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思偉
摘要:在英語課堂中,課堂反饋對于學生可理解輸入和有效的語言輸出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延安實驗中學高二年級的學生和英語教師為調查對象,從學生的角度去調查學生對于英語課堂上教師使用不同有效反饋類型的偏好,并通過課堂觀察了解教師使用課堂反饋的現狀,發現英語教師使用課堂反饋的不足,通過與學生的心理需求作對比,給教師提出合理化建議。結果表明:本中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反饋語存在大量的低效反饋,且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課堂參與度,教師應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改進課堂反饋技巧和策略。
關鍵詞:有效反饋 課堂反饋 學習動機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45-02
課堂反饋是外語教師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classroominteraction)的方式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課堂反饋對于學生可理解輸入和有效的語言輸出都起著重要的作用(Chaudron1988)。以辛克萊為首的伯明翰學派從1970年開始系統地研究課堂上的語言交流,提出課堂話語具有典型的I-R-F結構(initation-response-feedback)。國內外大多研究者對于課堂反饋進行了研究,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對教師使用反饋的評價上,而忽略了學生對于反饋的想法和態度。在英語教學中應多考慮學生的因素,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本研究試圖通過對165位延安實驗中學高二年級的學生和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和課堂觀察,從學生的角度去入手了解學生對于教師課堂使用反饋類型的偏好,并結合教師實際在課堂上運用反饋的情況,給教師提出合理化建議。
一、文獻綜述
國內眾多研究學者對于課堂反饋做過相關實驗研究,如趙曉紅(1998),周星、周韻(2002),孫惠芳、張平(2005)等人,研究發現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積極反饋的次數多于消極反饋。近幾年來,國內研究者的研究焦點圍繞在糾錯性反饋、課堂反饋的類型和功能,以及一些應對反饋問題的策略。而從研究對象來看,國內研究主要針對的是大學,對于基礎教育這方面研究是不夠的。在現有針對中學課堂反饋的研究中,張薔(2008)從認知和情感的角度分析了中學英語課堂反饋的功能,劉旭東(2009)研究了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師反饋語,潘存兵(2009)調查了高中英語課堂優秀英語教師反饋語的特征。所以,基于現在基礎教育教師反饋語研究的不足,有必要針對高中英語課堂反饋進行深層次地研究。
對于課堂反饋來說,國外研究學者也做過相關研究,如Werts(1995)、Mackey(1995)Mackey&Philp(1998)研究得出不同的反饋策略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Noels(1999)的研究提出教師反饋會影響學生的內部動機;Walberg(1984)研究發現在影響學生學習26個情感因素里,反饋名列第三;Swain&Burnaby(1976)提出若教師不給予學生反饋,學生會誤以為自己掌握了其實并沒有掌握的知識,此外,學生可能由于他們的表現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從以上研究可看出,幾乎沒有相關研究從學生的角度去研究課堂反饋,而教學應更多地考慮到學習者因素,否則不能真正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發現的問題也不會全面。
二、理論基礎
本文主要以二語習得情感因素理論和互動理論為基礎,著重探討高中生對于英語課堂中教師所使用的有效反饋的偏好和態度,以及教師改進自己反饋方式的必要性。學生能夠接收知識的程度會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其中課堂反饋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各種反饋都會對學生情感產生一定影響,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成效。學習者情感因素包括:動機,自尊與自信,焦慮等。此外,互動在語言學習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對語言的輸入與輸出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其中,意義協商是互動要素的其中一種,它會對學生的語言輸入與輸出產生影響,另一種就是反饋了,課堂反饋是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積極或者消極、口頭或者非口頭形式的評價。
雖然研究學者對于課堂反饋的分類多種多樣,也沒有統一的界定,但本文采用了吳平和Lightbown&Spada對于反饋的分類,從中選取有效反饋這一反饋類型,來調查學生對于有效反饋的偏好和教師實際在課堂上的使用情況。吳平等人對于課堂反饋主要分為三種:(1)有效反饋:啟發式、糾錯式、補充式、循環式;(2)低效反饋:固定短語、直接否定、重復型、非言語型;(3)無效反饋:零反饋和錯誤反饋。本研究單單只選用有效反饋去調查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反饋的有效性和學生對于教師使用的有效反饋類型的偏好和態度,從而給出教師合理化教學建議。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選取陜西省延安實驗中學高二年級四個班的學生和兩位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四個班分別命名為class1、class2、class3和class4。挑選班級的原則是每個班之間的男女生比例和學習成績水平要相似。class1和class2命名為Group1,由同一名英語教師教授,class3和class4命名為Group2,由另一名教師教授。本研究對象學生共有165個,教師共有2名,通過課堂觀察和調查問卷的方法進行調查研究,問卷采用里克特五級量表(1=非常符合,2=比較符合,3=一般符合,4=比較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共有20道題目,分為4個維度:啟發式、補充式、糾錯式、循環式。通過問卷得出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高中生總體對于有效反饋類型的偏好,再通過課堂觀察得出教師使用課堂反饋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四、結果與討論
