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珊
摘要:2014年以來,越南對以《投資法》為代表的投資法律制度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這些體現了越南政府改善本國商業環境的決心,同時也增強了外國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但是這些新的政策法規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困難和障礙。中國投資者到越南從事直接投資活動應注重對當地現行法規政策的了解、加強對項目的風險評估,從而降低投資風險。
關鍵詞:越南;國際直接投資;法律政策;風險
[中圖分類號] F1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2479(2017)06-0050-05
Abstract: Since 2014, Vietnam has made substantial revisions to the investment law system represented by the investment law. which reflect the strong determination of the Vietnamese government to improve its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also enhance the confidence of foreign investors. But those new laws and regulations also hav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in their implementation. Chinese investors doing direct investment in Vietnam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enhance risk assessment of projec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vestment.
Key Words: Vietna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Legal Policy; Risk
國際直接投資(FDI)是指一國私人(包括法人、自然人)以營利為目的,以有形或無形資產、單獨或公共出資來投資外國企業,并且擁有有效管理控制權的投資行為。它具有實體性、控制性、滲透性和跨國性的重要特點。根據越南《投資法》的規定,外國投資者在越南可以采取的直接投資方式主要有:外商獨資企業;按BOO、 BOT、 BTO、 BT合同方式進行投資;通過購買股票或融資方式參與投資活動;通過合并、并購當地企業的方式投資和其他直接投資方式(包括PPP、BCC合同形式)。近年來,中越經貿合作發展迅速,中國對越南的直接投資數額也在逐年增加,例如:中興、華為、TCL、美的、蘇泊爾等中國企業都早已在越南投資開展業務。隨著投資速度的加快,投資者對降低投資風險、增強投資法律保護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
一、越南國際直接投資現狀
根據越南外國投資局的最新數據,2017年1~7月越南吸引FDI的數額達到219.3億美元,同比增長52%,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1292億美元來自于1378個新授權項目。這些項目的年增長率為48.7%。另有677家已運營的項目已注冊資本增加逾58.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5%。外國投資者為企業提供了2946筆交易,并購買了越南企業總價值為31.2億美元的股票,比2016年同期飆升109.7%。2017年1~7月,外商直接投資支出達到90.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8%。據估計,外資企業(包括原油)出口總額為830.5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占越南出口總額的72%。除了原油,這一數字為812.6億美元,同比增長20%。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口總額達到713.5億美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28.1%,占全國進口總額的60.3%。制造業和加工行業繼續成為赴越投資最大的行業,接收了108.3億美元的FDI,占全部注冊FDI的49.4%。隨后的行業是電力生產和銷售部門,總投資資本為52.5億美元,占FDI總投資的23.98%。礦業板塊以12.8億美元位居第三,占FDI總額的5.86%。
