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董健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探究就業難的原因,從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學生和用人單位方面等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為提升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電子商務專業 就業形勢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C-0179-03
當前,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量增加,但是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在崗位上卻存在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在未來的市場上,電子商務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從當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上看,存在學校投入力度不足、電子商務課程設置缺乏實踐性、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等問題,導致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難,需要根據發展形勢提出相關發展對策。
一、我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形勢分析
(一)全國大學生就業環境與形勢分析。我國自1999年開始實行高校擴招的政策,為了提升學生的入學率,采取擴大普通高校本專科院校招生人數的方式擴大高校的規模。我國的高職院校也在不斷地擴大招生范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數量逐漸增多,職業教育的高等化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方向,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由于高校的擴招,我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在增多,如2006年我國的高校畢業生數量是413萬,而到了2015年我國的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749萬,短短的十年間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增加300多萬人。大學生數量增多,而社會提供的崗位有限,導致社會競爭壓力加大,許多大學生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合適的崗位,存在專業不對口的現象。
(二)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形勢分析。電子商務行業是新興的行業,而且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其規模不斷地擴大,對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地增加,這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就業選擇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電子商務企業超過1500萬家,而且像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子商務企業不斷涌現,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我國有超過300所的高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特別是高職院校幾乎都開設有電子商務專業,為社會培養技術型人才。從就業形勢上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優勢不明顯。第一,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缺乏足夠的自信心,當前我國一本二本類的院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專業,與全日制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競爭中處于一定的劣勢。第二,許多用人單位都是唯學歷能力的用人模式,由于高校畢業生多,用人單位可選擇的范圍比較廣,用人單位既看重學歷,又注重應聘者的能力。第三,電子商務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唯一專業性。上述情況導致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難。智聯招聘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全國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的地區排行上,2015年上海一共需求15499個職位,廣州為12306個,北京10640個;在薪酬的排行上,電子商務職位的薪酬中上海地區最高,其次為廈門。由此可見,發達城市對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對于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來說,發達城市的競爭力也大。
二、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一)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電子商務專業培養方向過于寬泛。從當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設置上看,其主要是按照本科院校的模式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在人才的培養方向上存在籠統性,無法對本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將來的就業方向進行明確的界定。許多高職院校在電子商務專業招生時提出打造全方位的電子商務人才,但是在實際的人才培養方案上卻無法為人才培養提供足夠的環境與條件,這種全能型的人才培養方向不符合當前我國用人單位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
2.電子商務專業缺乏“雙師型”師資隊伍。我國的電子商務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起步,但是電子商務教育卻存在滯后性,進入21世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高校才逐漸認識到電子商務專業的重要性,紛紛開設電子商務專業。雖然高職院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是從電子商務師資人才的培養上看,許多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是由計算機、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畢業的教師兼任,教師中對于電子商務知識的了解較為狹窄,由于教師并不是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缺乏大量的電子商務實戰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的缺陷。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雙師型”師資隊伍,教師的整體水平與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較大的差距,許多優秀的電子商務教師不愿意進入高職院校任職,導致高職院校師資嚴重缺乏。
3.電子商務課程設置未能與時俱進。電子商務是建立在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而技術更新換代速度比較快,特別是電子商務的創新模式多元化,如從傳統的B2B模式發展到B2C、C2C模式,再到當前的O2O、O2C模式,電子商務的社會需求內容在不斷的革新,而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難以與社會需求匹配,許多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材內容陳舊,而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將最新的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知識傳授知識給學生,導致學生的知識體系滯后于社會的需求,導致學生在求職中競爭力不強。
4.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程度不足。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電子商務專業上與企業缺乏合作,學校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辦學模式多數是針對技術型的專業,而電子商務專業上較少有高職院校與企業開展合作,有的高職院校雖然開展校企合作,但也只是限于參觀實習、推薦就業等比較淺層次的合作。
(二)學生在求職就業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性。具體如下:
1.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中缺乏指導,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不足,往往在學生快畢業時才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主要是以提升就業率為目標,而不是根據學生的興趣與職業發展進行培訓。從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看,主要是鼓勵學生能就業,并不是進行職業的生涯規劃,凸顯學生的優勢。這種突擊式的職業生涯教育,導致學生無法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在就業的重重壓力下,學生無法全面地了解當前電子商務形勢,也難以對自身的優勢與缺陷進行很好的判斷,不清楚自身的就業方向,也不懂得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于是匆忙就業,導致就業后跳槽離職的現象較多。
