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在當今社會面臨新的機遇,但是自身卻存在著劣勢,本文從社會現狀以及職業教育現狀入手,以會計專業為例提出幾點有效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措施,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學以致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 技能 會計專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176-01
職業教育曾在教育歷史上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但隨著大學本科的擴招,以及人們觀念的轉變,職業教育已經日漸凋零,但同時普通高校的弊端也在顯現,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的學生缺少一技之長,畢業后到工作崗位無從下手,因此也出現了很多大學本科畢業再到職業院校學習或者專業技能培訓處學習的情況。這一現象也引起了社會的深深反思,我們國家專業的技能人員越來越缺失,社會觀念越來越偏頗,對于專業的技術工種帶有有色眼鏡,針對這一問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就開始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并且教育改革方向明確國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教育。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激發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由此可見,職業教育正面臨著新的機遇,然而職業教育最大的優勢——動手能力強,操作能力好,這一優勢卻在不斷的削弱中,當然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不可否認的是我國中等職教教學中一味照抄照搬普教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只強調傳授,按嚴格學科體系形成的書本知識,而相對忽視運用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實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就造成了今天的職校生在走出校門后,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知識結構不過硬,專業技能不扎實的社會現實。因此在新的機遇下,職業教育應該如何提升學生技能,與社會崗位迅速接軌迫在眉睫。本文以中職會計專業為例,闡述幾點有效措施:
首先,要有適合學生的教材。我們國家目前有專門針對中職學生的教材,然而因為具有普遍適應性,所以教材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基礎的理論內容,而且都是按照理論學習的章節來進行編排,這在學生的實際學習中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每個學校應根據本校的情況以及學生畢業后主要的就業地區的職業標準來編制校本教材,只有這樣才是真正適合學生的。例如,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除了要適應會計、出納的崗位,也要適應銀行以及收銀的崗位,同時這些崗位還對從業資格證書有所要求,那么單純的理論教學以及單純的技能培養都不足以讓學生適應未來的崗位,編制校本教材時就要分門別類或者有所側重,同時要結合本地區對這些崗位的具體要求,比如崗位是否對小鍵盤有所要求?是否對點鈔有所要求?只有和企業具體崗位接軌,技能培訓才是有用且高效的。任何的學都是為了用,所謂學以致用。
其次,師資隊伍的配備。職業教育中的專業教師十分緊缺,除了正常的上課任務之外很難有時間再到企業中學習,這使得中職的教師隊伍中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教師很有限,能夠教授給學生的自然就很薄弱。例如,會計專業的教師如果真的想達到對會計、出納、銀行等崗位熟練的程度,需要在企業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但是除了自身教學任務的要求之外,還涉及到企業的一些保密事件,比如就很難進入到會計師事務所長期實習,種種這些都阻礙了教師自身技能的提升,因此要由學校出面甚至教育部門出面來建立一些培訓定點的機構來提高教師自身的技能程度。
第三,實訓環境的建設。真實的實訓環境對于學生提升技能非常重要,在課堂中無數次的模擬都不如在真實環境中的一次練習。對于會計專業而言,更是如此。實訓要建立銀行的對外窗口,要建立實際工作中的模擬企業環境。如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真實的銀行系統和收銀系統。例如:學校建立超市,從理貨到收銀、出納、會計全部都由學生來擔任,這樣每位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真實崗位的操作來提高自己的技能也鍛煉了學生的綜合技能,學會團隊合作,學會吃苦耐勞。另外就是學校建立較為真實的銀行系統,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零花錢,加上住宿的學生可能手中零用錢會較多,如果存在外面銀行對于封閉的學校管理來說又很不方便,學生放在自己手中一是丟的可能性會加大,二是容易亂花錢。因此,學校可以建立一個小型的銀行,學生可以將錢存入,建立相應的窗口、出納、會計等崗位,由學生來擔任,完全以銀行的標準進行要求。如果能建立這樣的實訓系統和環境,我相信將會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職業素養,會更適應崗位需求。
第四,與企業間的合作。無論多么逼真的模擬環境也還是需要到真正的崗位上進行“真槍實戰”。這又有兩種方式可以實踐。一是由企業提出要求或者定期到學校進行指導,將社會需求、企業需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學和訓練中。二是學校可以直接面向企業辦學,設立專門對口的專業,由企業根據自身所需要的人才自行制定專業標準和培養方案。這樣可以緩解學校獲得資源較困難的問題,提高辦學效率,同時加強中職與企業的合作對于社會形成良好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而對于學生而言,參與到企業的實際工作中可以辨別與理論還有模擬練習操作之間的細微差別,從而使學生的操作技能臻于熟練。
第五,職業資格的獲得。每個行業入門都有自己的規則,會計行業也不例外,從事會計和銀行工作,或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或取得銀行從業資格。那么學生想要更好的適應崗位要求,除了熟練的操作技能之外,理論水平也要過硬,要有“敲門磚”才能進入行業展現自己的技能,才能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如何抓住新形勢的機遇,讓會計專業學生以及全體中職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提高適應崗位要求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質以及“含金量”,是目前中職教育當務之急,只有抓住企業發展新動向,摸清市場需求狀況,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才能使學生真正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陳曉.淺談中職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J].2012
[2]韓萬平.中職學校技能實訓課教學初探[J].2012
[3]白仙波.中職生職業能力培養現狀與對策[J].2014
[4]姜姝.中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4)
[5]欒澤沛.淺談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綜合實訓[J].才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