(一)高中生對于課堂有效反饋的偏好
根據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可得,對于高中生來說,更能接受教師使用啟發式反饋,這種反饋方式一般在學生不會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采用啟發且委婉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從二語習得情感因素中的動機就可以說明這種反饋方式比較符合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教師以激勵啟發的方式,讓學生成功回答出問題,這種反饋方式是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不但不傷害學生的面子,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最排斥的一種反饋形式是糾錯式反饋,雖然它是有效的,可以最快以最簡潔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反饋類型有些太過直接,對于高中生來說,可能會傷害到其自尊和自信心,從而導致上課不敢回答問題的現象。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多顧及學生的心理和想法,以學生為中心,巧妙地運用課堂反饋。
(二)教師使用課堂反饋現狀
本研究對于這四個班進行了為時一個月的課堂觀察,在每個班保持一周的聽課記錄,觀察兩位英語教師在四個班使用課堂反饋的情況,根據觀察記錄得出:高二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給予的課堂反饋有效性不樂觀。通過課堂觀察,在教師平時使用的課堂反饋中,低效反饋占有很大的比例,占到了總反饋的53.4%,這說明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了大量的低效反饋。由于教師不當的課堂反饋,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查結果還發現教師的課堂反饋不符合學生的心理期望。從有效反饋來看,兩位老師使用頻次最高的是糾錯式反饋,這與學生的心理需求是恰恰相反的,學生的自尊受到傷害,就會影響動機,從而降低了學習成效。而對于學生更喜歡的補充式反饋,只占到了教師使用反饋比重的13.7%,這很容易看出,現在英語教師使用課堂反饋的情況不能滿足學生的情感因素,從而無法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也不利用學生的語言輸入與輸出,降低了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熱情和積極性。
五、結語
本研究表明,高中英語教師使用課堂反饋的成效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存在大量的低效反饋。對于高二學生來說,基于有效反饋來看,他們從心理上最能接受的是啟發式反饋,而對于糾錯式反饋的熱情并不高,而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有效反饋,卻無法滿足學生對于反饋的偏好,每個學生在學習語言時都有自己的情感狀態,學生的情感狀態會因為教師給予的反饋有所變化,因此教師的教學與技巧應考慮學習者的情感和心理變化,減少低效反饋和不符合學生心理需要的反饋,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反饋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語言習得,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
參考文獻:
[1]Chaudron.C.SecondLanguage Classroom.Research on Teachingand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Gardner,R & Lammbert. W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Newbury House,Rowlry,Mass,1977.
[3]Gardner,R & Maclntyre.P. D A students contribu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1991(25):211-230.
[4]Krashen,S.D.TheInput Hypothesis[M].London:Longman,1985.
[5]Lightbown,P & N.Spada.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2nd Edi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90-91.
[6]Long,M.H.Natives peaker/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Washington,D.C.:TESOL,1983.
[7]陳燕.西方現代藝術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付宇,徐玉臣.師生互動模式中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的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0(2):92-96.
[9]姜旭,姜燕令.對大學英語課堂提問英語教師反饋的反思性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45-50.
[10]康英.中學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的調查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
[11]林正軍,周沙.中學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的類型與特征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3):15-22.
[12]吳平.反饋信號研究綜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3):31-3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