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福
摘要: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為導向,以其傾聽能力培養的必要性為基礎,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結的方法為依據,著重討論了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傾聽能力培養的方式方法,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具體教學活動提供一些建議,并選擇科學的適用的方法論進行教學活動,綜合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傾聽能力;培養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傾聽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綜合思維與語言發展,也是學生學習人文與綜合科學技術的前提條件。[1]因此,小學教師對于學生的傾聽能力培養就顯得尤其重要,也是小學語文教學課程大綱的課程標準要求。
一、借助典型案例
小學生因為其愛玩好玩的天性,在課堂中總會出現不集中注意了聽講,整體傾聽能力水平不高,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交頭接耳,擺弄文具等現象時有發生,語文教師首先得學會理解這些有礙課堂教學和學生傾聽能力培養的行為,并針對性思考解決辦法。具體可以是,當教師注意到某個同學沒認真聽課時,讓他起立回答剛才老師講過的問題和知識點,這個時候學生肯定是回答不上來的,但也不要直接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而是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這是錯誤的行為。比如老師可以贊揚該同學之前剛剛獲得班級勞動模范,班級樂于助人等好人好事行為,老師相信該同學在未來的課堂教學中也能成為班級的標桿,這時候學生得到夸獎,而且可以意識到自己可以做的更好。老師就可以以此作為典型案例,教導其他課堂傾聽能力稍強的同學在其他方面也要向該同學學習,從而達到學生整體綜合能力提高的效果,一箭雙雕。[2]
二、積極營造適合小學生語文教學的課堂氛圍
基于小學生年齡的考慮,小學語文教師不能期待學生能在全部的40分鐘內自始至終都能保持高效和精力非常集中的傾聽,大多數的現實情況是,在課堂教學的前半段,學生的思維還能跟得上老師的教學進程,20分鐘以后,學生的各種不集中與小動作就會開始,大腦里開始期待下課,期待下課的自由與嬉鬧。針對這樣的現實客觀狀況,老師可營造一種學生普遍喜歡且樂于接受的課堂氛圍,構建積極輕松又非常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與學生積極傾聽的環境,目標是提高小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度和培養通過傾聽獲得更好學習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為更好的處理和應對小學生天生愛玩好玩的特點,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一些游戲環節,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更多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例如,老師可以以班級的行或者列為單位,給第一位說一句話,然后讓第一位同學告訴身邊的同學,然后依次傳遞到班級行或列的最后一位,并讓最后一名同學起立回答他聽到的內容,對于傳遞正確的行和列,給予優秀專心聽講同學稱號獎勵。一方面,這樣的設置學生參與度非常高,且解決了學生想同身邊同學講悄悄話的問題,另外,也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傾聽能力。說到底,小學生傾聽能力培養還是在于學生自身的態度和積極性,只要通過合理的引導和鼓勵,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好,難度在于如何提高和培養他們對于傾聽的意愿度。
三、專業的傾聽能力訓練
首先,語文老師可以在課程講授過程中設置問題,在講課之前,先明確告訴同學要認真聽講,課程講授完成之后,需要有同學起立發言。一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適當的聽課緊張度,二來也間接的培養了學生的傾聽能力。之后,要其他同學來對回答問題同學的發言進行評價, 或贊同或不贊同或部分贊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聽講注意力必定會非常集中,聽說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也會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3]
第二,通過愉悅的對談式故事式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傾聽能力訓練。在小學語文教材的課程內容中,有非常多的兒歌、童話故事、寓言故事以及插畫。沒有孩子喜歡說教,但也沒有孩子不喜歡聽故事。老師可以以非常輕松愉悅的對談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課文插圖的理解與感知。以講故事的方式對文中的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進行故事式教學,如果課堂時間允許,可以讓同學對故事進行復述,學生心中一定會充滿著樂趣與期待,從而大大降低學生“假傾聽”的錯誤行為。
最后,訓練傾聽要點。在基本的傾聽能力和意識得到培養之后,要循序漸進的培養對傾聽內容進行重點提煉,要求同學在眾多的傾聽到的信息中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對于課堂來講就是課堂重點內容,對一些鋪墊性和過渡性的文字信息進行過濾,從傾聽到的內容中總結出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自此,學生的傾聽能力才可以從態度和意識的改變,到量的積累最后到達質的飛躍。這也是學生傾聽能力培養的終極目標。
四、組織班級傾聽類語言活動
現在科技發展也在不斷深入到教育行業中,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接觸互聯網,雖然部分偏遠山區因條件限制,還沒有接觸到,但電視的普及率已經相當高。老師可以布置給學生一項家庭作業,就是回去在家長的陪伴下看一個少兒節目,或者新聞,或者故事片。然后組織同學就自己的所看所聽,復述內容或者對看到聽到的內容進行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讓班級同學集體投票選擇出優秀的同學,給予“講故事小能手”、“傾聽小博士”等榮譽稱號,在班級給予表揚,且發一封表揚信讓同學帶回給自己的父母,增加學生傾聽主動性和自豪感。學生自己推選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自己有哪些地方不足的過程。做任何事情,既然態度決定一切,學生有了積極向上的傾聽興趣,培養其傾聽能力便不再難。[4- 5]
五、結語
綜合來說,小學生的傾聽能力,直接影響著其學習綜合知識的能力,如果傾聽能力得不到培養,其學習任何一門學科的難度都會被無形的放大,從而大大降低小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往嚴重了說,如果一個“不聽話”的孩子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教育,影響的很可能就是孩子的一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更好的擔起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培養的重擔,借助科學的理論依據,并與實踐相結合,讓我們祖國的花朵得以更好更美的盛開。
參考文獻
[1] 馬莉波.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5,(2):62-62,63.
[2] 張潔.培養傾聽能力,強化綜合素質——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6,(90):33.
[3] 張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真傾聽"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9):411-412.
[4] 俞正鳳.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真傾聽”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3):406-406.
[5] 于惠琴.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中旬刊),2016,(6):14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