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課,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同樣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養。本文中,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自主學習 情境教學 學法指導
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主渠道,同時課堂教學也是師師互動、師生互動的交互過程。課堂又是我們老師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新課程理念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要交給學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主動性、自主性。因此必須要優化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給學生充裕的學習時間,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形式上開展情境教學,營造學習的氣氛,給學生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我們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中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來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使學生們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快樂的學習。
一、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熱情
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喚醒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她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它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在情境教學中,教師積極引導,精心的課堂設計,同學們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種能力得到提高與發掘,給同學們自主、趣味、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讓教學課堂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情與境的相互作用下得到強化,求知而樂,求索而奮,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如教學我們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教學案例:小剛、小明的年齡和是30歲,小剛年齡的2倍比小明的年齡大8歲,問小剛和小明的年齡各是幾歲?這是我們老師課堂情境引入:如果假設小剛的年齡為X歲,同學們你們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小明的年齡嗎?在此過程中實際問題的導入,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加以引導:小剛的年齡可以用兩個不同的式子30-X與2X-8來表示,說明數量關系可以有字母的關系式來表示。在本題學習中有兩個不同的式子來表示同一個量,因此我們得出:30-X=2X-8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方程。教師的情境引入,以實際問題導入課堂,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個量,這樣很自然地列出了方程式。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情急教學下,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了點撥,學習能力得到了喚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思考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二、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樂學,探索新知
課堂教學就是教與學的過程,對教學最好的解釋就是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兩者只有有機地統一結合起來,我們教師才能有效地實施教學任務,而且還向學生提出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進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課堂教學就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探索,讓學生自己去演繹、推論,課堂上講的少些,讓同學們在學習中發現多些問題。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學生學習學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大膽的設疑、解疑。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提出問題,并幫助同學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問”的習慣,使學生養成對問題的探究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養成探索知識的能力。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
創新思維是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在問題的見解和理解上具有獨特性、求異性、靈活性、聯想性。它是種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而這種思維方式不是與生具有的,而是有后天的培養鍛煉出來的。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有利于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初步方法,積極主動地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實驗表明,一個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的人,他往往勤奮學習,善于鉆研,勇于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營造創新學習的氛圍,呵護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言,大膽的質疑,給予他們展開思維空間的自由,對同學們這種對待問題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我們老師要加倍地保護與激勵,樹立同學們的自信心,培養創造性思維。
四、設計探究性作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
作業習題是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培養能力的教學手段。我們老師具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探究性問題的作業,便是在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而又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老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是對教材的擴展和延伸,為學生了解,研究數學提供了素材。
案例:我們在教學中學習勾股定理時,老師可以做教學設計讓學生課后探究。
1.驗證勾股定理的不同方法,嘗試自己去驗證,總結學習驗證中的特征。
2.嘗試各種方法不同的表達方式
3.利用角邊的定律:勾股數組程a2+b2=c2的正整數組(a,b,c)。(3,4,5)就是勾股數。也就是說,設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為a和b,斜邊為c,那a2+b2=c2。
4.不同的證明方法:做8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設它們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再做三個邊長分別為a、b、c的正方形,把它們像上圖那樣拼成兩個正方形.從圖上可以看到,這兩個正方形的邊長都是a+b,所以面積相等. 即a2+b2+4×1/2ab=c2+4×1/2ab, 整理得a2+b2=c2通過不同的論證方法,讓同學們體會數學的奧妙,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總之,我們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己在教學管理理念的創新與變革,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情境教學,活躍課堂氛圍,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溝通師生情感的交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同學滿在學習過程中樂學、會學,正真體會到學習帶給他們的快樂,同學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不由自主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自熱也在提高。
參考文獻:
[1]馮光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08).
[2]王麗敏.教學時巧用多媒體 優化初中數學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7).
(作者單位:廣西岑溪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