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張崢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本文首先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有效教學含義以及特點進行研究與歸納。然后,對影響體育與健康課程有效教學的因素進行分析,該因素主要包括體育教師因素、學生因素、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等4個方面。最后,提出能夠提高體育有效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體育有效教學內涵影響因素措施
依據河南省教育廳轉發的《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為了適應新時代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體育課程改革是必須的。然而,體育課程改革又要以具體的課程實施,也就是課堂教學作為核心環節,而體育課程實施的主要陣地在課堂,其基本途徑是教學。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現代化教學方式已運用于體育課堂,但是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現狀并不令人樂觀。因此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有效教學的理論意義及特征
體育與健康課程有效教學的理念,首先是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進步和發展。其次要求以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習為宗旨。第三,要求體育教師要具備效益意識,既注重體育教學活動的收益。第四,要求體育教師要具有反思意識。要求教師不斷的反思與探究教學過程,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體育有效教學的特征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體育教師的具體教學行為體現出來的特征,主要包括:(1)教師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教案編寫、了解學生、場地器材準備;(2)清晰明了的教學思路;(2)科學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3)有效的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多元化發展;(4)高效的利用課堂時間;(5)教學內容的量度適中;(6)重視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把控;(7)要求體育教師要有現代化的教學理念。
二、體育有效教學的影響因素
(一)體育教師因素
影響體育有效教學,教師因素主要包括:(1)教師的教學理念。體育教師的現代化理念,決定著教師自身能力資源,即智力、知識、和想象力發揮的有效性。(2)教師所具備的學科教學知識。豐富的學科知識可以提高特定知識教學的功效;有效促進學生對教材的理解。(3)教師的責任感。(4)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教學準備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檢查評價能力。(5)體育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
(二)學生因素
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不只是靠教師的教,還要靠學生的學來共同提高。教師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和高效的課堂組織,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影響體育有效教學,學生因素主要包括:(1)學生的體能和體育技能基礎。體能是提高運動技能的基礎保證,運動技能基礎則對學習新的技能具有良性的遷移作用;(2)學習策略。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通過某些程序、規則、方法等主動對學習活動所做的自我調控;(3)學習動機。(4)學習興趣。(5)學習的參與程度。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參與程度的高低是衡量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
(三)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要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保持每節課的教學信息量。信息量過少,環節松懈時間浪費;信息量過大,學生就會吃不消,產生挫敗感導致教學效益低下。因此,選擇“什么內容”,“多少內容”是兩個重要的因素。體育教學中的內容分為有效內容和無效內容。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內容的數量密切相關,且數量要保持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另外,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符合學生的興趣對教學效果也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四)教學環境
體育教學環境是指與體育教學有關、影響體育教學并通過體育教學影響師生的諸多客觀條件的總和。一般可分為物質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三大類。良好完備的體育場館設施以及體育器材可以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由于體育課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外進行,所以天氣也是影響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人文環境是指師生的道德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另外,同場上課班級數量的多少對體育教學效果也有重要的影響。
三、提高體育有效教學的措施
(一)體育教師的持續再學習至關重要。知識都具有不斷更新的特性,作為一名跟得上時代步伐的教師,就必須有積極向上,不斷追求學習的精神。不僅提高自身專項教學能力,更應該全面培養綜合業務水平。
(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基礎。良好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必然會推動教學有效性的大大提高。
(三)體育課程結構體系設置的優化。學生整個在校期間所要經歷的體育學習至少是兩年。在這兩年中,每個學期都要有詳實的教學內容和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及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了學期目標還要有學年目標,最終為實現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四)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讓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學習到體育知識,更能在學習中慢慢釋放自己,學會排解心理壓力。體育考試不再是壓力,而是自我展示的平臺,提高自信心。
(五)引入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讓體育學習與職業相聯系,加強職業所需的身體素質鍛煉。
參考文獻:
[1]李金宇.對中職學校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開發的思考[J].當代職業教育.2010(7):22-24.
[2]彭慶文.對綜合性普通高校體育學科建設的若干思考[J].體育學刊.2011.18(6):81-85.
[3]吳潔.基礎教育體育課程“好課”的判斷[J].體育學刊.2013.20(2):62-64.
[4]汪海軍.淺談中職特色的體育課堂[J].文理導航.2013(9):30.
[5] 許燕、王偉.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健康教育.2013(3):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