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亮
【摘 要】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應該做到培養預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尊重學生差異,相信學生的能力,發揮其已有知識,行動自主、講究合作;對學生主動求知的興趣激發、主動求知的方法、主動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養。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是發展潛能的橋梁,也是當代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陣地,教師應積極探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施素質教育,貫徹《語文課程標準》,全面培養小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生存、生活實踐能力,及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與方法,具有優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真正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這些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提供了正確導向,真正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形式,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在教學中,我們要盡一切可能,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
一、課前培養預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學生初始階段,應加強預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只有對預習感興趣,才能使預習活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逐漸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在策略上要注意預習內容難易適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漸進的培養措施,逐步提高學生預習的能力。一開始教師應在課堂上花一定時間加以指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預習,嚴格督促學生按照預習要求和步驟進行預習,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通過一定量的訓練,學生初步學會預習后,將預習工作逐步放在課外進行,但不能因此放松要求,每天應認真檢查,及時反饋,以評估預習效果。只有長期堅持,才能讓學生真正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課堂上激發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去。
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語文課的導入設計必須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兒童的興趣,能使兒童情緒高漲,腦細胞活動迅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因而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創新力都處于最佳發揮狀態。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就能主動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我預先在課前將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里到處貼著五顏六色的鳥,有的展翅飛翔,有的玩耍嬉戲,有的在跳著優美的舞蹈……課一開始,我出示自制的課件,播放出清脆的鳥叫聲和課文畫面。悅耳的鳥鳴聲,色彩美麗的畫面,很快把學生的心給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趁熱打鐵,我說:“同學們你們想和這些美麗可愛的小鳥做好朋友嗎?讓我們一起到鳥的天堂去看看吧!”然后,我接著讓學生觀看課件,感受鳥的天堂的神奇。這樣,學生就會入情入境,與課文產生共鳴,興趣非常濃厚,語文課堂就會充滿活力。
3、對學生主動求知的興趣激發、主動求知的方法、主動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養。
(1)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進入主體角色,培養其主體意識,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伙伴型合作關系,以樹立學生學習的自尊、自信、自強、自立、自主的意識,便于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例如,教學《打碗花花》一課時,讓學生充分自學探索,運用積累知識,通過看圖、讀書、提問、小組討論進入理解、消化、吸收狀態,學生不但讀懂了課文,還學到了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
(2)創設活動情境。A、還學生活動的時空。教學時,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個體學習為主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發現知識的過程中,使教材貼近生活,激發學習動機,激起求索熱情,切切實實地去閱讀,自學未知的知識,直接感受與吸收課文語言,實現真情體驗、真情交流。B、還學生選擇的權利。遵循天性,遵從差異,從培養興趣的角度著重,讓小學生自選自學方法、自學形式,或圈點、或查寫、或操練、或簡畫、或剪貼、或隨筆、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實施自主性學習。C、還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教師要利用閱讀課文以活動促發展。如,游戲活動、課堂即興表演、實驗操作、朗讀競賽、小博士答辯、課后沙龍、答記者問等形式可讓小學生興趣盎然,樂學、愛學、會學,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閱讀課文教學。
(3)發展創新思維。閱讀課文教學時,教師應善于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要關注小學生的異象,診視小學生的反常,異象即標新,反常即創新。采用引導質疑、合作探究使小學生在學文中收獲料想不到的成功和體驗。
總之,構建了“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學生自主、課堂開放、生動活潑,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意識。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去自學,思考活動“達到跳一跳夠得著”的目的,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我們的課堂只有充滿樂趣,才會吸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的課堂只有在教師精妙的引導學下,有啟思有質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內化,才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好學樂學善學;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動,學生自主學習也許就會多十分活力,而其學習能力也許會百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