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男

【摘要】 目的 探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實施胰島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 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5例。對照組患者實施預混人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療, 觀察組患者實施胰島素泵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 胰島素用量少于對照組,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57%, 低于對照組的28.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胰島素泵皮下注射治療的療效顯著, 可保證分娩后母嬰安全, 可在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 胰島素泵;妊娠期糖尿病;治療方法;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65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飲食習慣及結構發生了改變,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數量逐年增加, 已嚴重威脅了母嬰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故對疾病進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意義重大[1]。為了研究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實施胰島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的方法和臨床效果, 本文特選取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5例。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小22歲, 最大32歲, 平均年齡(26.13±3.11)歲, 孕周最短8周, 最長32周, 平均孕周(20.13±4.30)周;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小20歲, 最大38歲, 平均年齡(28.02±3.50)歲, 孕周最短10周, 最長30周, 平均孕周(21.13±4.10)周。全部患者經產檢均為單胎患者。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在實施相同的護理干預的基礎上, 對照組患者實施預混人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療, 所用藥物為基礎重組人胰島素諾和靈30R或50R, 皮下注射, 每日檢測血糖值, 根據結果遵醫囑調節胰島素用量, 至血糖值達標為止。觀察組患者實施胰島素泵治療, 測量患者體重及孕周, 據此計算患者每日所需熱量, 針對患者具體病情進行飲食及運動指導, 患者治療時, 所用血糖測量儀器為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穩步血糖儀, 胰島素泵為美國Minimed508型胰島素泵, 所用藥物均為諾和靈R, 計算方法為以每日總量的50%為基礎值, 剩余50%為三餐前負荷量, 根據患者的血糖測量結果及餐前負荷量調節藥物注射劑量, 治療期間連續泵入諾和靈R, 6~8時段調節為不同量持續皮下注射, 按4∶2∶3∶1比例分別于三餐及睡前注射胰島素。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 胰島素用量少于對照組,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57%, 低于對照組的28.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為:妊娠期空腹血糖值>5.0 mmol/L、餐后1 h血糖值>10 mmol/L及餐后2 h血糖值>8.5 mmol/L。該疾病的的發病原理為孕期雌激素分泌量增加, 胰島B細胞受到刺激增生, 分泌過量胰島素, 導致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 體內糖代謝發生改變, 從而患病[2-6]。臨床上主要通過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 因胰島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B細胞的功能, 進而可在短期內緩解糖尿病引起的各種臨床癥狀[3, 7-10]。胰島素泵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胰島素輸注系統, 由輸液管、泵、小注射器等組成, 該系統操作簡單、劑量準確、自由調節, 可較好的控制血糖值的改變, 胰島素持續少量輸入體內, 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低血糖的幾率低。在行該治療期間, 患者可隨時進食, 孕婦孕期饑餓感增強, 尤其適用于該項治療[11-14]。胰島素泵的工作原理為模擬正常人體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 持續24 h泵入微量胰島素, 可迅速、精確的控制和穩定血糖值, 減少孕期及圍生期母嬰并發癥的發生率。該治療方法相較于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 減少了注射次數, 患者皮膚保持完好, 患者舒適度提高, 對治療的依從性高, 有效避免了因為反復注射心情波動導致的血糖值變化[15, 16]。
在本研究中,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 胰島素用量少于對照組,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經胰島素泵治療時, 療效發揮更快, 胰島素用量少, 治療期間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幾率更低;觀察組母嬰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胰島素泵治療疾病的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 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胰島素泵皮下注射治療的療效顯著, 可保證分娩后母嬰安全, 可在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姚奇棋, 林國新, 陳振新, 等.胰島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療效的比較.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4, 22(5):404-406.
[2] 張耀文, 歐小娟, 盧燕瓊, 等.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與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觀察.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4, 31(6):975-976.
[3] 陽愛芳, 陳慧, 唐啟斌, 等.胰島素泵持續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和圍產兒影響的護理研究.中國醫藥科學, 2015(2):116-119.
[4] 于芳, 牛秀敏, 韓凌霄, 等.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新生兒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5):685-687.
[5] 紀慶榮, 付忠祥, 李豫姝, 等.胰島素泵在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圍產期的應用研究.吉林醫學, 2011, 32(31): 6584-6585.
[6] 譚翠霞, 周小青, 張淑彬, 等. 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與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療效觀察. 四川醫學, 2009, 30(6):905-906.
[7] 黃偉, 孫家忠, 羅艷, 等. 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臨床急診雜志, 2012(6):395-397.
[8] 劉揚, 李丹丹, 龐嫵燕, 等. 胰島素泵與傳統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比較. 中國實用醫刊, 2012, 39(8):48-49.
[9] 林晨曉, 邵瑜, 阮海波, 等. 胰島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比較. 醫療裝備, 2016, 29(19):86-87.
[10] 丁亞瓊.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胰島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6(11):72-73.
[11] 張秋萍.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糖尿病臨床, 2013, 7(5):212-214.
[12] 田利. 妊娠期糖尿病采用胰島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的臨床價值解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12):58-59.
[13] 楊艷.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CSII)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MSII)臨床療效觀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3(15): 420-421.
[14] 祁東光. 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與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對比. 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22):128-129.
[15] 王倩, 折瑞蓮, 高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法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臨床醫學, 2016, 36(5):96-97.
[16] 茹仙姑·阿不都熱依木. 胰島素泵與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效果比較. 中國醫學創新, 2013, 10(29):138-139.
[收稿日期: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