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貴陽市致力于“千園之城”建設,意以公園城市定位,全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本文試圖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視角,對貴陽市“千園之城”的建設進行微分析,通過對問題的突顯、三方原因的探析,提出幾個方面的改善建議。
關鍵詞:“千園之城”;生態文明;貴陽
堅持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前貴州發展的主題和關鍵詞,用“綠水青山”的發展思路勾畫生態貴州,無疑是當前螺旋式發展的最優路徑。貴陽作為貴州的省會城市,其城市規劃和發展思維不僅對貴州的整體提升具有關鍵性作用,更能對周圍縣市產生輻射作用,帶動整個省份井噴式向前發展。既做“經濟文章”,又做“環境文章”。
貴陽市“千園之城”的構建想法始于2014年9月28日全市生態文明大會上,該會議提出“著力推動公園城市建設”。
2015年12月,市委九屆四次全會作出“全面實施‘公園城市工程,打造生態貴陽升級版”的決定。具體來說,“千園之城”的含義是:在2014年全市365個公園存量的基礎上,新建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山體公園、社區公園660個,到2018年全市公園總數達到1000個以上。到2020年,全市新增公園面積1.7萬公頃,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2014年的10.95平方米提升到17平方米,實現中心城區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
1 現狀與問題
以公園環繞城市,以公園包圍城市,以公園豐富城市。“公園城市”的構想既整合了貴陽現有的綠色資源,又把握發展主旋律,將城市內涵和外觀向深推進一大步。自“千園之城”建設啟動以來,各區縣自領任務,埋頭苦干,花溪區更是按照貴陽市推進“千園之城”建設給各區(市、縣)公園建設任務(花溪區2015-2018年需新建89個公園)。結合花溪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增加建設11個公園,落定建設100個公園,意在建成花溪“千園之城·百園之區”。貴陽市已建成的各類公園,對帶動周邊產業、改善環境、聚集人氣、促進創新創業等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滿懷信心、鼓足干勁投入公園城市建設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其管理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和個別瓶頸。
1.1 應急措施不到位
公園擴建的同時,各職能相關部門職責不清晰、工作人員到位不及時,個別公園在環境維護等方面存在較大漏洞。2015年年底,國家小車河濕地公園發生過一次因水管爆裂,導致上游污泥水順流至下河,引致大段清澈河水被污染的事故。在長達2小時內無人采取相應措施隔離水區,致使污染速度快,污染范圍大。可見公園運營職能部門的問責制度不完善,問題無人管、問題無人領。特別是在水源保護上,一個小時的疏忽導致的是幾個月也難治理和補救的環境問題,這與“生態立園”、“生態建市”的理念不合。
1.2 創新科技應用少
“大數據”是貴州省十三五規劃的兩大發展戰略之一,讓“大數據”技術應用落地,是現階段與未來一段時間工作的重點目標和任務。貴陽市建設“千園之城”,應在公園硬件設施、軟件維護上投入相關研究并著手實驗,探索出一條公園建設+大數據、公園管理+大數據的全國經驗先例。然而目前幾乎所有在建、在運營的公園管理中,都較少涉及信息化、數據化的處理模式。例如少數市民習慣在管理人員空缺時段捕魚,特別是小魚苗,該行為嚴重影響公園生態。假如能應用數據分析等技術,測算周圍商鋪售賣捕魚桿、電擊魚竿、大量魚食等輔助捕魚工具的時段,加強公園管理人員巡視,則可以適當解決類似問題。
1.3 節能環保不普及
以“生態”思路建園,要以環保理念為核心,“綠水青山”不是用金錢堆出來的,更不是用消耗金錢來維護的。長久考量公園之城的維護思路,要從節能環保著手。然而在現有公園的運營中,高昂的費用投入在園藝和綠地的建設和維護上,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及設施的應用遠遠不夠。節能環保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采用上,還體現在游客的環保意識普及上。人們的環保意識還不夠高,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亂丟垃圾、攀著花木、用電擊等手段偷盜魚。節能環保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采用上,還體現在游客的環保意識普及上。
1.4 宣傳引導不廣泛
