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良 鄒章華 郝金召
摘 要:年年歲歲,總會有一種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在激勵著我們的軍人,讓他們為了我們這個國家、為了我們這個時代而奮斗終生。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這些80后、90后青年們踏進了如火的軍營,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理解忠誠的涵義呢?我們又如何才能體現自己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的呢?本文對講敬業、講奉獻,用青春鑄忠誠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敬業;奉獻;青春鑄忠誠;探討
辭海中對忠誠的釋義是:“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對上級、對朋友等真心誠意、盡心盡力,沒有二心”。我們所講的“忠誠”本質上是一種負責的職業精神,也是一種敬業的狀態。從古至今,忠誠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內涵?;仡櫄v史,早在三國時期就有忠誠人物出現,關羽“千里走單騎”保二位皇嫂;文天祥“一身正氣”;夏明翰“砍頭不要緊”……。上述人物的行為集中表現了忠誠的基本內涵。對于新時代革命軍人而言,講忠誠更應是天經地義、職責所系的首要品德。
一、滄海橫流,方顯忠誠本色
縱觀幾千年“忠誠”的現實表現,有的是“愚忠”的行為,有的則是“義忠”的舉止,在今天看來可能都有其歷史的局限性。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忠誠”值得我們革命軍人去推崇呢?
當國際風云變幻的時候,軍人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以對黨的無限忠誠,筑起了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當敵人入侵祖國的時候,軍人在血與火的硝煙中,以對祖國的無限忠誠,筑起了捍衛祖國尊嚴和領土完整的鋼鐵長城;當洪水肆虐的時候,軍人在濁浪驚濤中,以對黨的無限忠誠,筑起了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中流砥柱;當地震來臨的時候,軍人在廢墟中,以對人民的無限忠誠,筑起了重建家園的綠色希望……。軍人的忠誠,是血管里沸騰的血液,是生命中鮮活的靈魂。
二、熱血鑄軍魂,將忠誠進行到底
忠誠于黨,要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之信念?!赌戏街苣钒l表過一篇文章,文章講述了潛伏英雄熊向輝的完美演繹:熊向輝祖籍安徽鳳陽,清華大學中文系畢業,中國共產黨情報工作“后三杰”之首,以共產黨員的身份潛伏于胡宗南身邊13年,并取得胡宗南的信任。胡宗南大舉進攻延安時,毛主席帶著黨中央在幾十幾萬敵人中穿梭迂回,毫無畏懼,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就是熊向暉幾乎把所有的作戰指令都告訴了延安,令人可笑的是毛主席總是比胡宗南的旅團長先看到他的作戰指令。潛伏英雄身在敵營卻心向黨的行為,只能用“忠誠自己的信仰和忠于自己的組織”來解釋。對照我們自身,這種忠誠于黨的信念落實到具體每個人身上,就是要帶頭遵章守紀、帶頭執行連隊支部的各項決議,不在背后亂發牢騷議論,不斷堅定自己對黨忠誠的信念。所以,作為革命軍人,講忠誠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忠誠于黨。
忠誠于黨,要承受“千磨萬擊還堅勁”之考驗。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著重強調了:一個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在任何情況下,能不能夠把自己個人的利益絕對地無條件地服從黨的利益,是考驗這個黨員是否忠于黨和革命的標準。在革命年代,無數先烈正是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才甘愿為黨的事業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隊結構層次也在發生變化,有人說吃著“肯德基”、喝著“可口可樂”、看著美國大片的“80后、90后”能否擔當起扛旗的重任,能否經得起各種復雜考驗?有的同志曾表示過擔心。事實上,二00八年的一場抗擊雨冰凍災害給了我們一個響亮的答案:那一年,我們千人百車,星夜出擊,硬是在28小時內讓碩放機場的民航班機順利起飛;在不到7小時的時間打通太湖大道。在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搶險戰斗中,我們跋山涉水、爭分奪秒,最先趕到災區。人民把我軍稱為“子弟兵”、“最可愛的人”,視為鋼鐵長城、民族脊梁,災區群眾說“解放軍來了就有救了”,所有這些既是對我軍的最高褒獎,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深情厚意,也寄托了他們的殷切希望!如果說軍人的天職是服從,軍人的事業是奉獻,軍人的價值是犧牲,那么軍人的最高準則應是——忠誠!只要是黨和人民需要,我們就能傳承好忠誠這面旗幟,做到黨一聲令下“迅即行動”。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就是要做到“槍聽我的話、我聽黨的話”,把忠誠寫在崗位上,這是講忠誠的最高標準。
忠誠于黨,要展現“不畏浮云遮望眼”之風范?,F實中,有的同志想法很幼稚,分配崗位不是要學技術,就是要圖舒服;有的同志思想不成熟,三次入不了黨就開始鬧情緒、擺臉色;有的同志工資長了,本事沒長反而長脾氣了。對比“愛黨為民護理專家”的黎秀芳,我們就知道差距在哪里?常言道人生有“三喜”他鄉遇故人、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簡要說明),但是,對黎秀芳來說似乎有點遙遠。在海外她有40多位親戚,唯獨她一個留在大西北,一干就是63年。擁有智慧與美貌的她卻因出身的問題,沒有人敢和她談婚論嫁;26年她遞交了6次入黨申請書,等到組織批準時已經是年過花甲了;母親在美國病危時,正在執行任務的她未做到忠孝兩全。為此,她母親曾埋怨過:難道你連我這個老母親也不要了嗎?一邊是親情,一邊是事業,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她對她的母親說:媽媽你是我的母親,但是祖國更是我的母親!從黎秀芳深情的眼眸中,她的母親讀懂了黎秀芳對黨的忠誠信仰!所以,作為當代革命軍人,就是要承受得住任何的考驗,這是講忠誠的最根本標準。
……
解讀忠誠密碼,我們可以加深理解“忠誠于黨”這一句話的深刻內涵;透視忠誠現象,我們可以堅定對黨的理想信念;傾聽忠誠故事,我們可以接受心靈洗禮;跨越忠誠極限,我們可以扛起聽黨指揮的偉大旗幟。祖國的未來,部隊的未來,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面對前輩們對忠誠做出的詮釋,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也引起了我們的無限思考。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們要面對挑戰,甘于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履行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做一名合格的武警警官,在未來的部隊建設中建功立業,再創輝煌!
作者簡介
戴洪良,男,1988年生,福建建陽人,現為武警警官學院學員三旅十營三十連連長;
鄒章華,男,1996年生,江西奉新人,武警警官學院學員四旅三十九連本科在讀學員;
郝金召,男,1996年生,山東菏澤人,武警警官學院學員三旅十營三十連本科在讀學員。
(作者單位:武警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