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崢
摘要:本文首先對價值鏈以及內部控制的基本含義進行概述,從內部控制的環境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少內部控制的監督機制、內部控制方式過于滯后、內部控制的評價體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入手,對當前化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價值鏈視角下化工企業內部控制的改進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價值鏈視角 化工企業 內部控制
傳統的內部控制機制主要是針對會計內部控制管理,控制的重心也偏重于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并且內部審計的重點也放置在財務方面,導致內部控制機制比較單一,使得內部控制機制無法順利開展。筆者根據化工企業自身特點以及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基于價值鏈的視角,研究如何實現化工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優化。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價值鏈視角下化工企業內部控制的不足及改進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價值鏈及內部控制的基本概述
(一)價值鏈
價值鏈這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由哈佛大學邁克爾·波特教授提出,他認為,各個企業可以利用規劃、生產、運營、傳送以及輔助產品等流程來將各種活動進行集中管理。這些活動可以利用一個價值鏈進行表述。企業價值創造可以借助一系列活動來形成,并且這些活動可以劃分成兩類,一類是基本活動,另一類是輔助活動。其中,基本活動主要包含了企業內部后勤、生產運營、企業外部后勤、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輔助活動主要包含了物資采購、技術研發、資源管理以及基礎設備等。這些既不相同又存在一定聯系的生產運營活動,形成了一個具備創造價值的動態管理流程,即價值鏈。
(二)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最典型的定義就是ASB,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發布的《審計準則公告》中就明確指出,內部控制主要是指在一定環境下,企業要想提升工作效率,就要高效應用各項資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標準,在企業內部開展各項約束和調節的管理形式和方法。
當前,對內部控制定義為,企業為落實運營目標,保障企業資產的完整性,提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保證運營方針的全面落實而在企業內部通過采用自我調節、制約、評估以及管理等一系列形式和方式的總稱。
二、當前化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的環境不健全
第一,治理框架缺少規范性。鑒于當前的化工企業,企業管理層工作人員職責存在疊加現象,導致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權重分配不均勻,經營權不能得到全面的落實,進而使得化工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出現問題。第二,不具備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針對當前化工企業,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化工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比較薄弱,缺少有效應對風險的對策和控制措施。如果出現內部風險,無法及時進行處理,就會給企業的運營帶來困難。第三,內部監管機構不完善。大多數的化工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型的化工企業,沒有建立專門的內部監管機構,即使有一些企業建立了內部監管機構,但是自身缺少獨立性,使得企業不能在監管的狀況下去運營管理,造成內部控制失控,進而給企業帶來運營風險或者引發貪污腐敗現象。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國大多數的化工企業,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不完善、不規范的情況。一部分化工企業只具備了基礎內部控制操作方案,但是沒有構建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例如,財務管理機制以及運營評估機制的不完善,運營合同管理機制不合理,物資選購審計流程不規范等。
(三)缺少內部控制的監管
當前,大多數的化工企業都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監管機制,導致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無法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給企業穩定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還有一部分企業即使建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但由于內部審計過于形式化,只是對企業財務工作進行監管和審計,違背了內部審計主旨,使得內部審計的作用不能得到全面的發揮。
(四)內部控制方式過于陳舊
現階段,大部分化工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時,缺少現代化管理技術,這樣不僅使企業各項業務數據處理效率比較遲緩,財務核算質量缺少準確性和真實性,還會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在執行過程中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時,不能及時采取相應對策而處于滯后趨勢,企業各項資產在運營時存在安全隱患。并且,企業在制定運營決策時,沒有精準的數據來進行支持,進而給企業運營帶來不利影響。
(五)內部控制的評價體制不健全
內部控制評價通常是在內部審計落實后得出的,化工企業即使設置內部審計部門,但是內部審計工作卻由企業內部控制部門負責,這就與內部審計部門獨立性相背離。很多化工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評價時,評價范疇存在局限性,并且企業過多關注財務報告性標準,針對運營風險性標準缺少關注,造成內部控制執行范疇逐漸減小,進而增加了風險的發生概率。
三、基于價值鏈視角下化工企業內部控制改進措施
(一)完善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
第一,建立合理的治理機構。化工企業可以結合國家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相關企業規章制度,來構建符合企業運營標準的內部治理框架,明確內部控制執行、管理等各環節的職責權限,從而實現內部控制的合理分工。并且,化工企業可以根據企業運營目標,對內部治理框架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治理機構措施的全面落實,通過建立激勵機制的方式來增加內部治理框架自身的有效性。第二,提高風險管理意識。要想保證化工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全面落實,就要培養企業員工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根據各個風險控制點,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優化企業管理層級以及各個部門自身效用,進而實現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采用定性以及定量有機融合的方式,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影響度等信息,對風險進行全面的探究和排序,保證可以將風險損害率降至最低。針對財務風險和運營風險來說,做好防控和管理工作是極其重要的。
(二)健全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
內部控制機制作為企業開展內部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提升化工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就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進一步構建單獨性的稽核機制,針對重要運營項目來說,需要根據相關的權限以及流程提出集體性決策,需要得到審批同意后才能開展。
(三)發揮出外部以及內部控制的監督機構的效用
首先,加大化工企業外部審計監管力度,對審計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如果是人為導致,找出相應的負責部門或者個人,根據相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這樣可以對企業各個工作人員起到警示的作用。其次,優化內部審計。在必要的條件下,需要執行獨立性的內部審計監管。獨立性內部審計監管能夠對企業各個活動進行全面的掌控,對完善內部控制機制起到了指導性效果。企業可以授予內部審計部門權利,保證其可以全面落實自身的職責。內部審計部門相關領導人員需要和企業領導進行及時交流,同時給予內部審計部門追查問題情況以及處理建議,進而保證化工企業運營活動可以在全面監管的條件下有序進行。
(四)完善健全信息系統控制
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化工企業也可以將現代化技術運用到內部控制工作,例如,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保證經營信息的及時更新,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可以通過信息系統方式來進行設置和監控,通過系統對企業運營進行標準化和控制,使內部控制和日常運行充分整合和優化,確保內部控制工作進一步落實。現代化信息數據作為內部控制工作全面開展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充分應用網絡技術或者ERP系統管理軟件來實現信息體系之間的集成效果,把內部控制融合到化工企業各項運營活動中,從而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有效開展。
(五)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評價體制
管理層可以定期對企業內部控制施行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出詳細的評估報告。內部控制評估需要在落實控制標準以及機制的情況下開展。在保證評估結果真實性的條件下,把風險控制當作主體,結合風險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落實控制標準的影響度,來明確評估的重要工作部門、工作事項以及高風險環節。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化工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作為單獨個體不能拓寬傳統視野的局限。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內部控制水平。因此,企業需要根據不同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健全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機制及信息系統控制等,以此來提升化工企業內部控制效率,進而給化工企業今后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玉平,張建剛,韓紅.農工一體化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構建——基于價值鏈增值視角[J].東岳論叢,2015,(12):132-137.
[2]高建普.價值鏈視角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優化[J].財會通訊,2016,(7):117-118.
[3]王凱.化工企業價值鏈內部控制方案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2015,(6):75-76.
[4]楊應杰,張獻奇.家族式企業內部控制的缺陷及改進措施[J].中國農業會計,2013,(4):44-47.
[5]劉桂娟.探討企業采購環節中內部控制的不足和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3,(9):70-71.
(作者單位:上海埃瑪森化學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