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
摘 要:微電影自身具備“三微”特點,即微(超短)時(6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4—7天或數周)、微(超?。┮幠M顿Y(幾千元—數千/萬元每部)。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的進步,微電影以其豐富的題材、多元化的視角、草根化的傳播與發展、優質創作團隊和導演的加入及符合受眾心理“使用”與“滿足”傳播模式,發展勢頭強勁,本文針對微電影的發展現狀,對其發展提出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微電影;發展策略
新媒體發展迅速,如今融媒體時代悄然而至,種類多樣,形式各異的微電影紛紛登上社交平臺,用什么樣精彩的內容,創意的形式與傳統電影進行挑戰,這是每一個微電影制作者必須要考慮的關鍵問題。無論是在劇本創作,鏡頭語言的運用,剪輯技巧與包裝上,都需要精心的策劃與實踐。在信息化爆炸并且信息碎片化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厭煩了那些傳統制作手法的影視作品,這就給微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外部環境,但是機遇與挑戰共存,只有重視微電影的視聽表達,重視微電影內容的創作,才能讓微電影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一、加強影片內容創新、培養創新意識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的不斷升級以及新舊媒體的融合,信息渠道多樣化、信息碎片化傳播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為了爭取受眾的注意力,并長期受到受眾的關注與參與,就必須要加強微電影內容的創新,樹立精品化意識,注重內容大于形式的傳播理念,培養創新發展意識,這樣才能成為未來微電影制勝的法寶。從專業拍攝到業余傳播,從大明星直接參與到草根演員執導影片,全民都在接觸微電影領域,各種力量爭相掘金微電影這個市場。在這個傳播渠道過剩,信息泛濫的時代,我們終將以內容和創意為法寶,在微電影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微電影特點突出表現在它“微”的特征,“微”讓微電影有了自己本身的屬性和個性特征。但是也正是因為“微”使得微電影必須在第一時間就把受眾的眼光吸引住,拉到電影情節中,這就需要微電影從一開始就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管是視聽語言還是故事情情節。
二、避免過度商業化發展
“微電影的這種藝術形式注定了要與廣告聯姻,但是假如整部電影都成為廣告的附庸,那么微電影也將失去思考的力量與社會關注的價值?!碧柗Q第一部微電影的《一觸即發》中不難找到廣告的影子,有的甚至情節、故事、演員都是廣告主凱迪拉克的配角,廣告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有人說,微電影最初發展的動力是起源于廣告。在我國,受眾早已習慣免費下載觀看視頻,如果采用付費的形式觀看微電影,受眾一時難以接受,所以只能依靠植入廣告的方式來收回成本。
鑒于目前是以免費觀看為主的在線觀看模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受眾對于植入式廣告的反感情緒?;诖?,不少微電影,特別是大規模大陣容的電影制作即便使用了植入式廣告的影子,也并沒有引起到受眾的排斥心理。植入式廣告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尺度,而非使微電影淪為廣告的奴隸。所以,微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需要有較為精準的定位的。雖然微電影采用植入式廣告的形式收回成本,但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好較好的尺度把握,無論是內容,還是植入式廣告,都要為主題所服務。
三、加強網絡監督及監管
相比于傳統電影藝術,微電影還沒有嚴格的監管制度和審核體系,一方面,對于微電影的發展來說,新媒體的自由開放的傳播特性,以及其包容的生存環境為微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優勢平臺。另一方面,政策監管的缺失對微電影來說提供了放任自由發展的可能性,它是一把雙刃劍。淡化甚至消磨了微電作為“把關人”在傳播鏈中的作用和效力。相比于傳統媒體的新聞產品,微電影往往自帶“低俗”“色情”“負能量”等標簽,對受眾的是非判斷,甚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沖擊。所以政府在相關制度上應給予適當的制約并且合理引導。在積極的推進微電影發展的同時,加強微電影相關制度的監管,包括內容的審核,價值觀的導向等,才更有力整個市場的繁榮。
2012年7月,對于微電影存在的內容低俗、格調低下等問題,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管理條例出臺以后,新浪等四大門戶網站陸續開始了清理工作,利用文件的規定力量對意識形態進行了整編。2014 年1月20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這對當前微電影、網絡劇等網絡視聽節目作了進一步規范,包括節目內容、制作資金、制作團隊等方面。文件還要求,“各地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的管理,對生產制作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的主創人員開展嚴格的培訓,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導向?!?/p>
四、朝產業化方向發展
中國首位微電影產業化的倡導者趙雨潤先生認為:微電影最大的發展趨勢就是“產業化”。從微電影的策劃,制作,傳播,營銷,到外延活動,整個生產流程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同時,積極鼓勵吸引有資歷的有實力的商業資本和制作團體加入,使微電影生產的各個環節緊密相扣。越來越多的商業及制作團體瞄準這一新的契機,利用新媒體環境所具備的優勢傳播條件,低成本運營,高商業價值等特點,使得微電影的產業化發展趨勢已經成為必然。對微電影來說,依托在新媒體的環境下發展,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微電影只有努力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不斷完善和改進自身缺點,勢必在這一新媒體的環境下蓬勃發展,最終走一條平穩、有序、健康的產業化發展道路。
該成果為2016年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科研資助項目,課題名稱:新媒體環境下微電影的藝術特點及發展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6KY50
參考文獻
[1]國玉霞.微電影創作技巧[M].北京:清華大學,2014.
[2]羅惠敏.“微時代”微電影流行性與成長前景探析[J].福州大學學報,2013 年 04 期.
[3]馬彥皎.從微電影話語規則的現狀看其發展與未來[J].西南交通大學,2013 年1期.
[4]薛國梅.微電影美學特征及其價值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09 期.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