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逸儂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本文運用了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對初學者步法特點進行研究分析,這些步法運用到了并步、墊步、交叉步、蹬步、跨步、騰跳步等組成在場上移動的方法。
關鍵詞 羽毛球 訓練 步伐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西安體育學院羽毛球?qū)m楆?2名學生的步伐練習。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通過翻閱相關的圖書資料,進行網(wǎng)絡查詢,檢索和羽毛球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整理,了解相關的研究現(xiàn)狀和進展情況。
2.咨詢法
對西安體育學院的羽毛球老師進行咨詢,對社會羽毛球教練進行咨詢,收集有關羽毛球步伐的訓練手段。
3.實驗法
將22名同學分成實力相差不多的兩只隊伍,一組進行正常訓練,而另一組進行針對步伐所需要的訓練,兩隊運動量大體相同,訓練一個月后再將兩者進行比較,進行實驗結論。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步伐技術的特點
羽毛球運動的步伐包括跨步,墊步,跳步,交叉步,蹬步組成。而在場上步伐移動是由起,動,停,回幾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組成。起動則是從靜止狀態(tài)下的站位向來球方向發(fā)力移動的過程,他是取決于自身的反應和判斷能力。移動是指在站位的位置到來球方向位置的移動過程。而制動是向?qū)Ψ絹砬蚵潼c處的方向快速的移動過程,在移動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自身的慣性和重心的平穩(wěn),以做好回擊球的準備動作。回動是指在擊完球的瞬間迅速回到中心位置的過程,來準備好迎接對方的再一次攻擊
(二)專門訓練理論
1.專門性原則
根據(jù)羽毛球的技術特點,需要訓練自身的爆發(fā)力,是指人體能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影響爆發(fā)力的主要因素是肌肉力量的變化和收縮速度的變化,爆發(fā)力是羽毛球運動員的重要專項素質(zhì)之一,因為羽毛球運動技術動作大多都需要爆發(fā)力進行完成。
2.針對性原則
要發(fā)展小肌肉群訓練,在進行負重抗阻練習時,一定要把復核施加在該肌肉上,而且盡力使負荷抗阻方向與肌肉收縮方向相反。其他肌肉不參與或少參與發(fā)力,要充分鍛煉到某一塊肌肉。
3.系統(tǒng)性原則
步伐訓練應該要進行系統(tǒng)的安排,只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才能有好的效果和持久性。否則,一旦停止訓練,肌肉力量就會消退。有人證明:堅持每天訓練20周,肌肉力量增加一倍,但停止訓練30周,已經(jīng)增加的肌肉力量就會完全消退。
(三)起動上面的移動訓練
對于來球應有足夠的反應判斷能力,就是要從球操的中心位置上的準備接球姿勢轉變?yōu)橄驌羟蛭恢蒙系某霭l(fā),成為起動。起動一定要突出強調(diào)步伐的快速,一場比賽中要反反復復起動百次,所以就必須要做到反應的敏捷,準確判斷出擊球點和起動的準備姿勢的正確。
(四)左右移動的訓練
左右移動的步伐主要應用在中產(chǎn)兩側邊線進行的接殺,很多羽毛球愛好者左右的接殺步伐都對,但是在比賽中卻陷入被動。只能做到1到3次左右的移動,最明顯的是在重復落點時,都陷入被動。針對這種情況,進行左右移動訓練。
(五)羽毛球步伐的前后移動訓練
主要是針對從中心位置到網(wǎng)前的移動再到后場的移動進行訓練,如何快速和協(xié)調(diào)。在很多球路上都會運用的到,如:殺上網(wǎng)技術,吊上網(wǎng)技術,控制底線打網(wǎng)前,控制網(wǎng)前打底線,這些羽毛球最簡單的進攻方式都有用到前后移動的步伐。
(六)羽毛球體能儲備訓練
在所有球類運動中,羽毛球運動量是最大的!而且羽毛球運動的特點需要的是速度和耐力,供能的放方式是有氧供能,并且伴有少量的乳酸性有氧運動,并且一場比賽中比賽時間往往超過半小時,有的甚至超過一小時!在一場旗鼓相當?shù)谋荣愔校w能儲備就更重要了。所以需要我們有更多的體力去跑。
(七)柔韌練習
拉伸韌帶,原地坐下,雙腳成開立,用右肘去碰左膝蓋,這樣會拉伸背部和左腿部韌帶。反之拉伸右側腿部韌帶,坐在地上,兩腳掌相對,兩膝關節(jié)向下壓,這樣拉伸髖關節(jié)。
(八)步伐常見的錯誤及糾正
移動的判斷錯誤:對于對方的來球判斷錯誤,判斷不好對方的來球落點,使我們作出錯誤的動作,例如求得落點在我們的身體的前方(后方),而我們卻向后場(前場)移動,又例如左右兩側我們向反方向移動。
起動反應慢和移動速度慢:對于羽毛球初學者來說,起動和移動都是一個比較難和枯燥的練習,所以相對于初學者的反應和移動就比較慢。
步伐和擊球動作不協(xié)調(diào):要想步伐與擊球動作完美的配合就要對來球有很好的判斷力,并且要有很好的起動反應能力,再配合上移動的速度和重心的平穩(wěn)轉換。
(九)如何提高步伐移動的靈活性
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看看專業(yè)羽毛球運動員的比賽視頻,多學習他們的步伐動作,多進行實地訓練。上課多與老師進行討論,讓老師在理論和實踐上指出導致步伐不輕盈不靈活的原因,因為初學者的重心在打球時都會放的比較低,因此就影響到了步伐的靈活性。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沒有仔細的研究技術動作,步伐的移動,不認真訓練都會導致步伐不到位,從而影響靈活性。
三、結論
羽毛球的步伐訓練不僅僅提高了運動員前后速度,左右速度,起動上面的移動速度,還使步伐訓練所需要的小肌肉群得到了訓練,身體協(xié)調(diào)性有明顯的提高,提高了運動技術的水平,為羽毛球教學和比賽提供了實踐應用價值。
根據(jù)羽毛球的運動特點進行科學、有效的運動訓練,讓初學者先掌握正確的握拍與揮拍的基本技術,才能更好的進行羽毛球的訓練,才能有更好的羽毛球造詣。
參考文獻:
[1]王金朝.淺析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步伐訓練[J].2013.1(4):23-26.
[2]鄭波.淺談羽毛球步伐練習[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