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承平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第三初級中學
【摘 要】城鄉接合部屬于特殊區域,特別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針對教學現狀予以充分認識,提高英語教教學質量。文章針對城鄉接合部學校初一年級英語入門教學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城鄉接合部學校 初一年級英語 入門教學 問題 策略
一、引言
城鄉接合部就是指城市和鄉村地區的過渡地帶。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城市向鄉村地區延伸,使得毗鄰鄉村地區的農業地區成為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各種城市服務設施得以興建。我校就是處于城鄉接合部的學校,作為教育單位,面臨英語入門教學問題。特別是初中一年級英語教學,入門教學中出現了教學困難。因此,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二、城鄉接合部學校初一年級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城區學生有英語基礎而農村沒有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英語語言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特別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得英語語言顯得尤為重要,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也將慢慢展開。但是,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之間存在差距,特別是英語教育方面,農村的很多小學幾乎沒有開設英語基礎教學,即便是到了初中階段,也是遵循著“枯燥讀背”的教學模式[1]。城鄉接合部學校處于城市與鄉村的過渡地帶,這里的農村學生較多,在英語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差距。正是因為農村學生缺乏英語基礎,導致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容易掉隊。
(二)城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農村學生濃厚
只有良好的語境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通常而言,好的學校,或者學校所在地的居民素質較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厚,學習方法也更為先進;相反,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由于教育得不到高度重視,就會影響教育質量。
農村學生知識面窄,對于PIZZA、KFC等新式英語詞匯難以理解,當然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而城市學生記憶這些詞匯根本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另外,農村學生對社會競爭并沒有清楚的認識,因而就不會以端正的態度對待英語學習。
(三)方言發音干擾英語發音的準確性
有一些地方的方言較濃厚,主要是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農村學生從小浸染在方言環境中,模仿周圍人的語音,逐漸形成了方言發音習慣而難以改變,這就會影響到學生英語發音的準確性。比如粵語的[l][r]不分;壯語的[t][d],[k][g]混淆;福建省的個別地方受方言的影響,[l]和[n]不分,學生因此而難以分清英語中“light”和“night”。
(四)英語教師的英語發音不準
目前的城鄉接合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教師英語發音不準確的現象。有極個別學校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沒有開足英語課程,英語課請其他科目的教師代替上。學生初學英語時,都會對教師的語音進行模仿,如果教師的語音發音不準,就會影響學生的英語發音。主要表現為教師的英語發音中,濁輔音被發成清輔音;單元音被發成雙元音,比如將“wit”讀成[weit];對于爆破沒有準確把握,或者沒有掌握連讀的技巧,比如“would you”需要連讀,但是教師往往都是分開讀。
三、城鄉接合部學校初一年級英語入門教學策略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城鄉接合部學校初一英語教學中,為了彌補農村學生英語基礎不足的問題,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比如教學play、run、sleep、study、walk等動詞時,為了讓農村學生能夠很快地掌握這些單詞,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包括有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說動詞”比賽,在說的同時,還要配合動作,而且要求小組之間所說出的單詞不可以重復。給每個小組半分鐘時間,看看哪個小組的學生說出的英語動詞最多。隨著小學生的競爭意識被激發起來,他們敏捷的思維就會被調動起來,不僅會積極地參與活動,而且還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使得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2]。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在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起來,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學生在英語語言的運用上成熟度不夠,主要缺少英語對話的機會。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英語對話進行表演,讓學生有機會開口說話,從而使得學生逐步突破語言表達障礙,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二)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城鄉接合部學校初一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不會有緊張感。教師在講授英語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展開,這就需要教師轉換角色,讓英語課堂教學變成一種活動形式。教師成為課堂活動的導演,在學生參與活動的時候,給予一定指導。比如,教師在講解“Olympic games”這個單元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歷屆奧運會的吉祥物、會徽的圖片,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奧運冠軍,并將該奧運冠軍的精彩圖片呈現出來。一些英語單詞是學生經常混淆的,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扎實地記住這些單詞并準確應用,教師可以編一些順口溜,或者用畫示意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區分。比如,對于“bring”和“take”學生在應用中就容易混淆,于是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拿來”是哪個,“帶走”是哪個。如果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就很難有效區分這兩個單詞的不同用法。此時,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轉換思維:“拿來”就意味著東西多了,所以是字母多的單詞;“帶走”,東西就會變少,所以是字母少的單詞。采用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就可以幫助學生增加詞匯量,教會學生單詞記憶法。
(三)糾正發音,增強學生英語發音的準確性
為了避免學生在英語發音的時候流露出方言口音,教師要教會學生標準發音。特別是當學生的發音與漢語的標準音存在差異的時候,教師要就及時糾正,逐漸地糾正學生的發音習慣[3]。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英語音標與漢語拼音相比較的方式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發音,但是注意不要讓學生對英語單詞標注漢語拼音,以避免學生形成不良的語言表達習慣。
(四)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針對教師發音不準的問題,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水平,尋找基本發音規律,并將自己的學習經驗與學生交流,做到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師要注重音標發音準確,同時將有關知識傳遞給學生[4]。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讓學生模仿視頻中的英語發音,從而創造一種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在此過程中,教師將英語發音模式以及學習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告訴學生。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要盡量用英語交流,對于學生交流中出現的錯誤,教師要委婉指出,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
四、結束語
隨著城市化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特別是城鄉接合部地區,農村人口越來越多,使得當地的城鄉接合部學校的教育呈現多元化,給當地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初一年級英語教學中,由于農村學生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就需要教師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易顯才.城鄉接合部學校初一新生英語差異原因和解決措施淺議[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07):166.
[2]孫慶霞.讓初一新生在導學合作中學會學習數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2):172.
[3]趙衛梅.城鄉接合部小學低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5(03):46-47.
[4]楊曉華.基于閱讀教學的英語學習需求分析與對策——以城鄉接合部初中學生為例[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6(0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