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摘 要:班級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打造的溫馨生活群,在這個大家庭里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文化知識,而且優秀的班級文化非常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新時期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如何更生動地傳達班級文化精神,都是應該深究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班級文化;創新
21世紀這種把各種信息更快、更加全面地展現給大家的方式,為什么不能借鑒到班級文化的建議中呢?現在世界科學發展有四個方面的趨勢,第一就是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大數據、云計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將帶動眾多產業革命和創新。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教育工作者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創新教育模式,把信息技術全面貫徹到教育中,創設到我們自己的班級文化建設中,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一、提高專業素養,創新班級文化建設新模式
以前教師專業素養通常就是所說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基本功。其中,教學基本功包括了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觀察能力、聆聽能力和教態。新時期下的教育環境,舊概念下的教師專業素養已經遠遠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教師專業素養需要更新發展。
我國從2014年起,全國各地開始進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學習。通過集中實踐環節培訓和網絡研修來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學習了結構化思維導圖工具應用、走進微課程、Office工具應用等課程,這一切都為創新班級文化建設打下了基礎,給教育變革帶來新鮮血液。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建班級文化建設新常態
班級文化是一種班級所特有的精神環境和氣氛,是一種氣質、內涵,是一種積淀和文化的傳承。學生在學校數年,終身難忘的可能不是數理化的具體指示,而是文化給他打上的深深烙印。所以一個班級在物質上、生源上都可以暫時落后,但在文化上不應該落后。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前提下,我們教師如何開展新的班級文化建設呢?
1.用微彈幕交流,增強家校教育共識
班級文化不只是教師與學生的事,它還需要家長的參與。現在雖然班級里都有家長委員會來促進家校的合作,但很多家長還是參與不到學校、班級的建設當中。家長會上,一般都存在教師進行學期總結,再請一兩位家長代表對學校、班級或者自己如何教育孩子的,進行一個總結性發言,家長會就這樣結束了。其他家長根本沒有參與到家長會當中。而且通過一些調查了解,很多家長其實都不愿意參加家長會。家長會教師每年差不多都說同樣的套話,家長又如同學生坐在下面實在乏味。新科技下的微彈幕,可以進一步改善這個問題。并且大大提高家長對學校建設、班級建設的參與度。
微彈幕是利用微信和局域網連接發送,以滑動字幕方式實時出現在屏幕上的評論。現在的家長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登入微信進行微彈幕,把孩子在家出現的問題或者表現優異的行為習慣等,分時間段在教室的電腦屏幕上滾動起來。家長會用關注的眼神關注著孩子們出現的各類問題。教師和家長再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匯總,讓家長用更合理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培育。
微彈幕,這種方式促進了家長會用更短的時間產生更高的效率。提高家長會的家校合作交流,促使教師對每個孩子進行更全面地了解,也大大提高了家長們的積極性以及參與度。
2.制作簡短微課,提升學習班級文化內涵
其實微課用于教學,也可以采用到班級文化建設當中。教師可以把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衛生習慣、正確寫字姿勢等,用camtasia studio軟件或者屏幕錄制等軟件制作成一個個微課小視頻,讓學生隨時隨地只要有手機就可以進行觀看。除了學習各項習慣,班級活動中的總結、點評等也都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進行開展。
微課,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學生課外延伸的個性化閱讀和學習的最好載體。這些都有效提高了班級文化的綜合實力與內涵。
3.建微信公眾號,保存班級文化記憶
建立微信訂閱號,讓家長全體關注。家長代表或教師把班級每次活動進行文字編輯,照片進行整理,傳到微信訂閱號中,讓孩子們記住他們每一次的成長,每一次的快樂,每一個瞬間。在微信訂閱號中,教師還可以把孩子們的優秀書法作品、優秀作業、優秀作文等都傳送上去,這一切都可以激勵孩子們爭先恐后爭當優秀學生。
而微信訂閱號,記錄著孩子們的成長風貌,可以永遠保存下來,不隨時間的變遷而丟失。讓孩子可以更清楚地對比自己,自己見證自己的每一個成長,激勵他們朝著更美好的風貌前進。
總而言之,新時期下的班級文化,要緊密與當代的發展聯系在一起。把信息技術帶入教育、帶給學生。讓學生緊跟時代的步伐,走上新的征途。向著未來,向著明天,更美好地發展,創設一片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陸柏設.利用微課程,創設體育高效課堂[J].教育藝術,2015(5).
[2]沈艷萍.淺談教師應具備的多種能力[J].寧夏教育,2008(5).
[3]楊靜林.體悟中美小學家長會:以中美小學一年級家長會為例[J].基礎教育,2012(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