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要:在藝術實踐中,音樂表演人才必須要通過各種音樂表現手段才能成功地塑造音樂形象,充分揭示出音樂作品的內涵。聲樂表演人才的二度創作在音樂的整個創作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聲樂表演人才必須具有極佳的音樂素質、心理素質、文化修養、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音樂表現需要的各種技能技巧。
關鍵詞:聲樂表演人才;技能訓練;素質培養
一、技能、技巧的培養
(一)建立歌唱通道
要想具有較強的演唱能力,首先必須建立一條科學的歌唱通道。 歌唱的通道,是指演唱者本人的歌唱腔體組合,包括頭腔、鼻腔、口腔和胸腔。很好的聲帶閉合即音源,加上氣息的對抗,形成混合聲的全通道共鳴,經氣壓周邊輻射,再形成全身共鳴。在教學和演唱過程中,我采用“吸氣狀態”的提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吸氣”時的喉嚨狀態,就是歌唱時的喉嚨狀態。吸進的氣流要形成上有“哼”、下有“嘆”、中間“開”的狀態,并且建立在統一的垂直線上。
(二)如何解決通道中出現的毛病
在唱歌中,不管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通道的暢通,影響聲音的共鳴和循環,同時會造成不平衡,從而影響作品的表現力。通道中存在的問題有:(1)位置低一一指哼鳴的位置低。如軟腭抬得不夠高,假聲獲取的成分少,混合聲效果會差。而且,哼鳴不好,哼不住,還會造成嘴緊、氣淺。總之,哼鳴位置不夠,就等于失去頭腔。失去了頭腔,就等于失去了歌唱的靈魂。(2)喉音一一即喉部有力量存在。喉音常有提,擠、卡等幾種毛病。這些都會影響聲音的通暢,形成不好的音色。解決這類毛病一般采用吸、笑、嘆、哼、松等手段。在曲目選擇上,通常選用開口音較多的,特別是那些與u母音能有利結合的曲目來訓練。(3)提氣一一指氣息沒有完全嘆下來。解決此類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在保持高位置的前提下,加強嘆氣。通常選擇一些節奏緩慢、下行多的、字少的曲目來練習。
(三)聲音色彩的調整
良好的音色是表現一首聲樂作品的重要手毆,是聲樂作品美的具體體現。由于每個人的生理條件的不同,其天生所具備的基本音色也是不相同的。在具備了歌唱要求的生理條件后,其音色還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在很好的歌唱通道中,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歌者在原有基本音色的基礎上發出歌唱需要的更美妙的音色。首先要遵循的是不能破壞“u”通道的完整性,一切手段只能在通道中完成。只有這樣,混合聲才能有保證,聲區才能統一,個性的音色才能保持不變。
(四)歌唱的語言與風格
聲樂不同于器樂。它不僅用人聲這個樂器來唱出美好的聲音和旋律,還要用語言來表達聲樂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歌唱發音的好與壞,與漢語發音是密不可分的,要解決歌唱的風格,首先就要解決咬字問題。清楚的發音動作是咬字清晰的重要因素。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由于地理位置、語言文字、風土人情、勞動方式、審美觀點、欣賞觀念各不相同,這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演唱風格和特色。而所有這些,都要由歌唱者去表現,在實踐中進行再創作。在建立通道、調整音色的訓練后,演唱者己基本具備了聲音通暢甜美,音域較為寬廣、聲音表現力豐富的特點,為了準確地表現歌曲的風格,就要特別注意了解所唱作品表現的地域風情以及人文背景。只有這樣,才能使你的演唱水平逐步達到成熟和完美的境地。
二、關于聲樂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
(一)聲樂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
在聲樂教學中,不少的人往往比較重視歌唱的各種技能技巧,而很容易忽略另一個重要問題一一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情感、意志、個性特征等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在學習和實踐中影響,甚至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歌唱者對生理的感覺、情感的表達、歌唱者的技術水平能否向更高層次發展。因此,好的歌唱者都懂得怎樣調節和控制自己。
1.感覺和知覺的調控功能。從心理學角度而言,聲樂技術訓練中的感覺,一方面包括豐富的知覺特征;另一方面著重是指感知系統與運動系統的綜合作用感。運用多種感覺技能的互相作用及各種感覺的互相影響,對于提高技術訓練效率有著特殊的意義。
2.外部感覺與內部感覺的綜合作用。歌唱發生的動作,是在大腦支配下的運動。當信息進入大腦皮層,大腦的中央前回區域指揮各部位形成歌唱發生所需的運動程度,從而使身體各器官為演唱服務。
3.聯想的調控功能。在發聲訓練中,我們可以啟發引導學員在學習中通過對生活中各種動作的比喻,憑借自己的思維,展開豐富的想象,使發聲的原理和機能中各種比較抽象和不易說明的概念變得清晰可辨,從而啟發學員對自己的聲音所要達到的狀況的理解,進而啟發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
