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中
【摘 要】德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和重要途徑。怎樣提高學生德育教育的時效性,是我們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學校要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離不開班主任的組織與主導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教育;實效性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我國現階段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因此,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根據自己三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就怎樣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實效性,粗談一些不成熟見解:
1班主任必須了解和掌握班級的每一位學生
對于我們邊遠的農村學校而言,由于生源的特點,每個班級里都有很多問題學生。這些學生各有特色,有的學生父母長年不在身邊,缺乏交流,膽小怕事,但個性偏急,稍有不順心之事他們就會走極端.這樣的學生我們要善于觀察他們的言行,經常與他們談心交流,疏通他們的心理障礙,有的學生因社會環境和家庭影響,他們性格暴燥,他們經常與人吵架鬧事,給學校和班級造成不良影響,這樣的學生要多方面了解他們,多做家訪,力爭家長和社會的配合感化他們,轉化他們.有的學生很聰明,只是學習成績很差,上課做小動作不聽老師講課,作業互相抄襲,考試喜歡作弊,雖然經常違犯紀律,但是做得很隱蔽,這樣的學生老師就要動腦子分析他們,預測他們,實實在在地抓住他們違犯紀律的事實,并要記錄在案,為以后教育他們,提供依據。有的學生智商不高,又不愛學習,他們經常犯錯誤又經常被老師發現,老師感到很頭疼,屢教不改,屢次犯錯,這就要我們老師要以滿腔的熱情、高度的責任感和耐心,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備至。誰叫我們是老師呢,既然選擇了當老師這個行業,就要為自己的工作付出無私的愛,建立起心靈溝通的橋梁,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情況,然后對學生作出有針對的引導和教育。
2.班主任必須要有仁愛之心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愛是教育的前提,我們常常說對待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關心愛護,但是實際能做到這一點,需要有很高的境界,無私的奉獻,無私的付出。因為我們只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真摯的愛,才能給他們以鼓舞,才能點燃學生追求上進的希望之火。對于學生來說,出錯是難免的,用寬容心對待學生的犯錯,用愛心對待學生生命個體之間的差異。我們教師情感的投入要不計回報,因為學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但越是這樣,才越需要加大情感的投入,用愛感染學生。我相信,只要我們老師努力去付出,再差的學生也會產生心靈感應并尋求改變。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應該是充滿慈母般的愛心和信任的感召,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要做好一名好老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大公無私,讓愛撒向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心靈,讓每一朵花都沐浴陽光的哺育。
3.班主任要加強班委會建立和與班干部的溝通合作.
一個好班委會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先進集體的首要條件,沒有一個好班委會我們老師管好學生真是要活活累死.因此我們期初要認真選出得力人員組建班委會,然后定期召開班干會議.一個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個得力助手,選用好班團干部,不僅能使自己從繁忙的班級事務中解脫出來,而且可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如我在以前的班主任工作中,指定班干部,個別的不僅不想工作,而且處處表現出自私性,不僅管理不好別人,而且連自己也管不住,在同學中失去了威信,針對這一情況,我在那一屆學生的管理上,廣泛聽取學生意見,運用民主方式,讓學生們參加競選,然后根據競選人演說,結合近段時間的表現,實行無記名投票表決,當選者需做就職演說,這樣選出的班委一方面個人樂意干,有一定的能力,另一方面同學們信任,有號召力,當選者通過就職演說自我加壓,大家監督,不稱職者隨時更換,學生中表現突出的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競選活動,向現任的班挑戰,讓他們加入到班委中,這樣使班委永遠充滿活力和生機。
4.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在家里,孩子模仿的人是父母,在學校,學生模仿的人是老師,而班主任是學生的直接接觸者、教育者,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為此班主任一定要嚴于律己,無論在思想品質,還是個人修養以及學風學識上都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做好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自己必須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一定不要去做。“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要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是學生模仿的對象,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學生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做到教好書育好人,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5.班主任要與家長形成教育的合力
常言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學生的教育當然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父母的一言一行、自身素養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可是有很多學生的家長都在感嘆:“我為孩子提供了這么好的條件,創造了這么好的環境,付出了這么多的心血,可孩子還是不爭氣,真不知道還要我怎么樣。”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毫無辦法,他們教育不好,把孩子送到學校來,指望我們來教育。所以,作為班主任要經常同家長聯系,要讓學生家長能夠深深感覺到老師是在關心自己的孩子,讓學生知道老師是真心地關愛自己,這樣家長和孩子就會相信你說的話,就會聽你的,按你的說法去做。班主任不要告狀,試想學校領導經常批評你,你心里舒服嗎?班主任要誠懇地與家長共同探討轉化的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關心和幫助學生的進步及發展。
6.班主任要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
學生們往往很在乎老師的評價,在意老師能否公平、公正,實事求是,一視同仁。有鑒于此,班主任必須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一是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從學生所處的角度、位置、環境去看待、理解和處理事情,領悟學生的所思所感所為,給與學生同等的關注。二是學會欣賞和信任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每一個想法、每一次發現,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和閃光點,盡量給與鼓勵和熱切的期待。三是不吝惜愛心的投入。多與學生交心談心,使之覺得老師在乎他、關心他和信任他,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為主動自我管理。四是因勢利導、以情動人。用真誠和鼓勵,喚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長、感受進步,走出自卑的陰影,去玩味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愉悅和幸福。
在我任班主任以來,我從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高度出發,鼓勵學生自治,相互競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上取得了點成績,積累了那么一點經驗,但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在變,作為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工作,做一個好班主任,“沒有永恒的資本,只有永遠的追求”。
7.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
學生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才會對父母、對親戚、對朋友有付出,做事情想問題就會建立在愛的基礎之上,對社會作出貢獻。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一家一個孩子,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就是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不讓孩子吃苦受罪,孩子從小嬌生慣養,不懂得感恩,不知道奉獻,缺乏責任意識。因此,班主任要讓學生先學會感恩,才能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才能適應社會的生存條件,才能學會為人處事,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中努力工作,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總之,要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實效性,不僅要求我們教育者有過硬的教育基本功,有嫻熟的教育技巧,更要求我們心中時刻時刻裝著學生,要以學生為中心,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和進步為出發點、著落點,實實在在地培養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葛金國主編.德育新理念與班主任工作[M].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魏書生主編.班主任工作漫談[M].譯林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