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夢蝶
[摘要]:在城市中推行都市社區生產性景觀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都市社區生產性景觀已經讓不少的城市居民對于鄉村景觀產生了較大的新奇,同時也可以在對土地進行有效利用的情況下,更好地為城市的發展服務,有效地實現生態平衡發展。所以,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都市社區發展的新方向,探索建設集“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三位一體的新型都市社區生產性景觀。
[關鍵詞]:生產性景觀;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
1 、都市生產性景觀發展背景
踏入新世紀,我國社會在不斷地向前發展,城市化也在不斷得以增強,截止2014年年末,全國總人口近13.7億,其中城鎮人口約為7.5億,占總人口數量的54.77%。由于城市人口開始出現大量的擴展,所以城市的土地和住房供應緊張,且存在著較大的交通問題。再加上城市汽車尾氣和建筑施工等因素,導致了城市中的大量的噪聲污染,又造成城市區域內和其周邊的農村用地的建設,城市的綠化環境受到較大的破壞,進一步加劇資源能源消耗、環境污染和全球的生態危機。
1.1 都市生產性景觀的實際需求
生產性景觀源于農業生產,后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的實際需要而被逐步引入城市之中,因而都市生產性景觀的發展與城市本身的發展息息相關。
最初在上個世紀中期,美國的一些經濟學家首先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具體是指在城市地區,借助于景觀田園、生態環境等資源來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業生產活動、農業經營活動,為市民休閑旅游、參與農耕提供場所。
都市農業與城郊農業都是以城市為依托,同時為城市提供更多的服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建設與戰略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兩種農業發展形式也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征,城郊農業一般位于城市周圍,為城市輸送大量市民基本生活所需要的農副產品,發展水平不高。都市農業的位置比較靈活,或在大城市地區、或在市區周圍的近郊、或鑲嵌在市區內部。其主要用于滿足城市多元化的服務需求,主要表現為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功能為一體,屬于多功能農業發展模式,具有較高的發展水平。都市農業的具體經營方式有以下幾種:觀光農業、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等等,這些都算不上真正的都市農業,按照相關經驗分析,人均GDP在兩千到三千美元的大城市中,才構成了進入都市農業發展階段的條件。
1.2 我國的都市生產性景觀形式
在中國,都市農業的研究類型存在以下幾種:農業公園、市民農園、森林公園、民宿農莊等等
都市農業一般建設在城市化地區以及周邊間隙地帶,與城郊型同業存在很大不同,其生產、流通、消費、空間布局、結構設計等等都是以城市需求為基礎的,并為服務于城市。這種基于城市需要來發展的農業模式,充分表現了大城市對農業的依賴,隨之實現城市與農業高度一體化發展趨勢;都市農業建設能夠同時促進城市經濟功能、生態功能、社會功能等多方面功能的開發,構建全功能型的大農業。
2、 都市社區生產性景觀的發展趨勢
2.1 都市社區生產性景觀的特征
2.1.1社區生產性景觀具有投資小的特征
相對于以往的都市化的農業類型而言,社區生產性景觀最大的優勢就是可達性較強。傳統的都市農業、觀光農業園等都是位于城市的郊外或者是處于農村地區,所以大多數的人員需要按照公交線路或駕駛線路前往相應的地區才能獲得體驗效果,而社區生產性景觀就建設在社區內部,省去了交通線路規劃的工作。這一方面也使得周末的交通的壓力有所減少,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能源的使用以及有效地防止環境污染等。為我國都市農業的發展和社區的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
2.1.2 社區生產性景觀具有便利性的特點
社區生產性景觀距離相對較近,同時便于進行打理,社區居可以隨時隨地的到農園進行耕作以及進行園地的管理,享受耕種的樂趣也是十分容易實現的,體驗田園生活也不只是局限于周末。社區生產性景觀耕種面積較少,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可以進行完打理工作。
2.2都市社區生產性景觀的具體類型
2.2.1社區農業
社區農業主要是利用了周圍的空地進行了種植、住宅前后院及周圍的空閑用地等各種地區的空閑的土地的利用、荒廢的私人的土地也可以用于耕作。即將社區內可以被利用為農業用地的土地系統劃分為很多小塊的土地,然后交給居民進行種植,社區可以為居民提供種子和農具等各類材料,社區居民可選擇種植瓜果、蔬菜等其中的一種或者幾種,而且需要進行自行的銷售,土地上收獲的農產品無需以銷售為中心,社區居民可以享受農作物的同時,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樂趣。
2.2.2屋頂農業
受市民農園啟發,發展市民社區,以進一步深化城鄉統籌發展的理念,延伸社區支持農業的路徑。近幾年,我國在屋頂農業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發展,并非專業人士,而是地道的農民以及具有較強田園情懷的都市居民。2016年7月,位于陜西西安北關十字的云峰大廈屋頂發現了一處和平常不同的屋頂花園,正值盛夏這里花開遍地,綠色蔥蘢,植物高低錯落有致,讓人家一看上去就像是實驗田。這個屋頂花園是西安市園林研究就是屋頂農業的示范園區。前種植有紫花地丁、紅葉石楠、藤本月季、佛甲草、龍柏等植物,園林部門的研究人員在這塊地上,共種植了十幾種植物,計劃需要通過一到二年的觀察,尋找出最適合西安氣候以及立體綠化特性的植物,并及時地向單位和個人推廣,提高屋頂綠化的種植成功概率。
2.2.3陽臺農業
農田景觀格局的形成有其歷史、自然、人文等原因,比較復雜。由于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沒有土地可以使用,人們往往會利用家里有限的環境進行部分農作物種植,目的可能就是為了享受種植的樂趣。室內種植農作物通常是利用飄窗和陽臺空間。陽臺種菜是現代家庭園藝生活的一部分。農貿市場、超市買的一些蔬菜存在農藥和化肥,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危害。陽臺種菜不使用農藥和化肥,是一種健康的生活,同時也激發人的興趣。海外一些城市居民吃的蔬菜有5成左右靠“自家陽臺菜園”可以進行自種自吃,陽臺菜園在臺灣、香港、新加波、日本等國家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除了在家庭相對較為適用以外,還適合于酒店、休閑會所、寫字樓等各類公共建筑的美化。 現代,陽臺小菜園開始進入千家萬戶,以及和公眾見面,關于種植蔬菜的傳統生產方式即將發生變化,在講求“親近自然,綠色生活”的情況下,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陽臺小菜園也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家庭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