4.記憶的調控作用。學習的記憶主要包括感知覺的記憶、情緒和發聲運動覺的記憶。首先,是視覺的記憶,包括旋律、歌詞、節奏的記憶,也包括把歌唱行為的視覺形象記在腦子里。其次,是聽覺的記憶,即在內心中聚集著的一個完整的聽覺表象,并隨時可能轉化為實際的聲響。再次,是運動覺的記憶。當演唱者習慣于自己的演唱方式、情感表現方式以及外體表現方式后,他在舞臺上的一招一式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他與生俱來的表現方式。
5.想象的調控功能。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它以獨特的音樂語言來表現人類的思想感情,塑造音樂的形象。想象在調控中的作用,是把語言和思維活動結合起來,使歌唱技術這樣一個不能直接感知而需要加以思考才能深刻認識的事務,在思想上作為一個形象的實體來理解和掌握它的規律。而要想得到優美動聽的音色,在內心的想象中準確地知道這個聲音的形象,用內心聽覺來指揮和控制發聲機能尋找最美的聲音。所以說,豐富的想象力是聲樂教學中的一種支配和推動的力量。
(二)歌唱者的藝術修養
演唱者沒有文化底蘊和綜合素質基礎,斷然唱不出“高度”。如果要把歌唱作為終身的事業,那就必須不斷努力,不斷充電。一個歌手的文化素養的高低以及他生活的涉獵是否廣泛,關系到他的悟性和理解力。鑒于此,我們應該認識到,培養專業聲樂工作者,首先要注重的是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培養出出色的歌唱演員、藝術家。多年的學習和實踐,使我認識到,提升聲樂學員的綜合素質,開闊其藝術視野,加強他們的藝術修養,既是音樂教師的追求目標,也是提高演唱水平和藝術檔次的重要內容。學習中外音樂史,了解音樂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等,對演唱好聲樂作品是十分重要的。向不同音樂表演專業學習,對古今中外音樂作品的欣賞,是學生豐富音樂知識、加強音樂素養、陶冶心靈必不可缺的。
三、聲樂表演人才的綜合能力培養
首先,可以讓學生多欣賞已有的音響資料。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對音樂的感悟過程,包括音樂情感感悟、音樂形象感悟、音樂風格感悟、音樂要素感悟等。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作品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音色、和聲、曲式等要素的分析,來提高音樂的鑒賞能力。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展開豐富的想象,使他們能深刻地體驗到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從而能正確地領會歌詞內容。同時,還要注意對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表現內容以及主旋律與主題的分析。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去理解音樂,加深對作品的印象,使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到作品之中。
其次,要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還要通過平時勤奮刻苦的練習,使自己具備一定的演唱實力。在演唱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作品時,不僅要注意作品的背景、內容、風格和語言,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音樂作品分析能力、較好的鋼琴演奏水平以及良好的文學修養來做基礎。要使演唱經得起舞臺實踐的嚴格檢驗,達到作品多、作品精、技藝深、修養高,給觀眾以美的享受。總之,豐富的藝術修養、眾多的曲目積累,是歌唱能力培養的重要保證。
學會與他人合作演唱,是提高演唱者歌唱能力的又一要素。每個人經過科學的、正規的訓練,都能夠很好地表現音樂,但從事聲樂藝術,并非僅有獨唱的能力就能勝任,重唱、合唱,均是常常要參與的藝術實踐。對于一名成功的演唱者來說,不僅要把個人的選段唱奸,同時也要十分重視與他人的合作關系。
四、結語
歌唱是人類表達思想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一種方式,是人們用以表現現實生活、抒發思想情感、寄托理想希望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所以演唱者既要注意對聲音技術技巧的運用,又要講究音樂語言及情感表達,才能在其歌聲里將聲與情這兩個元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演唱才能聲情并茂、感人肺腑,扣人心弦,才能將藝術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充分完美地表達出來。獨山子現在處于一個跨越式發展的階段,各行各業都在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績,作為文藝工作者,謳歌美好生活,高唱和諧主旋律培養更多更好的聲樂愛好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企業放光發熱,是我們聲樂指導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想我會拿出對聲樂的熱愛和對家鄉的一片赤誠,為家鄉的聲樂事業做出自己應該做的一些貢獻!
參考文獻:
[1](中)金鐵霖著.歌唱藝術漫談——嗓音的科學培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18.
[2]潘乃賢.通俗的發聲方法[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