目前,越南的10個主要的FDI合作伙伴分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省、英國、中國香港、美國、馬來西亞、中國和泰國。根據越南外國投資局2017年8月的最新數據,在投資越南的98個國家和地區中,韓國仍是主要投資者,投資額為56.2億美元,占該國對外直接投資的25.63%;日本排名第二,為54.6億美元,占越南FDI總額的24.92%;新加坡排名第三,為 38億美元,占FDI總額的17.3%。其中,清化是對外國投資者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獲得了30.6億美元的FDI,占越南60個省份和城市的FDI總額的15.9%。北方省份北寧以29.5億美元緊隨其后,占FDI總額的13.48%。該省還授予三星顯示器越南有限公司25億美元擴張計劃的投資許可證。北方省份南定以22億美元位居第三,占FDI總額的10%。據估計,其中20.7億美元來自于南定省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南定一號火力發電廠”BOT項目①。
二、越南有關FDI的立法新動向
近年來越南吸引FDI數額的大幅提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越南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這么多年來一直都在努力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為吸引投資改革其法律框架。而且,越南政府在施行很多法律法規的同時,也更關注有關投資者的投資保障體系建設。早在2005年越南就出臺了《投資法》和《企業法》,給予外國投資者和國內投資者平等的地位;同時還有一個獨立的章節來為投資提供保障,包括對財產所有權的保護、外國投資者財產海外匯款的保護、在法律變化時投資激勵措施的保護等。此后,2014年越南重新修訂《投資法》(簡稱2014年《投資法》,2015年7月1日生效)。2014年《投資法》頒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越南的投資環境,為投資者創造公開、健康的投資環境。
(一)2014年《投資法》使越南國家政策更加透明,為那些擁有外國投資資金的經濟組織規定了更清楚的規則。這部修訂的法律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包括了有關禁止和有條件商業活動的規定。這些法規嚴格遵守越南新憲法規定的“任何人都有權從事未被法律明確禁止的商業活動”這一基本原則。而且,這些修訂還配合了相應的稅收政策。尤其是企業不需要向稅務機關登記材料消耗。新投資項目的減稅幅度將達到10%~20%,同時對個人收入、進出口和擴大投資的稅收減免也不例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投資法》對外國投資者在越南從事FDI活動做了三項重要修訂,主要涉及出資登記、股份購買、政策要求和投資登記方面的程序。
1. 在出資登記和股份購買方面,強制性要求屬于以下情況時外國投資者必須遵守出資登記和股份購買程序:(1)外國投資者向經營規定適用于外國投資者的有條件投資領域的企業出資,或向該類企業購買股票、已發行資本的;(2)出資或購買股份、已發行資本使得外國投資者持有51%及更多的經濟組織的注冊資本的。
2. 在政策要求的程序方面,要求投資者針對不同情況向不同的權力部門申請政策上的批準。政策要求程序主要適用于對國家安全、社會治安和穩定以及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具體規定:(1)向國民大會申請的項目包括: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或者可能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項目;改變土地用途的項目,針對的是種植有兩種或更多作物的土地;那些需要在高地上安置2萬或更多人口的項目以及其他地區需要安置5萬人或更多的項目以及需要應用特殊機制或政策的項目。(2)向總理申請的主要包括以下無需考慮資金來源的項目:需要在高地安置1萬人或更多的項目和在其他地區需要安置2萬人或更多人的項目;飛機場的建設及運作;空中運輸;國家海港的建設和運作以及除了新聞業、科技類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外商出資的科技類公司,還包括有外國投資的海上運輸項目,利用網絡基礎設施提供的電信服務, 造林和出版業。(3)向省人民委員會申請的包括:不進行拍賣或招標、使用政府分配或出租的土地的項目;在技術轉讓的法律規定的規定下,使用技術清單中限制轉讓技術的項目。和有關權力部門的計劃保持一致并已在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高新技術園區、經濟開發區實施的投資項目不由省人民委員會批準。
3. 投資登記證書方面,要求在經濟組織中外國投資者持有或控制51%以上的注冊資本或合伙關系,并且公司或企業中大多數為外籍人員的,投資者需依照程序申請投資登記證書。
