西方國家則是說話比較直接,傾向于一陣見血的指出問題的所在,這兩種完全相反的語言習慣在跨國公司進行經濟業務會造成極大的阻礙。在企業里外沒有必要的交流,或者常常有著各式各樣的溝通誤會。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那么它會有很大的幾率導致不同級別之間的敵對,更有甚者會形成民族文化之間的對立,破壞程度不可估量。
(二)經營管理理念不同
文化可能影響著人們對外界的觀點,不同國家之間也有著不一樣的文化,所以在思考的方式一定會有著不同,這一點在東西的文化方面上更加明顯地體現了出來。西方的思考方式偏向于邏輯分析,而東方則是體現在直覺和整體,這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思考特征。正是因為這樣的文化的影響,中國人一直都非常偏向于直覺,比較重視過程之中的經驗和直覺,在交流的過程中也經常用這樣的感覺去揣測別人。跟西方人相比,中國人的思考方式有著非常明顯的籠統以及模糊。時間長了,就會養成思維定式,換言之就是認知時花間了對外界的感知程度。而它的本質,思維定式經常忽略掉個體之間的不一樣,擴大和其他社會群體想聯系的認識態度,一直帶著自主感情,同時還伴隨著不變的信條。在所有的定式里面,有一部分的定式是正確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不正確的,它會直接關系到文化之間的交際,容易造成交際上的失誤。
(三)種族優越感
因為不一樣的文化所體現出來的心里面的種族文化選取方向不一樣,從同種文化中發展而來的人,一般有著比較厲害的種族優越感,他自信自己的行為方式比他人優秀,經常偏向性地面對其他不同文化而引起的沖突問題。個人和組織都是有可能會存在自我優越感的。尤其是對于跨國公司而言,優越感有著很多的體現方式。例如,有一部分跨國公司因為自信直接的經營方法比海外的競爭者們優秀,從而在國外還是采用同樣的方法來管理。再比如說,不能積極地改進產品來滿足不一樣的市場的特殊要求;只會把利潤全都轉到國內而不會對國外的公司加大投資力度;派遣一些在國內表現良好但是從未在國外從事過的管理者到國外的分公司勝任重要的職位。這些都是因為自身有著種族的優越感才導致的文化沖突的具體體現。
(四)宗教信仰不同
大部分國家在歷史上都有著宗教信仰,它構成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的主要組成成分。因為傳統的管理階級,宗教信仰在塑造該國家的國民性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國民性則體現了一個重要的價值觀的系統。站在國際經營的方面來看,宗教又不光是作為一種信仰,比之更為重要的是它體現了有關消費者的生活理念,消費方向以及追求的目標。在滿是宗教的國家,如果不了解哪里的宗教信仰,不清楚當地的宗教規定禁忌,有可能完全沒有辦法展開經營活動。
(五)行為規范的差異
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行為規范,說通俗點,行為規范就是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人們所共同遵守的行為禮儀和道德規范。就好比,在中國,朋友之間見面問聲“吃了嗎”被看作是正常的打招呼,而在西方國家,則是很失禮的表現,被認為是侵犯隱私。在交流時,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做著自己認為十分合理的行為時,可能在對方看起來這是一種十分不尊重的行為。因此,跨國公司必須要認識到不同國家之間的不同的行為規范,充分了解他國的民風習俗,才可以保證跨文化交際的順利的進行。
三、文化沖突帶來的影響
(一)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在不同的文化支配下,企業的管理模式具有顯著的差異。在亞洲國家,企業提倡以人為本,希望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式的氛圍,而在西方國家,則是個人主義占主導地位,企業的領導人注重個人的領導的能力,領導者的影響力往往決定著最后的重大決策。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管理模式是文化沖突中的一大表現,嚴重影響著跨國公司的發展。
(二)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企業文化相當于企業的靈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起特有的、代表著公司內涵的企業文化。同樣的,跨國公司也有些其特有的企業文化,然而在文化沖突的沖擊下,企業文化面臨著嚴重的重創。不同的文化之間相互競爭,一個企業的文化也是深受本國文化影響的,當與別的國家的文化沖突時,如果管理者不能做出合理的決策,那么自己的企業文化就會收到他國的影響,當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文化不能正確的融合的話,企業文化就會改變,甚至面臨著消失的可能。
四、對文化沖突的規避策略
(一)正確了解文化差異
