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昕
摘 要:學生管理工作在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時代背景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即對中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的同時,也對作為學校的教育教學與管理等重要組成部分的學生管理工作有著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中職 管理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195-01
近年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得到了較快、較好的發展,如何更好的在新形勢下,培養更多優秀的中職學校畢業生,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專業型人才,并且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前我國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一、學生管理的現狀分析
盡管中等職業教育得到了較快、較好的發展,但是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中的學生管理問題,現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分析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管理的現狀如下:
1.生源質量降低
隨著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使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招生方面面臨困境,為了完成招生數量,中職學校不得不降低招生標準、降低招生門檻,因此很難保證招生質量,而生源質量降低等問題增加了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2.學生職業規劃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
由于大多數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自認為沒有高考的壓力,職業規劃不明確、學習基礎薄弱,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出現厭學心理,影響了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學生心理狀態不穩定
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心理尚未成熟,叛逆行為明顯。這些學生大多在初中階段不被重視,加之該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比較小,心智不夠成熟,進而增加了職業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4.學生紀律意識淡薄
有很多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非對錯觀念淡漠,缺乏責任感,經常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有些學生認為來中職就是混日子,不需要人看管,所以在老師管教時,還會出現反叛心理,違反學校紀律,在生活上十分不利于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的管理。
5.缺乏有效的溝通
目前階段,在我國中等職業教育中缺乏有效的溝通。首先缺乏學生之間的溝通,學生之間容易產生矛盾,由于缺乏溝通,事態極易擴大化;其次,缺乏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難處不與老師溝通,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老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和溝通,難以更好的傳授知識、開展教育;此外,缺乏學校的學生管理者與學生之間有效溝通,由于缺乏溝通造成學生管理工作者不夠了解學生,工作不能有的放矢,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開展。
二、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1.轉變管理理念,以學生為本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管理工作。因為學生是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主次要區分明確,學生占據主導地位,而管理者只是輔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人物,幫助他們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前進,在傳統的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經常將他們的意愿強加給學生,這違背了管理的原則,也就是以學生為本,學生是未來發展的棟梁之才,只有通過正確的管理方式對其進行管理,才能避免遏制住他們天真的本性,管理人員在管理時,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明白對與錯僅僅在一念之間,在學生心中形成正確的觀念才能促進管理工作的落實。
2.注重教育與管理相結合
由于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愿意受到過多的約束,而在學校管理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將教育與管理工作相結合,如果學生出現問題,管理人員要盡可能的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告訴他們錯誤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責,這樣學生不僅能夠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還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進行改正,在現代的管理工作中,要始終將溝通作為管理的重要手段,令學生明白相應的道理才是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
3.建立起基礎性的相關管理制度
要提高中職學生的管理水平,首先就應該建立起基礎性的相關管理制度。在這一管理體系當中,應該實現以學生的自我管理為主體,教師的整體負責為方向,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確學生個人權利以及義務的同時,結合我國的政策和法規,將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以及依法治校,嚴格要求學生的管理辦法結合起來,提高中職學生管理的整體高度。
4.教師對學生的成長起到引導作用
引導不只是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管理,更是針對中職院校學生而言,針對學生的學習、研究、社會實踐以及學生生涯規劃,進行指導性工作的開展。教師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乃至未來的實踐工作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都可以得到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在這樣的師生關系當中,教師不再是居高臨下,而是與學生平等相處,進行交流和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困惑和問題,從而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推動作用。
5.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
學生都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尤其是針對中職階段的學生來說,正是個性特點最為張揚的階段,因此這類學生的個性特點往往更需要得到尊重。所以學校以及教師在進行管理的時候,更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允許個體差異的存在,從而使得教師的管理更加具有針對性。針對內心比較脆弱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幫助。而不是因為他們與其他學生存在差異就對其有一定的排斥,只有真正的實現對學生的平等看待,才能夠更有針對性的開展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
6.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
學生學生自我管理,也是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性工作。首先學生自我管理主要是以學生為主導和領導,組織其他學生進行管理的一種現象。學生會、學生社團這類組織都是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體現。一般來看,中職院校實現學生自我管理,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也可以讓學生在管理的過程當中,嚴格的要求自己,嚴于律己的同時監督他人,起到彼此之間相互監督的作用。如學生會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校園實踐活動,包括志愿者活動、值班等活動,既體會了平時這些崗位工作人員的不易,也鍛煉了自身,提高了自己的整體素養,推進了中職院校學生自治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學生還應該加強自我管理,高標準的要求自己,實現對自我管理的提升。
總之,要做好中職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在分析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全身心地投入,并堅持長期的探索和研究,尋找對策和方法,使學生管理工作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