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斌
摘 要: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的重要載體。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內在價值和文化功能,宣傳中國傳統節日所蘊涵的智慧與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傳統節日;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策略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根植于中國文化,深深打下了中華民族的印記,寄托了民族情感,是歷代中華兒女對民族共同價值觀的追求,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不斷融入了各個時期的思想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和理想追求,通過長期的交流融合,形成了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因此,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能夠具體展現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運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能豐富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拓寬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中,運用傳統節日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散見于小學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較少,很少看見傳統節日教育的身影。此外,近些年我國傳統節日受到外國節日沖擊較大,例如:圣誕節、情人節等,這些外國的節日有喧賓奪主的趨勢,致使傳統節日被人們忽視,使傳統節日沒有在小學生的德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加強對傳統節日的重視,運用傳統節日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很有必要,具體策略如下:
一、在課程設計中穿插傳統節日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不斷發生變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傳統節日文化中的精華加以繼承和發展,使小學生接受傳統節日中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小學生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就是課堂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將傳統節日文化與課程融合在一起,通過傳統節日文化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應深刻理解愛國主義教育主題課程,找準課程內容和傳統節日的聯系點和切入點,借助傳統節日,營造節日氛圍,讓小學生對祖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同,使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得到精神的陶冶,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
二、開設傳統節日愛國主義教育專題
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文化,傳遞著民族情感,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蘊含著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可以增強小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的認同。例如: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蘊含著濃濃的愛國情愫。屈原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在祖國滅亡時,寧死不降,選擇投身汨羅江。人們為了保護屈原的身體不被蛟龍吃掉,相繼向江中投放各種食物,后來投放的食物演化為粽子,還逐漸形成了賽龍舟的習俗。這些端午節的習俗表達了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祖國的熱愛。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專門開設一個端午節的專題講座。組織學生搜集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等資料,活動開始后,教師組織學生就搜集的資料情況進行發言,使學生熟悉傳統節日。然后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歸納出傳統節日的愛國精神內涵,引出教學主題。隨后,組織學生就與專題相關的問題進行討論,例如:要求學生就韓國將其“端午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一現象進行討論,讓學生了解中韓端午節之間的差異和共同點,并就此事發表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了解了端午節的文化淵源,還對文化保護問題有所感觸。更重要的是,在探究這個問題時,學生受到了端午節文化內涵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愛國主義社會實踐教育
在傳統節日期間,節慶主題在小學生的內心深處植下愛國主義的種子,在周而復始的傳統節日里,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養料給予澆灌,讓愛國主義的種子不斷成長,枝繁葉茂,從而能夠進行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精神內涵,利用傳統節日在一年中的循環往復,不失時機地對小學生開展愛國主義實踐教育。例如,清明節是中國人掃墓祭祖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緬懷先人,寄托哀思,也激勵后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前往烈士陵園祭祀掃墓,憶苦思甜。教師給學生講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跡以及他們為革命的勝利所做出的犧牲和努力,重溫戰爭年代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傳承先人的革命精神和愛國精神,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繁榮富強而奮斗。
綜上所述,在愛國主義課程中穿插傳統節日教育,開設傳統節日教育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傳統節日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傳統節日的知識,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有助于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艷.依托傳統節日文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J].教育文匯,2015.
[2]馬國美.傳統節日中的愛國主義啟蒙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
注:此文系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課題批準號:[2016]PLG216)研究成果。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