2.就業觀念落后,存在好高騖遠情形。當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多數是“90后”,這些學生的家庭條件比較好,沒有經濟壓力,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并不高,而且大多希望孩子畢業后能夠進入輕松的單位工作。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中,多數學生考慮的是專升本,其次是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等,而且在擇業的過程中只看薪酬,不看職位的發展前景,追求面子與地位,一般不愿意進入小企業工作,認為小企業缺乏發展前途。高職院校電子商務的學生缺乏正確的就業觀,許多學生追求專升本等學歷上的提升,希望能夠在未來的就業上獲得競爭力,但是專升本只是理論知識的提高,無法很好地滿足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技能的需求,因此本科就業時依然存在困難。
(三)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具體如下:
1.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畢業生存在一定的歧視。隨著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增多,用人單位的選擇空間較大,而且電子商務行業與計算機、市場營銷等專業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導致用人單位在審視應聘者時要求的條件更加的嚴格。一些小的企業公司在電子商務類人才的招聘上設置的條件不亞于大型的企業招聘要求,對于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來說,學歷、技能掌握水平、證書等方面的條條框框容易導致其喪失面試的機會。
2.用人單位對于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足。許多用人單位在面臨“互聯網+”發展時,往往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而不顧單位的實際情況招聘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一旦招聘的人才進入公司,才發現公司當前的業務需求上并不需要電子商務人才,或者是用人單位不會正確地使用電子商務人才,公司的管理者無法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配置在合適的崗位上,不知道是將人才安置在技術部門還是市場部門,導致人才的浪費。
三、對策
(一)健全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具體可從明確培養方向、師資隊伍建設、更新課程內容、開展校企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
1.明確電子商務專業培養方向。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必須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要讓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學習的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的發展前景。高職院校在制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時,可以根據當前的用人單位需求而制訂人才培養的計劃與方案,促進人才的專業化發展。
2.提升電子商務專業師資水平。電子商務師資力量的強弱關系著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關系著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素質。當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缺乏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高職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提升師資水平:一是通過學校自己培養的方式,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培訓,不斷地更新教師的知識體系,或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讓教師進入企業進修。二是大力引進電子商務專業的碩士與博士,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
3.及時更新電子商務教學的課程內容。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產物,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高職院校要提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就業競爭力,就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及時地更新電子商務教學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學習到電子商務行業中最新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4.積極開展校企合作促進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就業。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并不突出,因此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實踐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薦更多的學生進入企業就業,促進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就業。
(二)學生方面。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學規劃職業生涯。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要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充分結合當前的電子商務就業形勢以及自身的優點、缺點,確定適合的就業方向。通過科學規劃職業生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能夠重新認識自己,對于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不斷地完善,樹立與本科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競爭的自信心。
2.端正就業觀念,增強自我認識能力。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要端正就業觀念,在充分了解當前就業形勢的前提下,不斷地提升自我認識的能力。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要認識到當前電子商務行業對勞動者職業技能的要求,并且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專業能力,在就業的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選擇,而不是盲目地根據薪酬決定。
(三)用人單位方面。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
1.樹立科學的用人觀。電子商務行業需求的人才是技術型與實用型人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在培養實用型人才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用人單位在應聘的過程中,不應盲目地根據應聘者的學歷而進行篩選,應當綜合地考慮自身的需求與應聘者的能力。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用人觀,做好崗位工作分析,根據工作分析去選擇人才,而不是根據學歷選擇人才。
2.科學開發與使用電子商務人才。電子商務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特別是電子商務的應用領域較廣,用人單位要根據電子商務人才的特點進行崗位調整,正確地使用電子商務人才,根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特長對崗位進行合理安排,網絡營銷、網絡客戶、網絡維護、網絡開發、網絡信息搜集等崗位要最大化地發揮電子商務人才的效用。
【參考文獻】
[1]吳愛萍.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與就業分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5)
[2]黃莉.高職創業教育模擬環境建設的研究與設計[J].教育與職業,2014(15)
[3]丁輝,楊力.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滿意度調查與專業社團作用分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4(12)
[4]任媛媛.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分析及對策建議[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5]黃莉.基于模擬環境的高職創業教育實踐探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3)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課題“基于電子商務的北部灣地區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研究”(KY2015LX671);2016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就業發展對策”(KY2016LX506)
【作者簡介】李微微(1983— ),女,廣西柳州人,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與物流方向研究;董 健(1983— ),男,湖北胡洪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助理講師,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跨境電子商務方向教學與研究工作。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