(二)2014年《投資法》規定了更清楚的與投資激勵政策相匹配的商業領域說明,例如新材料、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生產,至少有30%附加值的產品的生產、技能型產品。具體而言,農業方面給予激勵政策的行業包括:種植和加工農業、林業、水產養殖產品,造林和森林保護,鹽業生產,漁業和輔助漁業服務,植物品種、動物品種和生物技術產品的生產。被授權享有投資優惠政策的其他領域還包括信息技術、體育、建設和基礎設施發展。另外,在2014年《投資法》中,教育和醫療行業的業務種類尤其受到特別監管①。
如果不屬于2014年《投資法》所提到的以上商業投資領域目錄的且屬于以下情形的,投資者也將享受到投資優惠政策:項目投資資金達到或超過6萬億越南盾的;投資項目在從核發投資登記證書之日或獲得投資政策決定之日起3年內支出至少6萬億越南盾投資的;在農村開展的、至少雇傭500個工人的投資項目;高新技術企業、在科技領域經營的企業或組織。但并非所有的投資項目都有資格獲得激勵措施。這些激勵措施只適用于新的投資項目和擴建項目。即雖然某些投資項目是在上述業務部門下實施的或符合上述規定的條件,但它如果是在新規定生效前已經設立或投入運營的,也不得享受投資優惠待遇。只有當投資者進行新的投資項目或擴大現有投資項目并滿足激勵條件時,才能享受這些投資激勵措施。而且,投資于礦產開發、被征收消費稅的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交易的項目(除機動車生產外)也不得享受上述的投資激勵措施。
此外,2014年《投資法》比2005年《投資法》提供了更多形式的支持。特別是對人力資源開發項目相關的技術基礎設施和社會基礎設施發展的支持、信貸支持、對從城市地區轉移生產設施的支持等。
(三)2014年《投資法》中,越南政府進一步更新和加強了有關投資保障方面的規定。特別是對法律修訂后的投資激勵措施,2014年《投資法》及其有關指引法規都保證現有的投資者在有權享受激勵措施的剩余時間里能從最優惠的條款中繼續獲益。但這些規定不適用于法律規定的特定情況,包括由于國家國防安全、社會秩序和安全、社會公德、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而產生的法律變化。在這些特殊情況下以及在新法律文書生效三年內投資者提出書面請求的,由于法律變化而產生的損害可以通過以下可選擇的方式獲得補償:從納稅收入中減少實際損失和損害、允許修改業務和或以其他方式彌補損失。另一方面,外國投資者如果與越南主管機關對有關投資激勵措施產生糾紛的,可以將此爭議遞交越南當地法院或任何仲裁機構(越南的仲裁機構、外國仲裁機構、國際仲裁機構或各當事方都同意的仲裁庭)以保護他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
(四)2014年《投資法》里的許多規定還標志著越南在行政改革方面的重大進步。其中就包括了外商投資注冊登記處理時間由原來45個工作日減少為15個工作日。同時它也加重了投資者的責任,主要體現在存款要求及設備質量評估。基于對386個商業部門的核查,2014年《投資法》尤其注重調整有效商業領域清單和6個禁止領域。它還列明了股份購買過程,任何外國人持有超過其資產和股本51%的實體均被視為外商投資企業。
(五)為了解決現行投資政策的障礙和缺陷,越南還在持續對現行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和更新。2016年,自第14屆國民大會選舉出新一任的總理之后,越南召開了第一次內閣會議,在會議上討論了2016~2021年的政府工作計劃,其中,對商事和投資法律的計劃修改草案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些計劃草案是針對目前11部法律進行修改和補充,分別是:投資法、企業法、土地法、建筑法、環境保護法、防火滅火法、稅收管理法、企業所得稅法、城市規劃法、廣告法和住房法。法律草案將持續減少有條件的商業部門的數量及不必要的商業條件;還將提高投資激勵和保護政策以及處理解決商業操作管理中的缺陷。特別關注點是改善行政管理程序,重整有關商業管理活動的管理。這些法律草案意味著清除商業壁壘和提高商業活動的效率;加強國家管理,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優化環境。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些文件的修改和補充意味著商業投資環境的持續改善。商業投資環境對于民眾將更加透明、平等、安全、友好。
三、到越南從事國際直接投資(FDI)需要注意的法律政策問題
(一)選擇到越南投資,外國投資者首先要研究項目的可行性。其中外國投資者必須要確保計劃將來經營的項目是越南法律許可的,并能夠滿足現有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
1. 國際直接投資的禁止領域
越南2014年《投資法》為改善投資環境做了許多修訂。其中突出的一點是越南已經開始實施一份“負面清單”,取代之前實施的“正面清單”。這意味著外國企業可以在除了以下六個被禁止的行業以外的所有領域開展業務:(1)處理特定種類的毒品;(2)處理特定種類的化學品或礦物質;(3)處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期的野生動植物標本和自然成分目錄1中瀕危和稀有野生動植物物種標本;(4)性交易方面的商業活動;(5)人口買賣、人體標本或部分人體的交易;(6)與無性生殖有關的活動。
