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茹
摘 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既要重視知識傳播,更要重視教學藝術,選擇有效教法,重視生活實踐,豐富課程資源,關注教學過程,構建魅力而有激情的數學課堂,讓知識在孩子心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關鍵詞:小學課堂;主要渠道;懸念;生活;啟發;資源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是知識輸入和知識輸出的互動過程,作為教師,要充分準備,不僅要深入理解研讀教材,理清知識體系,還應該重視教學藝術,選擇有效教法,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筆者想就課堂藝術設計的話題,談談如何構建魅力課堂,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激情。
一、懸念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老師在教學時往往擅長于使用情境導入,優美生動;數學老師教學大多使用復習引申導入,承前啟后。其實,學科是相通的。數學課堂如果采用懸念導入,同樣也是可以引入課題、輔助教學的。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源自驚奇和疑問”,在小學課堂中適宜地設置懸念,導入課題,能使小學生心理感覺到疑惑不解,內心產生積極的認知沖突,以此激勵并促進大腦主動深入地思考。這時,懸念不僅具有激發情感、引發趣味的作用,它還能調動起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教學的展開做好鋪墊。
二、重視實踐,解決生活問題
數學源自生活,自然也解決生活問題,為生活服務。可是當我們把它抽象為概念、定理、結論時,我們有時候會忘了它與生活的關系,結果是我們的學生腦子里缺乏一顆雞蛋有多重,一米是多長的概念常識,引發笑話。我們在發笑的時候又常常不由地陷入深深的反思:教學和生活如此脫軌,走了形式主義道路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們的學以致用該如何體現?所以,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實例,或者提供生活場景作為學習的內容,開發一些實體材料,加強數學實踐活動,是科學學習的根本意義所在。對于生性多動、好奇心求知欲極強的小學生來說,數學課堂不僅是滿足好奇心獲得知識的場所,更是一座迷宮,一條條探秘之路,引導他們充滿激情地學習。
三、關注過程,營造趣味課堂
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互動的,彼此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從某種意義上強調,過程大于結果,過程決定結果。如果能讓每個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體驗教學過程,則是課堂教學的理想狀態。而如何解決好師生之間的角色轉化問題,如何把握全局,如何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是教師要著力解決的問題。有一節公開課,數學老師引入光盤,呈現動漫人物,孩子們跟隨動漫人物的腳步,探究數字的加減法,課堂輕松活潑、熱烈積極,當然,這個音像材料是通過抽取剪裁為純教學服務的,這樣的教學融合了趣味性和知識性,對低段學生特別實用,教學效果顯著,反響也很強烈。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很多動漫都具有這樣的功能,只不過該老師更善于學習而已。這就提醒我們的教師要勇于創新,營造趣味性課堂的教學手段很多,只要符合學生特點和教材特點,教無定法。
四、啟發教學,感受探究樂趣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現代教育繼承傳統思想,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個性。許多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無一例外地采用了啟發式教學,成功地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效率。這里特別注意的是啟發提問是一門靈活的教學藝術,好的提問事半功倍,一語中的,不好的提問事倍功半,累贅繁瑣。故而,啟發式教學成功與否取決于提問技巧的靈活與否。教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不妨仿照數學家的思維方式,模擬結論的推導過程,結合課程具體內容,步步設疑,步步為營,層層剝筍,尋求新知,從而做到引導學生進行完整的探究嘗試。通過探究樂趣的親自體驗,學生學會了數學研究的方法,提升了創新能力,增強了教學效果,課堂也充滿了激情和魅力。
五、多重開發,豐富課程資源
數學課程資源是指各種有助于教學任務完成的教學資源、教學工具和教學場所,既包括教材課程,又包括各種實踐素材、科技軟件以及網絡平臺、少年宮等場所。教師應依據課程,主動地、有針對性地開發并利用。任何一切有條件或者能夠想方設法創造條件的學校、教師,都應該利用信息技術資源,積極開發課件,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同時還要竭盡所能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個性特長發展的機會。老師既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與數學有關的欄目報紙雜志,組織學生交流課題,又可以給學生介紹與之相關聯的數學家的科學史實,體會他們嚴謹細致的態度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從而心生敬仰,轉化為內驅力,以更飽滿的熱情學習知識,培養人格。課程資源豐富了,教學自然也豐富了,學生的興趣自然也高了。
總之,課堂是個大舞臺,小學生有一顆需要保護的心靈,面對孩子們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老師不僅要傳遞知識,更要以激情和藝術保護好這塊肥沃的土地,讓知識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邵斌強.課堂教學的重要性[J].學習方法報(理化教研周刊),2011(10).
[2]陳俊新.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