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新課改標準的推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以確立,課程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調動發揮。初中語文課,特別是農村初中語文課,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需要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課前預習。本文著重對農村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指導加以研究,旨在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要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方法途徑
現階段各個學科都在探求學科改革的有效方法,都將課堂的高效教學作為踐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的目標途徑。作為農村初中語文課來講,指導學生開展課前有效預習,既能夠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又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是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
一、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的含義及重要作用
(一)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的含義
初中語文課前預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起點,是學生運用自身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對全新的學習內容進行預先分析、設疑及思考的一個主動性強的探知過程。經過有效預習,學生在面對新的課文內容時,會主動生發出探究欲望,形成學習的內驅力,在課堂教學環節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
(二)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的重要作用
1.融會貫通學生的知識結構
語文課前預習,學生在面對新的知識內容時,需要用到已有的知識結構,有時又要涉及其他的學科知識,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做到新老知識的有機融合。
2.明確學習目的
通過語文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新知識要點,生成學習疑問,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注意力得以凝聚,積極性得以提高,探究欲望得以增強,從而明確了學習目的,有利于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效果的達成。
3.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經過課前預習,一方面有效銜接了知識結構,拓寬了知識面,另一方面又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比知識灌輸更高效的教學效果。由興趣生發開來,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自然得到提高,學習成績得以提升。
4.培養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課前預習中的疑問實現,因為存在疑問,學生就會產生新認知,從而進行自主探究,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開發。
二、初中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方法途徑
(一)借助工具書及原有知識儲備開展障礙性預習
所謂的障礙性預習,指的是學生在面對一些新內容時,不可避免會產生字義、詞義及相關的背景知識上的理解障礙,而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字詞教學,因此,針對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較易出現字詞錯用的現象,要注重在預習中強化學生的字形、字義及字音的理解及運用能力。指導學生在預習時,將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句加以標注,如課本中沒有相應的釋義,引導學生查閱字詞典等工具書,一方面搞清楚具體的字詞含義,另一方面借助詞典中的有關舉例,深化學生對相關字詞的認知,有助于后期的課堂學習。
(二)通過朗讀歸納開展感受性預習
在完成障礙性預習后,就要對課文進行深層預習,引導學生通過總結課文結構規律的方式,將各種文體的特點加以概括。例如,涉及記敘文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的方式梳理出“事情”與“人物”以及他們的時空關系。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以根據“我”的活動空間的變化,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對“人物”的理解,主要通過肖像、語言、行為及神態加以把握。
涉及抒情散文時,引導學生通過景物描寫,體會出作者的感情變化,如《春》這篇散文,學生可以從中選取“春雨”“春風”“春花”等多種景物,掌握文章的并列結構布局,從而體會到作者對春的喜愛和贊美。
此外,還可以采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開展感受性預習。例如,在語文課文中有一些諸如《醉翁亭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及《滿井游記》等游記性質的散文,對這類文章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體會各個文章的寫景方法及作者情景交融的體現方式的異同,進而深化學生對此類文章的理解。
(三)通過鑒賞借鑒開展發現性預習
對這方面內容的預習,可以引導學生在預習時找出課文中的一些經典佳句,一方面深化對文章的認知,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如涉及一些精彩傳神的修辭句,或者一些飽含感情的抒情語句,都可以被學生加以借鑒運用。此外,發現性預習更重要的是通過預習,感受到作者所闡述的哲理及感悟啟迪,讓學生在預習中能夠“發現”作者在寫景背后所蘊含的真情,從而有助于學生形成濃厚的人文情懷,在有效完成預習目的的基礎上,又突破了語文預習的局限,上升到學生人格升華的層面。例如,在《背影》及《我的母親》的預習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開展發現性預習。
(四)對學生的預習結果進行評價,鼓勵學生探討交流
要有效指導初中語文課前預習,教師要注重進行預習成果的評價,著重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鼓勵學生進行探討交流,通過學生的交流溝通,使教師掌握學生的預習狀況。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交流小組,讓學生說出預習中存在的疑問,教師適當參與,一方面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小組內部解決學生的疑惑,另一方面又能夠借助老師的指導,疏通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課前預習,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要重視語文課前預習的重要作用,通過使學生掌握多種預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在語文預習中感受到語文課程的優美雋永,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感,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