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面設計中,海報以其獨有的特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過程中,不同時代的海報論釋了不同時代的獨特性,展現著不同的海報形態。在當今多元化的互聯網時代,海報作為一種紙質媒介,雖然已經無法最便捷、有效地向觀者傳遞信息,但其并沒有因此而消失,而是結合新媒體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一些海報設計師采用新的科學技術手段,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將海報的設計和推廣推向了一個新的領域。
關鍵詞:海報;新媒體;互聯網時代
平面設計是視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海報設計作為平面設計的重要運用領域,一直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v觀平面設計的發展歷史,海報作為一種彈性極大的媒體,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中不僅因適應時代的發展而產生了不同的審美變化,更是從另一個角度記錄了平面設計的發展歷程。在互聯網時代,海報由簡單的紙質媒介進入了無線互聯發展階段,由平面的表現形式轉變為三維、虛擬、動態的多種表現形式。
一、傳統海報的產生
早期的海報設計多采用招貼的形式,利用簡單的圖形、色彩、文字元素進行組合和編排。因為早期的印刷技術不夠成熟,當時海報的色彩種類較少,畫面設計較為簡潔,色彩明亮,主題明確,通過強有力的視覺效果抓住人們的眼球,傳達其所承載的信息。
在西方,最早的海報一般被認為是1804年威廉·卡庫斯東制作的推廣素爾斯伯利式溫泉療法的海報。19世紀,印刷機械和印刷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法國政府對海報張貼作了一系列的規定,使法國的海報設計和使用迎來了發展高潮。如,“現代海報之父”朱利斯·謝列特為法國輕音樂作曲家奧芬巴哈的輕歌劇《安非的奧菲》設計的歌劇海報就采用了石版印刷手法,他設計的海報批量出現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朱利斯·謝列特由此開始了他的海報設計生涯。
二、新媒體時代動態海報的新特點
動態海報,指的是借助于互聯網等新興媒介的支持所設計出的具有運動畫面及聲音元素的廣告傳播設計。由此可見,動態海報的誕生離不開互聯網+時代的推動,是對海報視覺傳達領域的拓展。如今,多元化的視覺觀念,已經突破了傳統海報方式,動態技術全面貫穿在海報的創意、設計、制作等各個環節之中,使得海報傳統的視覺傳達方式,成為一種融合多種學科、技術的新型視覺表現形式--動態海報。在這一時代,動態海報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1.技術含量高
對于動態海報而言,最為顯著的特點,即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動態海報是現代化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與高新技術成功的有機融合,并實現了傳統海報外延的逐步拓展,是新興技術及媒介的發展產物。就動態海報所運用的科技手段而言,可分別從物質、表現形式兩部分進行分析。一方面,動態海報借助于網絡化、數字化載體媒介,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投影儀等現代化軟硬件設施,服務海報的視覺傳達。目前,90%以上的動態海報設計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完成的,不僅實現了表現形式上的數字化,還實現了形態的動態化,賦予了海報畫面更動態化、系列化、生動化的形象。動態化視覺傳達通過網絡化平臺,形成了兼具精細、復雜的一系列圖形,促進動態海報設計開始朝著精細化、抽象化方向拓展,這是傳統海報設計表現形式所難以比擬的。
2、更符合受眾的情感化需求
對于以視覺傳達為主要目的的海報,就其創意設計開始,就開始關注受眾的情感需求,如此方可達到良好的廣告傳播效果,滿足受眾的消費心理與情感需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受眾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受到大眾情感需求的影響,要求所設計海報必須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實現高科技與情感化的均衡,滿足大眾的共性需求。由此,人性回歸,也催生了動態海報的發展。這種娛樂化設計表現形式,替代了傳統海報形式,并成為該領域的一種時尚發展趨勢。設計師開始在視覺傳達中加入動態化圖片、影像、聲音等諸多元素,實現各種高新技術的集成,同時,也進一步拓展了大眾的感官渠道,滿足了其多樣化、個性化情感需求。
3、多元化、互動化
動態海報還具有多元化、互動化等典型特點。其作為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重大創新,不僅實現了對象使用功能方面的創新,還實現了構成形式的創新,促進了各種符號在設計過程中的多元化運用。動態海報形態賦予了互聯網+時代所特有的個性、表現張力,突破了傳統規則,在海報中融入了時間、表情,使海報設計不再是單一化的陳述,而是多元化的靈活應用。不僅如此,動態海報提供了一種現代化互動交流方式,滿足了現代化信息傳播的要求,有助于更好地調動受眾的興趣,促進受眾主動接受信息。
四、結語
隨著現代媒體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紙媒海報的宣傳作用雖然大不如前,傳統靜態平面海報也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但海報并沒有因此退出平面宣傳舞臺,反而因為互聯網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設計師軟件技能的加強朝著更高的層面發展。
海報這一藝術形式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設計師將海報與互聯網相結合,不僅使海報設計的表現手法更加多樣,也使海報宣傳成本更低、宣傳范圍更廣、內容表現更富有張力、視覺效果更富有強烈的信息性,加強了觀眾對于海報的記憶。
五、參考文獻
[1]彭馨弘,歐陽純.海報在表現形式中的創新.大眾文藝,2014(20).
[2]陰耀耀.淺談海報的發展.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3]孫仲萍.現代海報設計的個性化表現手法探析.大舞臺,2015(5).
[4]劉家延.平面設計中的視覺與觸覺一一觸覺增強平面設計傳達信息的效果[J].數位時尚,2010.
作者簡介:張丹萍(1991-),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5級研究生,專業為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聊城,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