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偉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我們數學教師應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特點,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手段,在科學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綜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本文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的因素就能夠完成的,這個過程還需要學生發揮積極的作用,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有效合作學習的平臺,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學習的主要目標。然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處于初步階段,很多時候學生從豐富多彩的形象意識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思維的轉變,甚至抵觸這種意識的轉變。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并熱愛數學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難點。
學習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即知識和能力。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主導,以一種灌輸式的方法將數學中的概念、定理甚至規律教給學生,學生被動的來接受這些知識,而忽略了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方法的生硬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的培養,挫傷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櫥陸。為此,需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傳遞接受式課堂模式,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輔導協助的自由充實的教學過程。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創設出科學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很多方式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情境,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講授應用題時,教師就可依據應用題的題型設計教學情境。
2、建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現課堂高效。在以“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每個個體進行集體教學,強調各學各的,總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互幫助時學不會,久而久之,發展的是少數學生,多數學生成了課堂的看客,不思進取,沒有學習熱情,缺乏學習自信,課堂以缺乏活力。在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取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是主要學習方式。老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去發現問題,給空間再把個體問題放到小組內進行交流,形成答案,小組內難解決的問題全班集中解決。為了避免一些學生不能融入這一學習過程,當老師的要時刻關注,走下講臺,走進小組,督促組長關注學困生,指導交流,質疑解惑,讓每位學生都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讓每位學生都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表達,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既輕松又沒壓力,提高了課堂效益。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學習、啟發和取長補短,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達到了課堂高效。
3、指導學法,使學生學會自主探索學習的方法。在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改進學習方法。只有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才能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不是教師直接講授或講解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方法,而是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思路、途徑和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會受益終身。
4、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都采用的是在黑板上板書的方式,教師將解題過程寫在黑板上,由學生被動地接受,這樣下去,數學就給人留下一種死板的印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多種多樣,小學數學可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計算機把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用圖片或視頻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5、抓好課后拓展延伸,讓自主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數學課上的拓展延伸訓練環節,如果設計題難易度適中,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還能拓展思維,更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因此,在課后拓展延伸這一重要環節,我主要采用優生具有挑戰性題完成,學困生強化和鞏固所學知識題進行訓練.這樣設計具有挑戰性的練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6、利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促進知識的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手段,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提出問題之后,由各個小組合作討論。當然,教師應注意分組的科學性,注重不同性別、不同數學基礎、不同理解能力學生之間的搭配,從而使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在討論環節,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控制流程、把握課堂進度,不應過多地干涉學生,而是要給學生生營造出一個輕松、自由的討論環境。討論環節結束之后,教師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給其余小組講述自己的討論成果,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發言結束之后,教師要對各組的表現進行總結,指出各組的不足之處,還應對一些表現較好的小組進行表揚。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旨在解放教師、解放學生,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的能動性,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更為高效和有效,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