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等情感因素對認知具有促進作用。學生只有對教師所提供的材料產生興趣,才會是真正學習的開始。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等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求知欲望,激活他們數學思考的內在動力。
關鍵詞:學習興趣,活動,練習
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而在此階段學生要學好基礎知識,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獲得知識而產生的追求興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具體個性及差異,因勢利導,把學習數學知識作為一個學生在樂趣中求知欲望的進攻思路及態度。
一、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學生如果喜歡他們的老師,就會對他所教的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要成為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心地關愛學生。不僅在生活上關心他們,而且要在學習上關注他們。尤其是后進生,更要傾注更多的關愛。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幫助,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閃光點。真誠地對待學生,善待每一位學生,用心與學生溝通,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先成為學生的“益友”,而后在新型師生關系中,再求得“良師”形象的成立,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我的老師是可敬可愛、可信賴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才能在沒有壓力和顧慮的心理環境中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教師輕松教,學生快樂學,師生在融洽、活躍的環境下進行交流活動。朱小蔓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以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以事引導數學
根據兒童喜歡聽故事的天性。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自己編造卡通人物或生活故事,由此,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如:在教學加減法內容時,首先,我問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他們馬上回答:喜歡。我就給他們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小英和她媽媽到百貨大樓去買毛衣,小英媽媽帶了120元錢,小英也帶上小姨給她買書包的60元錢,她們來到百貨大樓時,小英看中了一件紅色的毛衣,而小英的媽媽一看便說:“這件紅色毛衣的價錢與我和你的錢合起來一樣多”。但小英沒聽懂媽媽的話,不知道這件毛衣的價格,這時我對同學們說:“你們幫小英算出這件毛衣的價錢是多少?”同學們的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了,他們很快就寫出算式:120+60=180元,并且馬上算出了結果。還說出了算理并掌握了計算方法。通過故事引入,學生學習興趣有了,也就樂意的主動學習。
三、巧用比喻使學生增強興趣。
小學生的感知往往都是從興趣出發的,教師在數學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特點,有意設計一種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地學習。如在教學“時鐘的認識”時我采用講故事的方法,把鐘面上三根長短、粗細不同的指針比作身材不同的“三兄弟”在同一平面內散步、走、跑來說明時、分、秒三者之間的關系。這種形象的比喻,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他們聽得入神,從而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創設競爭性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我們既然處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小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例如,在一次數學教研活動中,一位教師就根據教學內容并針對小學生心理特點設計了這樣一種情境。講授“8的認識”,在做課堂練習時,教師拿出兩組0至8的數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隊,女隊進行比賽。雖然此刻教師還沒宣布比賽的規則和要求,可是全體同學已進入了教師所設置的情境之中,暗中為自己的隊加油,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引發出來了。
五、語言童化,培養學生的興趣。
語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掌握和運用童化的語言是每個數學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上課教師的語言是否準確、生動、有趣,直接影響剛入學的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的教師習慣于成人化的語言,帶著濃厚的“先生腔”,使學生聽起來單調乏味,甚至令學生打瞌睡,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厭惡數學課,討厭數學老師,這樣怎能學好數學呢?因此筆者認為數學教師首先要做到語言包含慈愛之情,親切悅耳。教師要煥發童心,進入角色,使語言生動形象、抑揚頓挫、娓娓動聽、富于音樂美感。其次是語言充滿生活氣息,淺顯易懂。使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優雅風趣。一節課下來,學生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意猶未盡,樂此不疲,希望下節課還是數學課。
六、表揚鼓勵,培養興趣
小學生的榮譽感特別強,他們重要的心理特點是喜歡被表揚,常常由于受到老師、家長、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表揚鼓勵而更加努力學習。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正確、恰當的表揚,可點頭表示肯定,說“好”或者“對”表示贊許,也可以說句鼓勵的話“真好”“真會動腦筋”,還可以要求大家鼓掌或獎給小紅花,插上小紅旗等形式,對學習上的進步表示祝賀,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眼睛注視著他們,以一種期待的眼神鼓勵他們大膽發言。要注意不失時機給予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句表揚的話,幾個鼓勵的動作,一朵小紅花,都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待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應適當降低標準,側重表揚,鼓勵其進步。表揚是教師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的具體體現,也是保持學生興趣,充分發揮學生潛能的重要手段。要讓學生在成功體驗中增強興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在于我們每位數學教師的方法。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自身特點等實際出發,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積極培養他們的主動性與進取精神,全面提高小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探求能力。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沐川凱德綠色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