另外,在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書中也規定有投資障礙。其中與國際直接投資有關的行業就包括:(1)直接對家庭的垃圾收運;(2)航空產品服務的銷售和市場營銷,電腦預定服務(航空公司可以通過它們的票務辦公室或代理商提供這些服務);(3)獸醫服務(在獸醫機構授權下從事私人職業活動的自然人);(4)旅行社和旅行社的出站服務。
2. 有條件的國際直接投資
越南2014年《投資法》還頒布了對外國投資開放的267個行業的名單,前提是投資者滿足某些條件,如越南法律規定的資本、持股比例和投資形式等。因此,外國投資者和外資公司可能要遵守不同的許可程序和手續。
近期越南計劃與投資部的外國投資代理處還發布了一份外國投資條件的列表。列表集中了外國投資者需要遵守的投資條件,包括外國投資被認為是“有條件的”18個服務和商業部門適用條件的詳細信息①。
3. 國際直接投資的限制
一個項目外國投資所有權的許可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越南的國際承諾等。限制條件的具體細節主要規定存在于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和一些管理部分商業部門的地方性法規中。以下是依照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對外國投資所有權規定有限制的領域:(1)合資企業所提供的廣告服務,沒有越南人最低持股要求;(2)農業、狩獵和林業所附帶的服務,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門檻是49%;(3)電信服務(包括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和基于它的其他相關服務,越南人的最低持股數量門檻在30%~51%之間;(4)銀行服務(外國投資者收購一家越南商業聯合銀行的股份,只允許持有目標銀行30%的注冊資本,除非政府已批準外資擁有更大的股權);(5)旅行社和旅游經營者服務,在合資企業中對外資持股數量沒有最低門檻要求;(6)娛樂服務(劇院、現場樂隊和馬戲團服務),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門檻為51%;(7)電子游戲業務,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門檻為51%;(8)經營掛越南船旗的船隊,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門檻為51%;(9)集裝箱處理服務,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門檻為50%;(10)海關清關服務,在合資企業中沒有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的門檻要求;(11)國際水路運輸,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門檻為51%;(12)鐵路運輸服務,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門檻為51%;(13)公路運輸服務,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門檻為49%;(14)輔助所有運輸形式的其他服務,在合資企業中沒有越南人最低持股數量的門檻要求。
除了這份清單,外國投資還受制于地方法規所規定的各種條件和限制,尤其是那些沒有在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中詳細說明或提供的細節。在執行任何投資計劃時,建議投資者對當地法律一定要進行深入研究,以避免任何意外情況的出現。
(二)外國投資者在越南仍需要面對“附帶許可”問題。這也是令很多企業煩惱的問題。這種“附帶許可”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它們無疑是非法的,但又與特定群體的利益密切相關。現在企業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包括:
1. 與自然資源及環境有關的程序。根據越南商業和工業部的調查結果,對于企業而言,這個程序最復雜也最麻煩。特別是土地問題的行政要求,有超過27%的企業對此都提出投訴②。
2. 稅收程序。雖然目前在稅收程序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舊繁瑣。雖然稅收綜合部對網上納稅申報進行了高度評價,但是很多企業依舊對網上稅收申報過程中產生的額外費用提出了投訴。例如,他們必須為一個辦公室的電子簽名花費100萬~200萬越南盾,每個辦公室都需要通報他們的電子簽名。或者,他們必須一個季度內定期升級軟件,以使得他們的稅收申報符合稅務辦公室要求的新的稅收幅度。
