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利
摘 要:在社會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新媒體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既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又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作為特殊群體的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自然也深受新媒體的影響,即新媒體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價值取向、交往行為等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創新與實踐,積極利用新媒體的有益成果,來加以解決。
關鍵詞:新媒體 民辦高職 思想政治教育開展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246-02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既促進了人們傳播信息方式的飛躍性轉變,又引起了人們價值取向與思想觀念的根本性變化,作為網民群體中較活躍的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自然也不例外,他們對新媒體的依賴性越來越高。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來了機遇又面臨著挑戰,因此,該文主要就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1 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特征
首先,數字化。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顯著特征在于數字化,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就是較受人們歡迎的微信、微博與電子郵件等,這些數字化特征顯著的新媒體雖然發展時間不是很長,但它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其次,迅速性。就傳統媒體來說,新聞聯播是其中信息傳播速度最快的,即大約3 h可達人們視野,然而在新媒體日益普及的今天,人們可以在幾秒鐘內獲知自己所想了解的新聞信息,包括國際新聞。
最后,交互性。就傳統媒體來說,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接受者較為獨立,也就是說信息接受沒有傳播信息的權利,只能被動接受,然而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定位,信息傳播者可以扮演信息接受者的角色,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扮演信息傳播者的角色,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有被接受的可能(就是他自己并沒有主動想去知道,是人家發到他手機上或電腦自動彈出的等)。
2 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1 機遇
(1)新媒體開辟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媒體音視同期,圖文并茂,互動交流的多元化模式,更受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喜愛與歡迎,通過新媒體,他們不僅可以傳播信息而且可以交流思想。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漸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立體空間。思想政治教育變得范圍廣闊、內涵豐富、形式多樣。
(2)新媒體創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新媒體不受時間、地域的局限,覆蓋面廣、傳輸便捷,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手段,獲得新的傳播教育平臺。
2.2 挑戰
(1)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地位。新媒體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信息傳播的開放性、自由性、匿名性,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有效性與確定性,以及影響了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地位。
(2)易于引發大學生價值觀的多元化。新媒體環境下,在正能量信息傳播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良信息的傳播,如腐朽思想、違背社會道德的信息等,海量信息的自由傳播雖然可以豐富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知識,開闊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的視野,但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群體正處于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加之他們又有著極其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遇到問題時,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難以準確分析、辨別信息,久而久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容易喪失判斷力,從而影響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3 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徑
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站在社會發展的前沿,創新開展,務求實效。
(1)進行正確網絡知識以及網絡觀念的普及活動。
(2)將對廣大學生正確網絡觀念的引導內容與學校各社團的活動相結合起來,讓同學們在活動中認識和培養自己的網絡觀念。
(3)進行一系列關于網絡觀念引導的演講或者辯論賽,讓同學更加近距離的理解和了解網絡文化,這樣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念。
(4)做好輿情分析,對傾向性(正負面、褒貶義)、突發性、趨勢性進行分析,有針對性開展工作,全面研究網絡輿情,探究大學生網絡輿情的行動原因,從而為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網絡環境,并引導他們為和諧寬松網絡環境的營造貢獻自己的力量。
4 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高職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與開展
(1)利用QQ或QQ群開展學生管理工作。QQ或QQ群是當前人們在生活與工作中使用較為頻繁的交流工具,其作用越來越明顯,通過QQ或QQ群,人們既可以集體討論又可以單獨交流,在保證了交流便利性的同時還保證了交流的私密性,QQ群討論可以集眾家之所長,但發表言論要慎重,注意多傳遞正能量,少發表消極言論。
(2)利用電子郵件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事實上,電子郵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電話,它能夠為學生傳播各種信息,如圖片信息、聲音信息等,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師可以隨時隨地上傳學校信息;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可以及時查閱與了解學校情況。
(3)利用網絡論壇開展管理學生工作。網上論壇,簡稱BBS,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計算機變得越來越普及,互聯網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網上論壇作為一個可以自由發表言論的網絡平臺廣受人們的喜愛與歡迎,逐漸演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網絡論壇上,人們還可以自由表述自己對政治問題或社會問題的看法與理解,能聽到學生真正的心聲,了解輿論導向,及時引導疏通。這樣一來,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工作人員便可隨時隨地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目標的實現。
(4)利用博客開展學生管理工作。近些年,博客因其自身優勢廣受歡迎,通過博客,人們既可以表述工作感受,交流工作經驗,又可以解讀相應政策,同樣,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也熱衷于使用博客展示個人網頁,在瀏覽博客信息的同時還進行相應回復,從而構建了新的交流平臺。
(5)利用飛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飛信是一種“綜合通信服務”,即有效結合語言、短信與分組無限服務等通信方式,覆蓋完全實時、非實時與準實時三種形態的消費者通信實際需求,促使互聯網與移動網之間合理連接實現的通信服務。飛信既可以從個人電腦上將短信發給學生,不收取任何費用;又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與朋友進行語音聊天,且費用較低。
我們現在有大多數輔導員,包括生活老師利用飛信發布消息、通知。
(6)利用微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微信聊天軟件的優勢在于既可以提供即時通訊又可以提供即時服務,在有網絡的情況下,微信可以快速發送文字、圖片與視頻等,僅需消耗一些網絡流量即可。
參考文獻
[1] 劉先根,董娟娟.網絡社群化的媒介特性與管理模式[J].新聞戰線,2011(12):60-62.
[2] 黃一玲.思想政治理論課對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作用的現狀調研與分析[J].黑河學刊,2013(10):32-33.
[3] 張毅翔,李林英.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入新媒體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教育,2010(12):105-106.
[4] 曹燕寧.新媒體環境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策略[D].蘇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