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艷
【摘 要】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和溝通的主要方式,是集設疑、激趣、引思、解答于一體的綜合性教學藝術。恰當的課堂提問,不僅能鞏固已學知識,增加新收獲,還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心理,鍛煉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設問,并熟練掌握設問技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技巧
一、問題要有針對性與有效性
美國科學家加波普爾認為:科學與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作為知識增長的催化劑,問題本身是至關重要的。它要符合學生實際,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才能起到促進學生知識增長的作用。
問題的針對性是指符合學生的實際,即問題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之上。如果問題超出學生的實際分析理解能力,那么這個問題就是無效問題;如果問題太過簡單,無需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分析整合,也是失敗的問題,起不到激發學生思考的作用。教師所提問題,要貼近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又略高于現有水平,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努力尋求解答。同時,問題的也要針對班里大部分學生。只有少數學生才能聽懂問題并做出思考,而大部分學生就像聽“天書”一樣無從下手,不知道從哪兒開始思考,也是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問題分層次、分步驟提出:剛開始問題難度小,學生解答完之后,教師接著跟進下一個問題,要比之前的復雜一些,逐步加大難度;既照顧到全班同學,又讓學生逐步推進,逐步提升。
問題的有效性是指問題要符合課堂教學需要,對教學目標的完成具有積極作用。如果教師單純為了與學生交流和活躍課堂氣氛,問一些與教學內容沒有關聯的問題,也是無效問題。同樣,太過簡單,學生不經過思考就能回答的問題,起不到激發學生思考學習的作用,也不算是有效的好問題。有效性是有明確的目的性的。教師不要因為小學課堂要活躍就忘記設問的初衷,反而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課堂效率降低。
二、問題要有趣味性與啟發性
興趣和需要是學習的原動力。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所設的問題就要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符合學生的興趣。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教師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結合課程內容提出問題,就能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在教學“圓的特點”時,可提問:車的輪子是什么形狀的?有三角形的輪子嗎?為什么別的形狀不行?如果我們來一場比賽,有圓形車輪的車子、方行車輪的車子、三角形車輪的車子,哪個車子能最先到達終點?小學生對這些問題會非常感興趣,能夠促進他們思考,發現圓與其他形狀的區別,逐步總結出圓的特點。這樣,課堂的活躍性調動起來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學得自然,學得扎實。因此,教師在教授課程之前,要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點想結合,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課堂問題,以問題帶動學生積極學習、思考。
通常來講,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到深的過程。課堂問題也要遵循這個特點,逐步啟發學生,讓學生不斷加深認識。在講解“三角形內角和”時,教師先拿出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讓大家回答這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學生能夠很容易得出180度。接著加深問題:“現在我們將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相等的三角形,新的三角形的內角之和是多少呢?”學生可能就會受到干擾,一下不知道多少度了。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紙上畫一下看看,問題的答案就得出來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利用連環問題,由淺及深,一步步打開學生思維,激活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三、靈活多樣的提問方式
考慮到兒童的求新求異的心理特點,教師在提問時要根據問題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常見的提問方式有:布懸設問、導趣設問、梯度設問、梯度設問等。布懸設問,要誘發學生的直接興趣,適合學生一聽就感興趣的問題,通常題目較為復雜,需要學生深入學習和思考;導趣設問,也是要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主動學習,與前者相比,它更直接,學生回答起來可能更容易,題目一般不會太復雜;梯度設問,與連環設問一致,是將復雜問題按照從易到難,一步步地提問,讓學生逐步思考,既不會讓學生因為問題太難望而生畏,也能做到逐步提升,完成教學目標;巧變設問,將同樣的知識內容用不同的問題展示給學生,既能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對知識了解得更準確和牢固,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按照問題內容及解答方式的不同,還可以將提問分為開放式提問、比較式提問、突破式提問、發散式提問、選擇性提問等。開放式提問,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答案不具唯一性;比較式提問,將學生容易混的知識點放在一起提問,讓學生比較、解答;突破式提問,當學生覺得知識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容易產生自滿心理時,教師提出超越課本知識的問題,引導學生更上一層樓;發散式提問,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引發眾多問題,這比較適合讓學生討論;選擇性提問,教師不僅給出問題,還給出問題可能的答案,讓學生選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問題難度,但也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解答問題,學會分析、比較和選擇。
總之,教師要根據課堂和學生的實際,靈活多樣的創設問題,讓學生在思考解答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正如特級教師馬骉所說,課堂沒有意外不精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設計好的教案進行教學,而要根據課堂實際,隨時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創設開放性的課堂和多樣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