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平
摘 要: 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的教學是最難的部分,許多學生不喜歡寫作,導致學生對寫作沒興趣。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從結合讀書活動,改變作文的教學方式,在增加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使學生逐漸對于作文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閱讀基礎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179-01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正在實施的《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科的性質有了新的定位,給我們廣大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新的方向。它強調語文教育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學會寫作。
語文作文教學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當前我們大力提倡的語文素質教育的核心。下面,是自己結合閱讀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利用課文已有內容,啟發學生續寫作文
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名篇佳作,有些文章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補寫開頭和結尾。續編課文,不應拘泥于一種固定的答案,可以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發揮想象,啟發幼學生求異、求新、求奇,開闊思路編出多種不同的故事結尾。如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已》讓學生再敘寫一個結尾,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創作激情很高,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并把他們的作品在課上交流,讓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以教材名篇為樣板,熟讀后“模仿”作文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范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范文,讓學生從范文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例如,學習了《春》一課后,讓學生學習了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了《夏》。實際上學生進行模范性寫作訓練時,創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造性思維的雙翅,慢慢地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三、課外推薦,博覽群書,用知識充實作文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我要求每位學生堅持摘抄課外語段,每抄寫一篇文章,內容可多可少,寫的文章必須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拜生活為師,做生活的有心人。我有時還專門拿出一節課來讓學生表演,由學生到講臺把自己的作品讀給學生聽,學生對此興趣很濃。由于是讓學生自由去寫,多數學生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展現了自己的生活。比如有個學生讀著讀著竟潸然淚下,這不正是她真實生活的再現嗎?我還讓學生們自己組成評委會,對每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從書寫、閱讀到作品等多方面來評價,這樣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也給同學們創造了一個互相交流的機會。我則以鼓勵,肯定為主,重視對學生寫作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關注學生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意的表達更是大大的鼓勵。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鍛煉了學生規規矩矩地寫字,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清楚連貫地說話,清楚順暢地寫作文,可以說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讓學生在活動中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在實踐中運用語文,學好語文。還要向學生推薦優秀書目,引導學生閱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書非借不能讀也”,一個人的力量是小的,群體的力量是巨大的,讓每位學生找一本書,班級成立圖書角,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有時把一些富有時代氣息的雜志推薦給同學們看,讓他們做好筆記,讓他們關注熱點、關注焦點、關注生活。
四、挑選學生和教材典型范文,師生共同講評作文
我的作文講評,除了在作文課進行作文講評外,更多的則是把學生作文中的優缺點帶到講讀課上去講評。這有個好處,就是把范文當作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出學生作文的瑕瑜,使學生們從對比中得到啟發,受到教益。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欣賞鑒別能力,又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寫作水平。
學生在作文中對人物進行肖像描寫,寫到眼睛時總愛用“炯炯有神”、 “水汪汪”、或“暗淡無光”等詞語形容人的眼睛,這當然比不用這些詞語去描寫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個模子里鑄出來似的,這就把人們本來是千差萬別的眼睛寫得既熟又俗了。在學習《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寫時,我把作品中對祥林嫂眼睛的描寫作為教學的重點之一。魯迅筆下的祥林嫂,第二次來魯鎮時,她“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廟捐了門檻后, “神氣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行將結束的祝福前夕,則“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轉,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而祥林嫂在這之前遇到“我”時,要問“一件事”,“她那沒有精彩的眼睛忽然發光了”。這樣結合范文講評作文,具有較強的啟發力量和說服力量。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對語文作文教學充滿了信心。世界是無窮的,生活的魅力也沒有止境,只有讓學生們用自己年輕、熱情、充滿生命活力的目光去熱烈地感受,大膽地發現——整個世界都是屬于他們的,我們的作文教學就一定能迎來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黃合成.初中作文教學初探[J].讀寫與雜志,2011
[3]張海香.初中作文教學窘境及教學意見[J],中學敖學參考,2011
[4]張海萍,淺談初中作文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