3. 超負荷的審查。審查必須要經過不同的公共職能部門,包括工業園區的管理機關、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各級人民委員會和其他部門。這樣的行政管理活動讓企業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例如,有關投資項目的行政程序主要涉及三個部門——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建設部和計劃與投資部。省人民委員會在授予一個項目投資許可證時經常會向這三個部門征詢建議。這也就是投資者為什么要花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向這三個部門獲取意見的原因。投資項目的審批要經過多個部門共24個環節,中間存在重復的問題。而且,越南在2006年以前、2006~2010年、2010年以后的三個階段,每個時期都可以看到一些行政程序的增加。一個商業項目的審批經常需要花費一年時間或多花費5%的成本。
(三)外國投資者很有可能會遇到許多無法預見的投資障礙和要求,例如受到無法預見的突然檢查。根據越南財政部(MoF)2017年發布的第1381/QD-BTC號決定,在越南的FDI公司將會受到越南當局對其金融資產進行的定期和突然檢查。該決定規定了對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的聯合檢查,涉及土地和房地產、機械和其他有形資產的資產價值以及無形的企業資產(如許可、租賃、特許經營協議或雇傭合同)。這被認為是越南政府對FDI公司年度檢查和通知常規處理的進一步加強,目的是為了揭露和制止FDI公司的不當行為。
越南國家機構可以對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實施定期或突然的檢查和監督,包括FDI企業是否合法合規、對越南政府的承諾以及公司的實際執行情況和成果等。第1381號決定規定將在每年10月份進行年度檢查,同時越南財政部(MoF)下屬的企業金融部也會協同MoF的督察組起草下一年度的檢查計劃。這份檢查計劃將會在同年的11月30日之前提交給財政部和計劃與投資部(MPI)。越南政府現在也將能夠對免征進口稅的有形資產下的進口貨物的使用和目的、商業銀行貸款和公司債券的支付,或基于匯率波動的有形資產的貶值進行檢查。其他需要審查的領域包括FDI公司同公司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資本轉移以及國家資本的周轉率。更深入的調查包括一些其他的企業責任,例如環境保護、勞動權利和社會保險等以及根據國家法律框架對土地和資源的安全、可持續利用。檢查還將包括技術轉讓協議的有效利用和承諾,以確保所涉及外商直接投資公司能繼續接受項目合同下的優惠待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近些年越南包括2014年《投資法》在內的一系列新修訂、發布的法律法規的出現,體現了越南政府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決心。它們給予企業和投資者更多的自主權和操作的靈活度。最重要的是投資者的心理和他們對越南市場潛力的看法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從這些法律法規生效以后,商業設立登記的數量和投入資本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新法的施行也遇到了障礙。例如,2014年《投資法》實施的主要障礙是相關部門和公務人員的知識、行為及工作方式等技術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因為這部法律涉及大量復雜的改革,涉及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權力機關的不少法律文件及政府工作部門。在一些投資環節以及處理這些投資環節的部門的工作能力方面依舊存在不相關、不匹配的問題。因此,外國投資者到越南從事FDI很有可能會遇到許多無法預見的法律政策風險。尤其是中國投資者到越南從事投資貿易活動長期依賴習慣、忽視法律,這樣投資風險會更高。在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法律法規日益完善的今天,中國投資者更應加強對越南投資市場的考察、調研和與當地社會的融合,全面和充分地了解越南投資立法和投資環境;深入了解越南國內的投資貿易政策,特別要注重越南法律法規的時效性;加強企業的風險管理以及對重大投資項目的風險評估;對越南社會要盡可能地多方位接觸,以獲得越南民眾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從而降低投資風險。
注:本文系2015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般項目“中國對越南直接投資主要法律問題研究” (課題號:15BFX006)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王傳麗:《國際經濟法》(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之《越南》,2012年版。
3. 李志鵬、 向云: 《我國對越南直接投資研究》, 《時代金融》2014年第6期中旬刊。
4. 馬牧原: 《越南〈投資法〉類法規修改評述》,《公民與法》2016年第9期。
(責任編輯:馬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