高規格、高投入、高目標啟動建設的“千園之城”,卻只能在報紙上的少量篇幅上看到,其“大動靜”沒有引起社會和個人的熱議。往往這樣的“隱秘工程”在得不到及時的問題反饋下,隱患會隨著人們的忽視,逐漸暴露在后期。政府工作的宣傳和引導不夠,群眾接受信息和發出聲響的速度慢,致使政府不能及時根據輿情輿論調整工作方案。同時,宣傳引導不廣泛也影響公民素質的提升,進而致使公園維護力度大。
2 原因試探
在探求“千園之城”的建設不足問題上,我們要最先看到,貴陽市作為全國中打造“千園之城”的“先行者”,未能預見性的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和應急預案,是可以理解的。同時,在分析問題產生的背后因素,必須綜合政府、社會、個人的相互作用進行考量。具體說來,有“三力”不足:
2.1 政府缺力
貴陽市“千園之城”是一次舉全市之力的攻堅之戰,項目圓滿,則可以為貴陽市的十三五飛躍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項目不完善,則會成為之后貴陽經濟發展、環境治理的絆腳石。所以政府應予以極度重視,保證制度的完善,加大人力配備上的支持。然而各區縣具體落實“千園之城”的職能部門較單一,有的區縣僅僅設立一個“千園之城”辦公室,工作動態不公開,導致意見征求渠道不暢通,政府工作成了“獨角戲”。
2.2 社會乏力
“千園之城”在貴陽的落成,不僅僅是政府肩上的重任,更是關系到公眾工作、生活、娛樂的社會性事務。社會輿論和相關意見應該踴躍助力,為公園城市的建成提供問題反饋和建議。然而關于“千園之城”的進展和報道,政府多半是自己發問、自己解答,社會共治的民主渠道不暢通,沒有引發一系列的社會關注,不了解民情民意,得不到社會關于問題反饋的回聲。這其中體現的是社會對政府事務的不關心、不過問的“乏力”態度。
2.3 個人無力
圍繞生態文明內涵打造的貴陽市“千園之城”,唱響的是環境之歌,而要在其中打造市民的素質同步提升,才是更加動聽的城市之歌。在媒體上報道的多個公園市民的不文明行為,正是突顯了城市市民素質過軟、環保意識低下等問題。“千園之城”建的是城,但住的是人,人的不清醒,導致城市中的公園永遠是個消耗品。解決人的素質問題,是“千園之城”的軟件工程之一。同時,引進大數據人才投入到公園城市的規劃中,也是用“個人”之力補足社會和政府之力的強力。補足城市居民素質與人才短缺之力,是當務之急。
3 對策試探
生態立園、生態建市的理念要求我們把生態文明貫穿在公園城市建設的全過程和各環節。站高站遠來說,就是用“生態發展”理念指導公園城市建設。落小落細來說,就是要在落實領導責任上下功夫、在健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在加強宣傳引導上下功夫、在搞好建言獻策上下功夫。
3.1 在落實領導責任上下功夫
公園全面建設是否好,與領導是否重視,責任是否落實,政策是否貫徹,措施是否有力分不開。發揮黨委領頭作用,要把公園城市建設的任務,落在每個重要崗位上的領導頭上,作為年度考核的依據和材料。并納入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及政府管理范圍,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3.2 在健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
園區管理不夠規范合理與管理機制和制度不健全有很大關系,應完善各類規章制度,促進園區管理更加規范化、合法化。建立起“政府、行業、公園、社會團體、公眾”五位一體的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在政策制定、行使行政審批、行業指導、監督檢查、宣傳教育等職能環節協調一致,整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3.3 在加強宣傳引導上下功夫
政府工作不僅只是紙上的文章,更體現在社會共治、公眾共議上,加強宣傳和引導是實現多方力量參與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宣傳和引導還應落在個人的素質提升上,積極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的作用,創新宣傳手段,加強宣傳引導,提高群眾環保意識,在“千園之城”的環境建設外,也同步提升公民的素質水平。
3.4 在搞好建言獻策上下功夫
暢通民主渠道,充分運用媒體等平臺,設立“公民有話說”等欄目,大力倡導市民為公園城市的全面建設提“金點子”“好妙招”,推動園區建設再上新臺階。同時,對征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分類整理、報送專家評議、指導,使“公眾意識”成為政府決策咨詢的重要參考,讓有作用、有亮點的意見落地見效。
作者簡介:何芳(1989.05-),女,漢族,碩士研究生,中共貴陽市花溪區委黨校 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作者單位:中共貴陽市花溪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