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雲
【摘 要】我們一直都在強調,學好高中語文很重要,但到底哪里重要呢?等到具體回答時大家卻很疑惑,不能明確的給出一個答案。今天,我就從幾個方面為大家分析,為何學好高中語文很重要。
【關鍵詞】高中語文 學習 重要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86
首先,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要認識到語文的重要性,擺正學習語文的態度才能有好的結果,如果對學生本身來說,不認同語文這門學科,那學習的結果可想而知。我們應該了解的一點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性遠在其他學科之上。因為,所有學科的學習成果,最后都需要通過語文來表達和展示,所以,語文素質好的學生,在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方面都優于普通學生。
一、善于聽課、會聽課
我們都知道,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止一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聽到各種消息和不了解的知識,而語文水平高的人,特別會聽。他們能夠準確把握一句話的中心思想,能快速總結出講話者的意圖及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拿學生聽課來說,有的同學能夠從課堂中學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但有的同學因為語文基礎差,不能很好的吸收知識點。作為老師來說,也不能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傳遞給學生,這就導致了上課效率低下,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
二、善于表達,會說話
會說話能在多大程度上,給學生的成績帶來哪些益處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上課過程中,一位學生舉手要提問,這時候,因為他的語言組織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問題,想要問的重點也沒有表達出來,他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甚至會因為問題與答案不符,對這位學生造成誤導。還有,根據日常觀察你會發現,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腦中所想會比口中表達的快很多,如果語文知識儲備不足,就沒法做到流暢的回答問題,對知識的進一步探討形成阻力。如果從長遠發展來說,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和日常交際的增多,人與人之間的了解都必須通過溝通來實現。作為一個社會人,開口就是廢話,不能準確、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思想的人,將很難在社會上立足。還有一個誤區大家要知道,有質量的對話,不一定是那種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一人獨白,而是有營養、能傳達信息的對話,這也是大家一直在講的概念,就是要求我們在學生時代就要養成“好好說話”的習慣。
三、善于讀書,讀好書
這里說的閱讀不止教科書,還包括課外閱讀。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上,閱讀是最強有力的輔助。高中時期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量,能夠幫助我們學習知識,并且游刃有余的閱讀更多的圖書,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隨著知識的增多,學生會渴望學習到更多,從而進行更深入的閱讀。隨著閱讀面的逐漸寬廣,了解的知識就會越來越多,無論是什么,都想隨手翻閱,并從中獲取知識。如此一來,學生自身的知識架構便搭建完成,并越來越完善。在課外時間,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夠很好的閱讀并吸收到知識。
四、善于寫作,文筆好
語文知識充足且語文成績好的同學,往往作文成績不會太差,文筆好,辭藻華麗且優美。很多學生為什么成績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預測中,作文成績太低導致整體的測試成績不高。那是什么原因產生了這種結果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的語文知識儲備不足,語文成績基礎差,很難系統的寫出有條理且流暢的文章。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不少高中學生的作文,不僅流于表面,而且字詞句不通順,這是知識單薄、詞匯不足、基礎不扎實導致的。
綜合這幾點來看,語文的學習尤其是高中時期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那面對高中學生,語文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我們應該如何修正和提高呢?
首先,培養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養成,按理來說越早培養越好。但有句話說的比較貼切“好飯不怕晚”,好習慣的養成任何時間都可以。那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就是高中老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除了日常課本知識的傳授外,在課下要組織學生閱讀,在班級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久而久之,學生會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有特例,有的學生,很喜歡課外閱讀,但語文成績并不好,反而拖累了學習,這就是在課外閱讀時,沒有對課外讀物進行適當的篩選。老師可以每周為學生推薦適合的書籍及類目,每周的作文課或者分享課,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閱讀的書籍,并總結從中學到的知識及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學生之間互相討論,更能加深印象,從而吸收到好的知識。在閱讀時,重點或者有意思的話要做標注或摘抄記錄,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同類型的內容便能快速反應。
其次,提高寫作水平。很多學生反饋,自己對作文就是討厭,不感興趣,大多數時候會抓不住作文的命題及出題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就會越來越討厭作文,把它當成了一種負擔。這種情況,老師要做的就是教導學生正確的寫作方法。現代作文,很多都是命題或者是看圖寫作,隱含的意思都通過文字或圖片巧妙的表達了出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先把高中階段的作文出題類型做分類,再通過同類型的命題來做練習,經過系統的練習和糾正,學生在審題和寫作時就會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做題方法。想提高的前提就是反復的練習,學生可以對同一個主題進行不同方向的寫作,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寫作風格,每日記日記及短篇的作文寫作練習,都會有所收獲。
最后,學會思考和分析。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一種工具,無時無刻不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基于這個原因,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科抱有僥幸的心理,認為隨便就能得高分,事實證明這些都是錯誤的觀點。如何掌握學習語文的精髓,就得學會思考和善于分析。看一道題不能只看題干,要縱觀全局,才不至于理解偏頗。就拿長篇古文《滕王閣序》來說,內容很長,優美的句子很多,千萬不要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全篇通讀,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標注重點和難點句子,了解了現代翻譯之后,再通讀一遍,既能加深印象,又能再次尋找重點。等到這篇文章徹底理解后,再背誦就會事半功倍。
語文是最好的思維工具,學好語文能夠有效地將不同的思想和資料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通過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可以得出,大部分學生語文學科會落下或者成為弱課,是因為,對學習語文知識不積極,學習的熱情太低。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我們要知道,學習和創作都離不開語文這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