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靜
摘要:學前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是一項細心、耐心地在一點一滴一時一事中熏陶和影響的過程,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們必須依據學前兒童的生理特征和認知規律,使用一些能夠起到潛移默化和喜聞樂見教育效果的方式,使之能夠在快樂的生活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中打下深刻烙印。
關鍵詞:學前兒童 核心價值觀 環境 品格 做法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232-01
一、教育工作者應當處理好形象和環境之間的關系
客觀事實告訴我們人類的生活是要依存于環境之中的,而馬克思曾經為我們指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由此可見人與環境之間不僅是被動的適應的關系而是相互影響的關系,為此,基于對學前兒童健康培養的需要出發,而提出的這種觀點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能夠確實以“鑄魂之師”的高度來認識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并在學前教育的實踐中,抵制所有不正之風的影響,用善良人性和積極行動努力樹立文明正義的教師形象,為孩子們營造出公平和諧的生活環境。使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里免受不公平的待遇,而不至于因此挫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使孩子們能夠在這樣的環境里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不至于因此刺傷孩子們萌動的靈魂。讓學前教育這塊陣地成為適合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凈土,為孩子們的幸福成長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這就是學前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所需要的最為關鍵的基礎。但是,這對于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來說,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育工作者獨善其身確需相應的定力,但這樣的養德修身確實是重要的,因為教師對學前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需要以身示范。
二、強化對學前兒童三種品格的構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基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現實生活中所體現出來的中國人起碼的品格,所以,針對于學前兒童的身心特點,我們就需要抓住能夠起到“綱舉目張”的實質性東西,來為培養學前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基。
(一)積極培育孩子們的責任意識
有責任才會有擔當,才能夠促使一個人去做一件事情。為此,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應當積極思考一切可以激發孩子們樹立自身責任意識的教育方法,來使孩子們感覺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以此激發他們來積極表現自己,努力發揮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夠逐漸感悟到自身與家庭、與集體、與國家的關系,正所謂“責促心境、愛由心生”,孩子們愛家庭、愛集體、愛國家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愛國情懷就會根植于孩子們的心中。
(二)積極培育孩子們的關愛精神
培育了孩子們的責任意識,愛也就會在孩子們的心中得到升騰,這就需要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來加以引導,以使孩子們愛的表達不至于落到了錯誤的地方,而影響到今后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們愛國、愛集體、愛家庭的同時,還要引導孩子們尊敬師長、關愛同學,由此培育孩子們的友善情愫,久而久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誠信道德準則,就會滋潤到孩子們的心田,這其中的精神品質就會成為孩子們固有的品格。
(三)積極培養孩子們的勞動意愿
讓孩子們有目的有效果地動起來,不僅在于健全他們的體魄,更在于明確心智,這就是促使孩子們養成熱愛勞動的意愿,使孩子們獲取勞動后的喜悅情感,由此培養出孩子們對敬業和奉獻的粗淺認識。為此,我們就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來鼓勵孩子們有目的有意愿地動起來,為今后養成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通過對這三種品格的培育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準則,就會在孩子們的內心深處生根發芽成長。
三、對學前兒童合理使用三種教育方式
(一)講好小故事
要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故事為藍本,以現實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為補充,為孩子們講小故事,讓孩子們在“小模范”的故事里受教育。在這個工作中,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僅要做到認真地、惟妙惟肖地讀講,更應當耐下心來回答孩子們提出的一個個的問題,哪管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要讓孩子們得到答案,這樣就會確保孩子們能夠和故事中的人物產生心靈上的溝通,在內心深處把自身化作故事中的人物,想法的產生就會讓孩子們的思想和故事里的人物思想渾然一體。
(二)營造好氛圍
就是應當巧妙借助學前教育場所的一切空間,為孩子們創建小畫廊、小園地、小景觀,在這些小工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讓字面元素活躍在孩子們生活的眼界中,要借助新媒體的靈活便捷性和普遍接受性,把我們的想法插上高科技的翅膀,飛翔在孩子們眼里和心里,讓培育目標變成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漫,教育就活起來了。
(三)開展好活動
活動應當是多樣化、多角度、多層面的,要在活動中讓孩子們學會生活自理、學會幫助他人、學會尊敬師長等等,就是要使孩子們在有目的有意義的活動中,通過自我的主動參與后,在小小的心靈中產生良性震蕩,收取培育的實際效果。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