跨國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認和了解到差異是客觀上存在的,要擺脫狹隘注意的想法,尊重他國的語言文化,加強對其的學習和了解。在跨國企業的管理者去異族文化的東道國參加工作的時候,一般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例如獨特文化的語言和價值觀點,思考的方式之類的等原因都會在跨文化的管理里面出現各種各種的障礙,然后就會產生矛盾,繼而干擾到跨國經營方面的施展。想要發展跨國文化的管理水平,就必須要了解文化的差異,建立正確的跨文化交流的理念。而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要做到這兩點:一個是了解東道國的文化是怎么樣影響到當地職工的行為的;二是了解到自己的文化又是怎么影響到管理者的行為的。不一樣的文化就必須有著不一樣的克服方法。因為管理的方式或者風格之類的不同引起的沖突是可以通過相互之間的學習來克服,這樣相對容易改變,而生活上的方法和習慣不一樣引起的沖突則可以用文化交流來解決,但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人們最根本的價值觀念的區別一直都很難改變。我們只有了解了不一樣類型的文化差異才可以有目標地想到解決沖突的方法。
(二)進行跨文化培訓,培養高質量人才
要進行跨文化的培養,然后培訓出大量的跨文化管理的精英人員。公司在跨國經營里面,在東道國的文化氛圍內,需要面對兩種不一樣的適應方法。一個是被對方改變——入鄉隨俗戰略;其次是改變對方—創造新文化的戰略,也就是把被動的適應改成主動的能動改觀。很明顯相對友好的應該是第一種。這樣的戰略會造成讓公司的跨國經營變成東道國的本土化經營的結果。而在這樣的過程里面,學習則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就是對東道國的文化進行學習。所以入鄉隨俗戰略又可以叫做學習的戰略。在我國公司的跨國經營看來,它的實力還和西方的大公司相差甚遠,沒有疑問,學習的戰略是最為友好也是效率最高的方式。跨文化培養的大致內容包括對文化的了解、對語言的學習、跨文化交流的沖突解決方式、區域氛圍的模擬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削減在外的管理者遇到的一部分文化沖突,讓他很快在當地的氛圍之中起到作用;維護好公司內部的人際關系,要保證溝通的有效性;履行本土職工對公司經營方向的理解等等。
(三)注重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最開始就應該是思想觀念的融合。對于一些跨國公司來說,學習新的思想理念就比加大投資資金更重要,因為老舊的觀念容易阻礙企業的發展,也同時阻礙著文化融合。企業的員工一定要認意識到企業國際化的過程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沒有國際化的視野,那就不可能有生存空間,國際視野與本土文化融合現在已成為主流的、成功的跨國經營和管理的模式。文化的融合過程就是雙方企業相互學習,交流,尊重,吸收雙方文化的優點,調整好自身文化中的一些弱點,從而讓雙方的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這樣就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追求目標,最大限度調動起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大企業的凝聚力,建立起適應國際化環境的新型企業文化,在共同發展的理念下,推動企業向更高方向、更高檔次發展。
(四)建立共同經營的合作理念
跨國企業要建立起共同合作經營的合作理念。跨國公司的發展不但需要著本國的配合,也需要別的國家的大力支持。在面對文化沖突時,跨國公司要做的應該是求同存異,在自己的文化基礎上,找到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法,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只有在雙方的共同努力,問題才會得到有效的解決。
五、結語
在有著不同的國家制度,不同的文化差異的大背景下,這就導致了跨國公司也必然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制度。在面對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文化沖突,跨國公司正確對待文化沖突造成的問題和影響,要樹立起正確的跨文化管理的理念,大力培養優秀的跨文化人才,加強雙方之間的共同合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將會由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過門,走向國際。只要跨國公司有著正確的跨文化管理的理念,不斷的加強發展和學習先進的文化,取長補短,在未來一定會發展壯大,在國際上譜寫絢麗的輝煌。
六、致謝
剛選好畢業論文題目的時候,我毫無頭緒,以為只是簡單的找些參考文獻就能順利地完成論文的寫作。但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如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和論文。在此之前,我的指導老師抽出時間幫我分析了寫作的方向和思路,以便我對自己的論文選題有大概的了解。在開題報告、任務書、大綱和論文的寫作中,老師很認真負責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了我很多寶貴的修改意見,使我能按時完成論文的寫作。在這里,我想向老師表達我由衷的謝意。此外,我要對支持我寫作的同學和朋友們表示最真誠的感謝,感謝他們的理解與支持,感謝室友為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感謝你們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