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霞
【摘要】土地是國家和社會寶貴的資源和最大的資產。進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和規范土地市場,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切實保護、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筆者針對日益緊缺的土地資源,提出了相關的解決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土地管理;必要性;策略
近年來,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認真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履行職責,取得一定的成績。土地是國家和社會寶貴的資源和最大的資產。進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和規范土地市場,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切實保護、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以下筆者結合當前實際,對新形勢下土地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營造良好的土地市場環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面對客觀環境帶來眾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更大的挑戰。 因此, 必須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場制度,營造良好的土地市場環境,加大對土地市場的管理與經營活動的監督和檢查力度,堅決杜絕違法土地交易活動的出現,通過政府各民眾的團結協作,推進土地法制化管理的建設步伐。強化規范利用土地資源制度的改革,建立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土地交易市場,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全面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優化管理模式
最近幾年,經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我國在農村土地的整治過程之中,不斷地優化土地的管理,發展了一套有效的模式,有利于廣大農村用以參考惜鑒。一是選址踏勘。在野外踏勘基礎上,形成了每一個項目的詳細踏勘報告;二是項目入庫。以論證會等形式,按照以下項目的入庫原則以及條件來確定入庫項目。(1)項目選址要符合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2)突出重點,強化示范效應。(3)統籌兼顧原則。(4)適當規模原則。(5)項目入庫和項目所在的國土部門、地市縣政府及鄉鎮的領導都應該重視項目區的收益群眾所期望的程度;三是規劃設計。在確立入庫項目之后,由政府的土地儲備整理交易中心進行組織設計相關單位的土地招投標工作。依照設計單位的詳細設計經歷、設計業績和設計資質來選定設計單位;四是實施整理。政府的土地儲備整理交易中心進行監理單位相關招投標的工作,經由市縣的土地整理中心進行施工單位的部分招投標工作。
三、加大土地管理制度的建設
人們只有認識到土地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水平。因此,我國各級政府應當有效提高民眾的思想意識,通過創建組織協調制度來從宏觀上掌握土地的利用率,并且通過一些優惠措施來提高民眾節約集約土地的積極性,增強民眾的責任意識。因此,各系統的干部應當具有一定的責任心,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手段向民眾宣傳關于土地管理的政策和法規,鼓勵民眾掌握土地政策,進一步提高民眾對于土地管理的認識。目前,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我國需要建立健全的相關制度。第二,各部門應當通過一些措施來保護當前未開發過的土地,合理控制這些土地的開發,防止荒漠化的擴大。第三,在退耕還林的過程中,各部分應當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從而使我國的森林生態系統和草原生態系統得到改善。第四,我國在土地執法方面應當得到創新,使日常的管理工作和基層組織的工作得到有效結合,加強對于土地執法的建設。
四、加強土地市場制度建設和監管力度
為防止政府在土地一級市場濫用權力,操縱土地價格,應加強土地市場制度建設和監管力度。加大“招拍掛”出讓土地的比重,對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程序進行嚴格的法制化管理和監督,使土地價格在市場機制下自然形成。并將土地市場的各類信息,包括招投標程序、招投標信息、招投標結果等對社會進行公布,以利于公眾監督。嚴格落實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杜絕為招商引資等地方利益以超低價出讓土地,導致國有資產和國家利益的流失,以及對市場價格的擾亂。嚴格落實省以下垂直管理和土地出讓金收支兩條線制度,使土地征用和土地出讓與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離開來,由省級和國家政府對土地收益進行重新分配,避免地方政府權力的無度擴大和由此而產生的尋租行為。
五、切實加強土地利用的宏觀管理
編好規劃,加強監管 隨著地方城區建設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土地資源需求無限增加與土地資源有限的矛盾加劇。抓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至關重要,在管理和利用土地資源的具體措施上,要以規劃為起點,實行總體部署,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龍頭”作用,嚴禁擅自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科學安排公共建設用地,積極引導工業項目向產業基地和工業建成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同時建議政府加大對土地管理和合理利用的督查力度,對違章建筑,不得以罰款、補辦手續取代,要強令停工拆除;對違法者要繩之以法;對主管部門要追究責任。一是抓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二是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制度, 嚴格審批和足額收取占地費。就是劃定的基本農田, 不管占地多少, 都要嚴格按??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規定的權限審批, 并繳納占地費。擴大基本農田保護范圍, 凡是近期內不用的耕地全部保護起來, 徹底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劃遠不劃近、劃劣不劃優的問題。三是積極參與城市規劃的審核。根據人均用地面積現狀, 重新核定市、縣人均用地面積標準, 并研究出控制城鎮用地向外延伸的辦法。按照重新核定的人均用地面積, 嚴格審核把關。
總之,正視目前我國土地利用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加強土地管理的意義,積極實施加強土地管理的相關措施,是維護我國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需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持續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的走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道路,保護土地資源,加強土地管理。
參考文獻
[1]孟虹,完善我國土地管理體制的幾點建議[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
[2]孫淮,探索城鄉一體化現代地籍建設實踐 [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4.
[3]丁娜, 土地供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問題[J]. 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
[4]侯建國,土地供應將向普通住房傾斜[J]. 中國土地. 2007
[5]張俊梅, 淺談土地供應模式與土地利用效果[J]. 中國農學通報.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